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茶工人:与茶为伍的快乐时光

来源:
2009-12-04 11:41
浏览:
收藏 打印

  茶叶,世界上最天然的饮料之一。

  一片片鲜叶,要化为茶杯中那一抹绿意,离不开制茶工人的辛劳。那么,经年累月与茶为伍的制茶工人们,他们的生活状态如何?

兰健康在工作中

  兰健康:

  “茶让我的生活更健康”

  兰师傅大名兰健康,虽然今年已56岁,但依然人如其名,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

  兰健康是我市一茶厂的技术骨干,如今的具体职务是仓库保管员。工作中,同事们都亲热地称他“兰师”。兰师傅身上总有一种年轻小伙子般的青春活力,他脸上常挂着笑容,话语风趣活泼,爱开玩笑。

  1972年,兰师傅参加工作,到了当时的蒙山茶场上班,主要从事茶园田间管理以及茶叶加工。“当时我们做的是绿茶,和现在的加工方法完全不一样。”兰师傅回忆说,当年,茶叶加工行业基本还停留在手工阶段,市面上销售的茶叶全都是制茶工人们靠一双手、一口锅,一点点炒制出来的。

  “刚开始,我也学过手工炒茶,后来觉得这门手艺难学精,干脆放弃了。”之后,兰师傅一心一意做起了茶园管理。

  到上世纪80年代,兰师傅顶替父亲进入一家藏茶加工企业上班。从装包到原料收购,再到供销科,最后来做仓库保管员。

  可别小看了茶叶仓库保管员的工作,“仓库内储存着来自各个地方的原料,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有今年的,也有往年的。在藏茶生产过程中,有一道关键的工序——拼配,要将各个地方的茶叶拼配起来,形成不同的风格。仓库保管员需要熟悉各个地方茶叶的特色,掌握拼配的技术,生产的时候才能恰当搭配。”兰师傅不无自豪地说,仓库保管员也是一门技术活。

  从1972年到2009年,兰师傅做了37年制茶工人,而他的父母,也曾经从事茶业工作。

  兰师傅的父亲已经92岁高龄,母亲也87岁了,但身体都非常健康。“除了血压有点高,别的病都没有。老人每出门能卖菜,回家能做饭,生活都可以自理,不需要我们帮助。与同年龄的老年人相比,身体要好一些!”兰师傅认为,父母的健康,与年轻时长期从事茶业不无关系,“茶叶毕竟是最天然的饮料,里面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长期接触,对身体应该有一定的好处!”

  事实上,在刚刚接触藏茶加工时,兰师傅也经历了一段适应期。他告诉记者,藏茶经过发酵后,叶片变得很脆弱,有一些叶子粉碎后就成了粉末,因此在加工时会有一些粉尘。一开始,他对这种粉尘非常不适应,总感觉鼻腔难受,渐渐地也就习惯了。

  时至今日,兰师傅认为这些粉尘对他身体并没有影响:“如果是煤矿场地,太多的粉尘可能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但我接触的是茶嘛,茶叶粉末,不还是茶吗?对人体怎么会有害处?从茶厂退休的人都很健康,并且长寿。”

  王春萍:

  “我和藏茶的缘分刚开始”

  今年6月,王春萍从茶厂退休了。在家呆了两个月后,她又回到茶厂继续上班,成为茶厂的返聘工人。

  王春萍今年刚满45岁,从17岁进入茶厂上班至今,她已经在茶行业干了28年。

  28年间,从小在茶厂长大的她,从一线工人干起,渐渐成长为茶厂内的技术骨干。让人意外的是,她曾经不爱喝茶!

  2004年,随着藏茶产业的发展,饮用藏茶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广州等沿海一带,藏茶的市场价值逐渐得到体现,因此,茶厂专门配备了一条新的藏茶生产线,老资格的王春萍就被调到这条生产线上工作。

  虽然一直从事茶行业,但王春萍很少喝茶,最开始做细茶时,无论是甘露还是毛峰,她都不喝,后来做藏茶,也不喝。直到被调到新藏茶生产线上,她才慢慢开始学着喝茶。

  “2004年之前,我习惯喝白开水,2004年起,我开始喝藏茶。”王春萍笑言,在茶行业工作了二十余年,到了快退休的时候,她才真正认识到茶叶的作用。

  如今,王春萍每天下班后,如果发现熬制的茶叶没喝完,就会在茶水中加上一点盐,利用茶水来敷脸。“敷脸以后,我发现皮肤变得好多了。听老师傅们说,如果有脚气,熬茶水来泡脚也非常有效。”

  从喝茶到利用茶来美容,王春萍渐渐摸索出一些经验。不过,她现在最擅长的还是品鉴茶叶。被茶厂返聘回茶厂后,她的职务是生产技术部车间主任,负责茶叶的感官审评。也就是说,每生产出一个茶叶产品,她都将先品尝其滋味,看拼配得是否恰当、滋味是否合适……

  “我和茶的缘分,才刚刚开始。”王春萍喝了一口藏茶,笑着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