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清单”办实事 为群众撑起“温情伞”——我市灾后新村“清单式”管理促使震后新村更美丽

来源:
2015-11-24 10:06
浏览:
收藏 打印

日前,我市各县区相关部门收到了一本名为《雅安市灾后新村聚居点“三个清单”管理台账》的“蓝色小本”,本子上,232个灾后新村聚居点的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效果清单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眼前。

市委农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各相关部门更清晰地了解目标任务,提高工作效率,精准发力,完善新村管理,让村民的生活和生产更加无忧。

美丽新村——芦山县龙门乡白伙聚居点

“销账”进行时

新村自来水管道加速建设

11月下旬,雨城区碧峰峡镇七老村依溪小区里,自来水管道已经动工。最早搬进小区的村民罗云选非常关注自来水管道的修建进程,“早点修好,自家接上水龙头,生活就更方便了”。目前,罗云选家的生活用水是从旁边菌子厂接的,虽然只有几分钟的路程,但她仍然觉得不太方便。

时间回到10月份,依溪小区共已有2户搬进了新居,这两户村民的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于村里搭建的临时线路。为满足小区66户村民的用水需求,修通专门的自来水管道成为依溪小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雨城区的“蓝色小本”里,记者看到“依溪小区的供水困难”列入了问题清单。紧跟着的责任清单一栏中,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实施主体、责任人都落实到具体点位,效果清单上对整改阶段进行了跟踪记录。

“自来水管道列入问题清单后,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督促下,工程进度加快了。”雨城区碧峰峡镇七老村的村支部书记吴文锦说,再过半个多月,依溪小区的自来水管道就会完工了,届时,村民的生活用水将更加方便。

“账单”形成记

联合督查发现问题

梳理清单督促整改

“蓝色小本”更好地促进相关部门精准发力,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那这些清单是如何形成的呢?

据悉,9月15日—18日和10月16日—21日,由市委农工委牵头,市人大农工委、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民政局、市住建局等十余家党政部门联合,先后两次,集中对全市232个灾后新村聚居点的入住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产业、人居环境、自管委运行等情况进行了“拉网式”督查,并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与县(区)、乡镇“点对点”、“一对一”交换了意见。

从督查情况来看,各县(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灾后新村建设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强化领导、理清思路、健全机制、倒排工期、加力推进,努力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新村管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重视和完善的问题。

根据督查结果,市委农工委对232个灾后新村聚居点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了“《三个清单》式管理”,即: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效果清单,以促进整改落实。

市委农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问题清单是全面找出找准当前新村管理存在的问题,抓住症结所在,对症下药;责任清单则要把问题整改分解落实到单位、人头,保证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效果清单明确了整改要达到的目标和取得的效果,明确整改时限,以确保取得预期成效。

“三个清单”综合在一起,“蓝色小本”水到渠成形成,并被印发到各县(区)、乡镇、聚居点所在村。

“如果清单任务完成,会对任务进行现场检查核实,通过一条,销账一条,直至问题全面解决。”市委农工委相关负责人称,要通过这样的硬性规定,办出温暖事,为村民的幸福生活撑起一把“温情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