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勇拼搏 助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2010年雨城区上里镇发展纪实
上里古镇游人如织
污水处理厂改善生态环境
特色旅游吸引游客
一个圆满的句号,便是一个好的开头。过去的2010年,雨城区上里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社会稳定为前提,做大做强旅游经济,切实关注民生,抢抓机遇,发挥优势,紧紧围绕“项目兴镇、产业强镇、旅游富镇、和谐建镇”的发展思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踏实的工作作风、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狠抓落实的执行力,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取得显著成效。
1月24日,在雨城区总结表彰大会上,上里镇各项工作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充分肯定,获得了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被评为统筹城乡发展先进单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专项工作突出贡献先进单位。
经济工作成效显著
乡镇企业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良好。上里镇去年完成企业总产值2380万元,完成去年任务数的100%,完成增加值340万元,完成去年任务数的100%,完成入库税金70万元,完成去年任务数的100%,实现利润268万元,完成去年任务数的100%,实现增收值(主要指工资)245万元,完成去年任务数的100%,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达420万元。
国民生产总值完成情况良好。去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2510万元,同比增长13%;实现工业总产值750万元,同比增长6%;实现农业总产值9000万元,同比增长3.5%。
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去年该镇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330元,比上年增长1000元,增幅18.3%。
居民存贷款增量明显,信贷工作健康运行。去年该镇居民储蓄额达74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00万元,增幅21%;去年发放各类贷款1100多万元,贷款余额1500多万(其中:发放灾后重建贷款42万元,受益农户26户,发放农业产业化贷款48万元,受益农户24户)。
项目工作稳步推进
灾后重建及扩大内需建设项目顺利完成。重建项目上里镇政务服务中心已顺利完成。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已完工,已进入运行阶段,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3000吨,大大改善了该镇的生态旅游环境。上里中心校及附属设施建设、“两所一庭”、上里镇文化站、兽医站的主体工程已竣工,预计年初投入使用。
基础设施全面推进。铺设给排水管道3.7千米,建成日供水达2000吨的自来水厂;新修游道1公里;硬化街道2公里;安装路灯75盏;投资1200多万,完成黄家坝小区基础设施及小区的亮化、绿化工程建设;投资700余万完成黄家坝和古场镇的配气站建设;新建沼气池150口,改厨改圈改厕150户。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破。张家3号天然气井建设项目完成投资9000万元;华林源利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完成投资1000多万元;积极引资修建各种休闲中心及农家乐,加强旅游项目协调,完成了荷塘月色、秋山源、桃源居、长江造林局度假山庄近400余亩的征地工作,为工程的顺利进场奠定了基础。
惠民工程亮点纷呈
四个“第一”惠民生。第一个开通村级公交车,为村民外出提供了便捷、安全的保障,对该镇新农村建设也起到了助推作用,并成为了该镇新农村建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第一个新建污水处理厂,改善了该镇的生态旅游环境;第一个建设天然气配气站,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该镇投资700余万完成了黄家坝小区、古场镇的配气站建设,基础设施已铺设完毕;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省级卫生镇花落上里,通过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该镇人居环境得到了全面改善。
民生工程扎实开展。综合直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家电下乡、灾后重建房屋加固资金等各项惠民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位,累计为18户特困群众解决医疗救助金3.2万元,同时做好困难群众的临时救助工作,发放粮食、衣物、棉褥等救济物资折价2.3万余元。做好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去年参加失地养老保险的居民210人,有效解决了这部分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做好新农保工作,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社会事业发展加快
教育卫生全面进步。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9%;中心校灾后重建及附属设施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办学条件和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顺利通过了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团的检查验收;加强与卫生院的协调衔接,做好各种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计生工作落实到位。围绕“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新机制开展工作,全面完成计生工作目标任务。去年对违法生育户的立案处理率达100%,共计征收社会抚养费14.2万元;去年落实长效节育措施97人,完成比例达80%;计划生育率完成85.2%(任务数84%);同时加大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季度“三查一治”工作;积极开展村民自治先进村的创建工作,白马村、庙圷村成功创建为市级先进村。该镇被区计生局评为计划生育业务目标考核一等奖,被区计生委授予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先进乡镇。
全方位做好武装工作。围绕党管武装的原则,认真落实“七条职责”“十项制度”,圆满完成了征兵工作,并且在加强民兵组织建设、开展民兵训练、加强民兵预备役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民兵应急分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黄家坝小区建设、治安维护工作,为保证良好的社会秩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圆满完成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围绕“百分百入户登记、百分百农户签字”的普查目标,通过加强宣传,组建专班,实地查勘、入户登记等措施,查清了2000年以来该镇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普查结果为国家制定方针政策提供了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乡风文明不断好转。继续开展“孝子、孝女、孝婿、孝媳”评选活动,在全镇范围内再掀尊老、敬老、孝老的良好风气,营造了浓厚的文明气息;在“重阳节”为全镇60位85岁以上的高寿老人送去了慰问品;成立的老年文娱队联合古镇文娱队和村级文娱队,活跃在上里古镇,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农民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对乡风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积极申报省级示范村、文明村,促乡风文明建设再上台阶,该镇被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授予生态文明乡镇,该镇四家村、五家村、六家村被授予生态文明村。
环境治理推向纵深
2010年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关键一年,上里镇及四家村、五家村、六家村将代表雅安市迎接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对“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的验收工作。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上里镇自加压力,以争创全省“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示范镇、示范村庄为契机,认真按照“五到位”原则,通过强化镇容村貌治理,规范建设行为,狠抓公路沿线及农贸市场整治,扎实开展乱搭乱建专项整治,加强车辆停放管理等措施,将该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推向纵深。
去年该镇共新修垃圾池15个、增设果品箱80个、新增保洁员12人,新购垃圾车10辆;全镇共出动人员5000余人次,拆除影响风貌的广告牌468个,拆除公路沿线影响风貌建筑物865平方米,拆除私搭乱建18处,清理河道2000米,更换风格统一的店招店牌385个,完成农户房屋风貌塑造325户20000平方米,整治公路沿线乱堆乱放56处,完成农户改厨改厕220户,规范场镇商铺、摊点350处,硬化公路农户院坝以及黄家坝小区路面6000平方米,修建农户花台108个、365平方米,安装竹篱笆2880米,完成沿线及场镇绿化10000平方米,集中清运垃圾300多吨。
产业发展效益凸显
土地流转工作成效显著。去年流转土地共计3500亩,其中,新建成茭白种植基地500亩,猕猴桃种植基地1000亩,蔬菜种植示范区1800亩,药材基地200亩。
旅游产业发展再创新高。去年相继获得四川省“生态旅游百佳乡(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的殊荣,该镇共接待游客118.1万人次,较前年增长13.9%;带动地方经济增长14172万元,较上年增长30.4%;带动农民增收1535万元,较上年增长67.2%,旅游富民效应日益凸显。
农业产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去年粮食总产4169吨;推广优质水稻3600亩,种植玉米示范片1200亩,茶园面积3500亩,农业产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
劳务经济稳步发展。去年外出务工人员达2662人,涉及1620户,其中:省外务工人员431人,实现劳务收入3298万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2832元,占人均收入的58.4%。
加强维稳促社会和谐
加强维稳信访工作,通过实行镇领导包村、包案责任制,加大了矛盾排查和调解力度,采取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变上访为下访的工作方式,进一步加大了信访维稳工作的力度,坚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化解了一批“四访”问题。共接待来访群众78人次,接受上访信件53件,其中上级交办信访47件,办结47件,办结率达100%,特别是在全国两会、世博会、亚运会及建区十周年等重大活动期间,全镇加强落实信访维稳工作,有力保证了这些活动期间的社会稳定。
高度重视安全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拉网式大检查,重点做好以消防、旅游、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各项安全工作,投入资金7.2万元用于消防油料储备、消防设备设施维修、消防人员培训、消防训练、旅游安全设施及道路桥梁的维修维护,确保了景区和农村社会的安全,全镇去年无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抓好防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防汛期间,在全镇范围内定期开展拉网式大排查,对发现的4处(威胁26户106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地质灾害隐患点,通过制定预案,加强宣传,落实隐患点监测责任人,加强汛期值班制度,完善监测措施,保证地质灾害防治及防汛工作顺利进行,该镇无一人因地质灾害死亡失踪,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保障。
党建工作上水平
该镇以抓经济就是抓党建,抓党建就是抓经济的目标,夯实党建工作,在把握原则的基础上求超越,在吸纳和发展新党员上下功夫,在流动党员的管理上出成效,注重在产业大户、知识分子、农村实用人才中发展党员,去年新培训入党积极分子35人,发展新党员17人。
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巩固“三级联创”成果,根据该镇发展实际,深入查找问题,精心制定解决方案,稳步推进学习实践活动,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创新和完善自选动作,确保了学习实践活动见真功、出成效。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教育,增强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确保全镇干部办得了实事,经得住考验。
积极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纪律,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知识,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强化和夯实党建创新工作。
抓好党建促发展,积极帮助村委会找路子、找项目,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平坝地区四家、五家、白马村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为主;共和、庙圷、七家村以种植生态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主,共同推动全镇经济加快发展。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创新工作载体,把解决基层实际问题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突破点,积极发动全镇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事事争先、件件求实,把服务群众作为创先争优的落脚点。
狠抓村级组织换届工作。以“选好一个班长、配好一个班子、建好一个机制、找准一个产业”为中心,紧紧围绕“选好一届,受益三年,选好一人,受益全村”的选举目标,重点做好抓氛围、抓推荐、抓程序,依法依规选举产生了村级新一届组织,为该镇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记者胡志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