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老人为新村聚居点出力——芦山县太平镇胜利村村民何培明的新村情
人物名片:
何培明,60岁,家住芦山县太平镇胜利村高家扁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抱着“建新村聚居点,住漂亮新房子,过美好新生活”的宗旨,双手赞成建胜利村杨寺庙新村聚居点。在新村聚居点征地过程中,他主动让出自家土地,积极做亲戚朋友的思想工作,加快了征地建新村的步伐。因为何培明的积极参与,他被村民推选为了胜利村杨寺庙新村聚居点自建委主任。
支持重建 带头让出自家土地
见到何培明时,他正在新村聚居点的一栋楼房上,检查盖琉璃瓦所用的水泥砂浆是否饱满。
聊起新村聚居点建设的话题,何培明打开了话匣子。“建设新村聚居点是提升灾区群众生活质量的一个大好机遇。”
在山区,要找个宽阔的地方建设新村聚居点很难。经过挑选,镇政府决定在杨寺庙建设新村聚居点。征用土地时,一些村民不同意,想自己修。此时,作为共产党员的何培明站了出来,带头做村民的思想工作。
何培明认为,建灾后新村聚居点是提升村民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的大好机遇,不能错失良机。他在耐心做村民工作的同时,率先让出了自家土地。在他的带动下,胜利村杨寺庙新村聚居点征地工作顺利展开,很快就完成了征地任务。
覆职尽责 把不理解深藏心中
今年1月,胜利村杨寺庙新村聚居点开工建设。作为自建委主任,何培明放弃家庭所有事务,一心扑在工作上。但让他没料到的是,工作开展起来既复杂又艰巨。
新村聚居点因受面积所限,采取统规联建的方式进行修建,人一多意见就多:在建设中,作为业主方,一些农户要求建筑方超标用材,作为施工方,觉得超标准后要亏本,双方常因此出现纠纷。每当此时,何培明便充当起调解员的角色。何培明把握的标准是——施工方每道工序必须按图施工,确保建筑质量安全。对村民提出的超越图纸标准太多的要求,他只能向村民做解释工作,有人以此认为何培明在为施工方说话,打起了“肚皮官司”。何培明觉得,用材标准是根据单价而确定的,如果样样超标要求,施工方不会做亏本生意,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停工。他一直努力做工作,双方兼顾,为的就是在确保房屋质量的前提下,保证正常施工。
在新村聚居点建设中,何培明把一些村民的不理解,甚至埋怨统统藏进心中,每天坚守在施工现场,对发现的质量问题,他毫不含糊地指出,并要求及时整改;在要求施工方提高建设标准方面,何培明积极协调,在房屋的重要部位、重要环节、重要工艺上,尽可能要求施工方提高建设标准,让房屋更坚实牢固。
感言:牢记责任 把好质量关
经历“5·12”和“4·20”两次大地震的袭击,村民要求房屋更加坚实、更加牢固的观念越来越强烈。作为新村聚居点重建质量的把关员,何培明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他在施工工地上坚守8个月,途中,为质量,他常给施工方唱“黑脸”。
如今,胜利村杨寺庙新村聚居点建设工程已接近尾声,部分楼房盖起了天蓝色的琉璃瓦。何培明说,看着一栋栋新房越来越漂亮,村民即将住进新家,过上新生活,所有的欣喜将一切苦累都冲得无影无踪。
实习生 汪丽容 记者 彭加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