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的白求恩 情系雅安农村娃——美国教育家泰普林与天全大坪乡大窝友爱希望小学的故事
他情系偏僻农村,先后筹资150多万元,在天全县大坪乡大窝村兴建友爱希望小学。他同小学生一起玩老鹰捉小鸡游戏,同学前班孩童一起捏泥人;他与小学生合影留念时跪在地上,只为了和孩子们一样高……他就是朱利安·泰普林。老师和同学们尊称他泰爷爷。
2016年1月,78岁的泰普林在美国病逝。泰普林生前曾表示:希望去世后安葬在大窝友爱希望小学旁,继续陪伴孩子们读书。
今年3月8日,泰普林的骨灰落葬大窝村,墓碑正对着大窝小学。
他再也不会和同学们分开了。
A篇 泰普林与学校
清明到
拜祭泰爷爷的人很多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4月2日下午3点,天上开始飘着细雨。虽然上山的路蜿蜒而泥泞,但依然难挡李璐、李雪晴等众多同学上山祭拜泰爷爷的脚步。
同学们来到泰爷爷墓前,轻轻地放下一捧菊花,理着花瓣说:泰爷爷,我们来看您了,我们真的好想您……话未说完,许多同学已是泣不成声。
泰普林的墓坐落在大窝村小地名“对门山”半山腰,这里正对学校,能看到学校全景。
墓碑正面刻着“泰普林爷爷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字样,背面是泰普林的人生简介,清明节来临,碑前已摆放了不少鲜花。随同上山祭拜的大窝友爱希望小学校长胡高勇说,连日来,每天上山祭拜泰爷爷的人很多,有本地老师、学生和村民,也有其他地方的师生和老百姓,他们远道而来,向泰爷爷鞠躬致敬。学校组织了师生代表为泰爷爷扫墓,没有安排扫墓的师生也自发前来,对这位来自美国的老人表达深深的感激和敬意。
“泰爷爷不摆架子!”为学校师生做饭的徐登锦说,每次吃饭,泰爷爷都很客气,会主动上前打招呼,竖拇指称赞饭菜做得好吃。
爱无疆
筹资150多万建学校
胡高勇介绍,大窝小学与泰普林结缘,是在2005年。
当年,泰普林应邀在天全中学举办讲座,有关人员得知他想在中国捐建一所学校时,向他推荐了大窝小学。当时,进大窝村的路坑洼、泥泞,泰爷爷是坐摩托车进来的。
大窝小学原设在一座寺庙内,房屋破败,设施简陋,大窝、徐家、瓦坪三个村孩子在此读书,最远的学生上学路要走两个多小时。目睹大窝小学落后状况和孩子们艰苦求学的状况,泰普林决定在此建新学校。
泰普林首批筹资32万元,加上政府部门匹配资金,2006年3月,希望小学开工了,2007年3月8日,一栋崭新的三层白色教学楼落成并投入使用。
教学楼落成第二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来袭,教学楼和师生安然无恙。老师说,如果还在老房子里上学,后果不堪设想。
“他完全是在用心、用情全力帮助。”胡高勇说,教学楼建成后,泰普林担心学生过得不够好,又筹钱捐建了新学生宿舍和综合楼,媒体室、音乐室、电脑室、实验室、阅览室等一应俱全,为此,泰普林前后筹资达150余万元。
同时,泰普林每年都要轮流送老师到川大附小等学校进修培训,所需费用全由他出;他还根据农村孩子的特点,为英语老师编写教材;他每年固定来希望小学两次,每次住一两周,每次来,他总要给学生带见面礼——书包、学习用具、玩具等。
在大窝友爱希望小学教学楼里,张贴着许多泰爷爷与孩子们10年来的合影;楼道的图书角,摆放着他买来的书;体育器材室里,摆放着他买来的足球、篮球。几乎每个教室的后面,都有孩子们写给泰爷爷的话……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教学用具,倾注着泰普林对学校浓浓的爱,诉说着他与孩子们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B篇 泰普林与学生
双膝跪地与学生合影
“善良、真诚、执着、无私”,这是55岁的老师杨中文对泰普林的评价。
杨中文曾有多次外调的机会,但在泰普林的感染下,一直坚守在大窝友爱希望小学。他也是这所学校工龄最长的教师。在扫墓现场,他讲述了几个泰普林的小故事。
一次,学校来了“不速之客”——一条幼蛇。幼蛇爬不上台阶,爬了一半又掉下去。泰普林从幼蛇旁经过,见此情景,蹲下身子,用手轻轻拿着蛇的尾巴,将它放在平地上,并目送它离开。事虽小,却透视出一个人珍爱生命的情怀。
泰普林每次到学校,都会任教一段时间,与师生打成一片。他把上课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一天6节课;他从不等上课铃响后才离开办公室,而是提前几分钟到教室候课。泰普林还关心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每年出资让老师外出进修,并请相关专家到校传授经验。
泰普林每次来学校的时间不长,但他却记得住、叫得出学生的名字。同学们也喜欢上他的英语课,他标准的发音、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吸引着同学们。
有一年秋天,几名老师到成都看望泰普林时遇到堵车,比预约时间晚到一个多小时。70多岁的泰普林一直在秋风中等待,远远看见老师到了,他边打招呼边大步走来,没有询问迟到原因,而是用热烈的拥抱、连声的问候和灿烂的微笑相迎。
2015年10月,患癌症多年的泰普林最后一次来大窝友爱希望小学,看望他挚爱的孩子们。泰普林与学生合影时,为和学生保持一样的高速,双膝跪地。此举深深感动了在场师生。
大窝友爱希望小学的老师们说,泰普林是其人生导师,从他一言一行中,学到不少人生的宝贵财富。
不忘关心升学学生
徐光敏,家住大坪乡徐家村6组,现就读于四川民族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他慈善、随和。”徐光敏在大窝小学读5年级时,学校来了位外国人,就是泰普林。
到县城上高中后,徐光敏不小心失去了与泰普林的联系。但泰普林竟从其他人手中找到了她的电话,主动和她联系。通过网上交流,一老一少谈人生、理想和未来。
2015年9月,徐光敏得知泰普林要到中国,便提出到成都看望他。同年10月,徐光敏到成都与泰普林见面,“没想到,这竟然成为我与泰爷爷的最后一次见面……当时,泰爷爷得知我没有电脑,便拿出2000元钱,陪我一起买电脑。”
3月8日,泰普林落葬大窝村,徐光敏请假回家参加葬礼。
泰普林的恩情,徐光敏终生难忘。泰普林曾问徐光敏,大学毕业后可否到大窝友爱希望小学教书,徐光敏答应了。
她说,泰普林去世,她再没有报答泰普林的机会。大学毕业后,她将报考教师岗位,到大窝小学教书,兑现给泰普林的承诺。
朱雨晴,天全中学初三学生,也是从大窝友爱希望小学毕业的。朱雨晴说,读小学5年级时,她的父亲和奶奶到学校,恰好遇到泰普林;泰普林拉着她父亲的手,用生硬的中国话夸赞“朱雨晴是好孩子,要好好培养……”
朱雨晴说,泰普林的QQ签名是“前世我是中国人”,这也是泰普林写的一本书的名字。她在网上购买了《前世我是中国人》,书中详细记录了泰普林来四川为教育事业奉献的日日夜夜,读后让人感动。
清明节前,朱雨晴和几名从大窝小学毕业、现就读天全县中学的同学一起为泰普林扫墓。同学们说,泰普林永远活在他们心中。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彭加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