强化农村集体聚餐监管 让“坝坝宴”成为放心餐 ——雅安“舌尖保卫战”系列报道之六
日前,汉源县前域镇金银坪村一对新人走进婚姻殿堂。与以往不同,这场婚宴的举办地点既不是酒楼也不是饭店,而是在前域镇金银坪村农村集体聚餐点。
“环境美,菜品好,一点也不比酒店差”,前来参加婚宴的亲友竖起了大拇指。
过去,农村集体聚餐因场地、人员等限制,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汉源县积极探索农村集体聚餐监管新模式,成立了餐饮协会乡厨分会,并统筹专项资金和财政乡村振兴衔接资金60余万元,通过实施农村集体聚餐点标准化建设项目,实现了农村集体聚餐各环节规范管理,让“临时支棚搭灶,露天加工聚餐”成为历史,辖区农村集体聚餐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科学化”监管村宴
近日,记者探访了该聚餐点,发现这里的就餐大厅干净整洁,厨房里不锈钢厨具、货架、冰柜、消毒柜、清洗池等设备一应俱全,冷菜间配有清洗水槽、空调、紫外线消毒灯、冰箱、切配台,家宴制作过程中肉类、海鲜、蔬菜分开清洗,使用生熟多套厨具、刀具。这背后,是汉源县对农村集体聚餐点全面推广的严格监督。
“过去,每逢重要节日和红白喜事,汉源农村都有办‘坝坝宴’、吃‘流水席’的传统。后来随着乡村旅游兴起,加强‘坝坝宴’的食品安全监管迫在眉睫。”提及传统的“坝坝宴”,该负责人表示。为此,全县不断探索创新农村集体聚餐智慧化监管新模式,全面提高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2023年年底,片马彝族乡大营村农村集体聚餐点项目建设工作正式启动。通过定标准、强指导、智监管等举措,全县将农村集体聚餐由松散式管理向集中化管理转变。
在大营村农村集体聚餐点没有建成前,村里的“坝坝宴”几乎处于“零监管”状态,既无法可依,也无标可循,土灶大棚随便一搭就开场,烧的什么菜、谁掌的勺,都没人管,露天的烹饪用餐环境更躲不开“脏乱差”。有了农村集体聚餐点后,传统“坝坝宴”真正实现从“露天操作”到“入室办事”,农村聚餐变得更安全、更让人放心。而今,市场监管部门对现场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等农村宴席的整个流程进行规范,具体到宴席接单、前期准备、备案登记、宴席准备、宴席制作、应急处理、宴席结束等7大服务内容,还有制定菜单、食材采购、食物留样等多项服务程序及其操作细则,有效提升了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目前,汉源县已建成农村集体聚餐点11个,分布在宜东镇、清溪镇、九襄镇、富林镇、片马乡、前域镇、晒经乡。还有5个农村集体聚餐点正在建设,分布在皇木镇、晒经乡、九襄镇和片马乡,计划于今年10月建成并投入运行。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乡村百姓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食品安全保障,更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村民们纷纷表示,现在办宴席更加放心了,不用担心食品安全问题,也不用担心因办宴席而引发的各种纠纷和矛盾。
目前,汉源县已建成农村集体聚餐点11个,分布在宜东镇、清溪镇、九襄镇、富林镇、片马乡、前域镇、晒经乡。还有5个农村集体聚餐点正在建设,分布在皇木镇、晒经乡、九襄镇和片马乡,计划今年10月建成并投入运行。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乡村百姓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食品安全保障,更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村民纷纷表示,现在办宴席更加放心了。
给“土厨师”立规矩
8月10日7时许,邱林高和其他4名厨师一起早早赶到前域镇金银坪村农村集体聚餐点,张罗起村里的宴席。这也是这位深耕餐饮20余年的老厨师今年第60场农村宴席。
“以前我们在农村烧菜,就是‘一块砧板三把刀’。同样一块砧板,又切蔬菜又切肉食,现在规范多了。”邱林高说,后厨为他们准备了多种砧板、刀具和容器,制作加工时生熟分开。
作为农村宴席食品安全把关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汉源明确规定宴席厨师必须要在属地乡(镇)人民政府进行备案登记管理,取得健康证和小摊贩备案证,并列入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管理范畴。目前,汉源县农村厨师市场准入备案共有80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农村集体聚餐点的建设和推广,为乡村餐饮文明带来了新的气象。“这些聚餐点不仅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而且注重食品安全和卫生管理。在这样的环境下办宴席,不仅提升了乡村的整体形象,也促进了乡村餐饮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该负责人表示,此外,还带动了更多农村餐饮店的提档升级。这些餐饮店在看到集体聚餐点的成功运营后,也纷纷开始注重食品安全和卫生管理,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这样一来,不仅保障了老百姓集体聚餐的安全性,也为乡村餐饮业的整体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汉源县还加大对农村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通过定期组织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培训班等活动,提高集体聚餐点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同时,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海报等方式,向广大村民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农村集体聚餐管理一直是食品安全的“老、大、难”问题,也是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而汉源县农村集体聚餐点的建设,为老百姓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食品安全保障。
下一步,汉源县将持续深入实施农村集体聚餐点标准化建设,统筹食品安全“一专三员”力量,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强化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强对农村集体聚餐的规范管理,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石雨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