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小先生 蚂蚁大精神 ——“家门口的好学校”系列报道之雨城区第六小学

来源:
2015-06-03 11:35
浏览:
收藏 打印

烹饪课

  走进雨城区第六小学(以下简称“雨城六小”),耳边传来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微机教室里,学生们在老师带领下,兴趣十足地操作键盘鼠标;操场上,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做着篮球操……

  表面看起来,这里的一切和市内其它小学别无两样。但这里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孩子们在这里接受良好的教育,校园成为他们的成长乐园。雨城六小是“雨城区外来务工子女就读学校”、“全国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示范学校”,也是我市“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实践活动的联系点。

  校园文化引领 争当好学“小蚂蚁”

  雨城六小校园大门上,大理石镶嵌八个大字——“行知小先生,蚂蚁大精神 ”,赫然醒目。校园中,高雅大气的景观石如指南针,引领着雨城六小学子积极进取,不断前进。

  “行知小先生,蚂蚁大精神 ”是雨城六小校园文化的主题。”校长廖家琼解读说,“行知小先生”强调培养学生即知即传、行知合一、育己教人、自主自强自立的品格;“蚂蚁大精神”希望学生像蚂蚁一样,勤劳勇敢、坚定执着、团队协作、乐观向上。

  在“蚂蚁精神”校园文化指引下,“蚂蚁”成为雨城六小学校文化的“精神领袖”。从学校的楼道,操场的每个角落,甚至学生们的校服上,记者都能看到蚂蚁的图形。廖家琼介绍,2006年9月,学校明确了办学目标,即培养乐观向上、全面发展的现代人。当时,学校决定征选一个学校文化的精神领袖,不少孩子认为蚂蚁最适合,因为蚂蚁勤劳、刻苦,团结向上、精诚合作,分工明确,形象中性,具有诸多优点,而且蚂蚁的形象可爱小巧,适合进行卡通设计。从那时起,“蚂蚁”的形象深入雨城六小师生心中。让自己成为一只勤劳好学的蚂蚁,让班级成为团结有凝聚力的集体,成了全校师生的共识。

  少年宫搭平台 培养多才“小蚂蚁”

  天道酬勤,亦酬智。

  小学是人生启蒙阶段,孩子找到了学习的快乐之门,起好了步,人生就成功了一半。

  “下笔要轻,线条要柔和、直,颜色再深一点,才能突出青山绿水!”雨城六小蚂蚁少年宫美术室里,指导老师正耐心指导学生作画。

  “大家要注意整幅画的整体比例、透视关系、明暗关系、色彩协调。作笔时线条要近粗远细、近清晰远稍模糊,色彩要有过渡,要记得留白透气,绘画主题和目标要明确”。指导教师不时向同学讲解绘画要点。

  每年“六一”儿童节,学校就会将学生的获奖作品和比较出色的作品进行展出,这些作品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雨城六小的学生家庭普遍不宽裕,很少能拿出费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2010年9月,学校建成了全市第一所少年宫——蚂蚁少年宫。 美术、书法、校园电视台、计算机……蚂蚁少年宫开设的兴趣班,弥补了孩子们课余生活的单调,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五彩斑斓世界的大门,他们在这里放飞梦想,快乐成长!

  5年来,孩子们在少年宫感受艺术的魅力,享受科学的快乐。目前,少年宫已拥有体育、艺术、科普、文学、思想建设五大类19个兴趣活动小组,覆盖了全校500多学生,学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少年宫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小组。

  “孩子的天性就是对新鲜事物好奇,保护、鼓励他们的好奇心,将让他们更加具有活力。”廖家琼说,乡村学校少年宫在假期为孩子们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场地,大力促进了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烹饪课进学校 锻炼勤劳“小蚂蚁”

  “叮叮当当……”还没走进雨城六小的烹饪室,就听见锅碗瓢盆的声响。10多名小学生正在教室里进行着简单的烹饪操作。 这是雨城六小“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活动之烹饪技艺课现场。

  切瓜、切肉、热锅、下油……半个多小时后,学生们端上了一盘盘飘香的菜肴。

  “不错,这青椒肉丝炒得很有味,海椒的宽度切得刚好。”听到老师的表扬,现场的“小厨师”们露出愉快的笑容。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个小组都选择了“流水线操作”,一名学生负责洗菜,一名负责切菜,另一名则负责炒菜,成员分工明确,一节课下来,每组学生面前都有一个成品。之后,学生们品尝了自制的菜肴。“太好吃了”、“自己动手做的东西特别香”,孩子们乐在其中。

  把做饭作为技能课,一方面很实用,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孩子们动手能力。“其实,许多小学生很想尝试做饭这一家务,而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团结合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现在最喜欢的就是烹饪课,觉得做饭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烹饪现场,有学生说,劳动中体验到的快乐一点都不亚于学习上考双百分带来的满足感。

  烹饪、洗小件衣服、叠衣服、意外伤害处理、整理房间、洗碗筷、缝纽扣……雨城六小一直以来都重视孩子们自理生活能力的培养。

  “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是学校周边居住的下岗工人、无业人员、小商小贩、外来务工人员、暂住人员的子女。这些家庭经济大多不宽裕,家长每天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教育管理。长此以往,导致孩子责任心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差,对自己的生活质量要求不高,缺乏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廖家琼认为,学校提倡的素质教育除了要求知识水平外、还应该包括身体健康、人格健全、能力过硬等。

  篮球操成特色

  打造健康“小蚂蚁”

  每当上午课间操时,雨城六小操场上便洋溢着律动激情。

  取球、做操、球性练习,一直到最后收球……全校学生聚集在操场上,和着乐感极强的音乐伴奏,完成20分钟的“篮球操”。

  上操时,学生人手一球,持球、投球、传球、运球……随着欢快的音乐,不断变换体侧、体转、伸展等动作……

  “这套融入篮球基本技能和经典动作的篮球操是雨城六小大课间活动的内容之一。”记者了解到,雨城六小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本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

  如今,人手一球,让篮球成为孩子们每天的运动伙伴,在运动中领略体育的魅力,感受体育的快乐,形成生气勃勃的校园体育氛围,已经成为雨城六小的特色品牌。目前,学校不仅拥有以本校体育教师为主、校内外老师结合的教练员队伍,还专门编写了以篮球为内容的校本教材。

  “学校体育文化的丰富性远不止于篮球操。”据介绍,为了确保学生在“两课”(体育课、体育活动课)、“两操”(早操、课间操)、“两活动”(大课间活动、课外活动)中保质保量进行体育活动锻炼,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健身理念,该校的大课间活动由几个环节集中组成。而随着季节的变化、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还在不断改进、提升大课间活动。

  记者 石雨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