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县: 从田间到车间 打造“雅药”产业全产业链

来源:
2025-11-05 10:16
浏览:
收藏 打印

□转载自《雅安日报》

中药生产加工厂房 本报记者 郑雨莎 摄

□本报记者 郑雨莎 市融媒体中心 张天幸

10月29日,晨光穿透薄雾,洒在芦山县思延镇连绵的田畴上。思延镇草坪村的马蓝基地里,六七十厘米高的植株翠绿欲滴,工人们穿梭其间,娴熟地收割着鲜叶。

“这些马蓝将在24小时内进入加工车间,变身传统中药青黛。”雅安迅康药业有限公司种植主管冯阳轻捻着一片肥厚的马蓝叶向记者介绍,这看似普通的植物,实则是制作古籍名药“青黛”的原料。

两公里外的迅康药业青黛加工车间里机声轻鸣,工人们正将新鲜马蓝叶投入自动化生产线。经过清洗除杂、浸泡发酵、石灰乳打靛等工序,翠绿的叶片最终变成深蓝色的细腻粉末。车间主任杨霄指着正在运转的成套设备说:“我们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年产200吨青黛连续化生产线,传统炮制技艺在这里实现了现代化升级。”

这抹青黛蓝的背后,是芦山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据芦山县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全县通过推广“林+药”“粮+药”等模式,已形成7万亩中药材种植规模,涵盖马蓝、黄柏等20个中药材大品种,年产量1.46万吨,产值约1.24亿元。

种植夯实了根基,精深加工则成为价值跃升的关键引擎。该县依托食品药品加工园,迅康、益明等6家企业年加工中药材上万吨,拥有青黛、红曲等21种特色中药饮片。其中,迅康药业建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和“科技部中药饮片国家重大专项研发基地”,让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

在迅康药业包装车间里,数十名蓝衣工人正将青黛、六神曲等饮片装盒装箱。“我们已与226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人事行政经理成娟指着专利墙上挂着的38张证书说,“12项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是传统中药焕发新生的底气。”

产业的蓬勃发展,最终要惠及于民。成娟补充道,公司通过“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模式,已带动当地300多户农户种植中药材近4000亩,解决近600人就业。

当下的芦山,目光更为长远。该县正围绕“种植、加工、集散、贸易、药旅一体化”的发展路径,推进川藏中药材产业协作基地建设,推动全产业链升级。同时,规划建设芦山县川藏中药材集散中心,打造集仓储物流、产品展示、大数据链接、质量检测等综合能力于一体的交易市场,为产业精深加工注入新动力。

从田间到车间,从单品到链条,芦山正在让道地药材成为富民强县的金名片。下一步,该县将继续推动中药材种植、加工、品牌建设提质增效,全力打造全国知名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药材产业高地,让“雅药”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时代光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