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升企业融资获得感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增强小微企业内生动力

来源:
2025-05-07 10:00
浏览:
收藏 打印

2025年雅安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切实以控制成本为核心,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降本增效。

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今年以来,我市金融机构不断加大信贷资金供给,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点、堵点和痛点,多举措化解小微企业融资的隐性壁垒,提升小微企业融资获得感。

来自人民银行雅安市分行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568.33亿元,同比增长11.99%,增速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0.36个百分点,各项贷款较年初增加72.46亿元,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实现“量增价降”。

□ 本报记者 蒋阳阳

小微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毛细血管”,对于吸纳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微企业自身规模较小,在资金需求上往往呈现短、小、频、急的特征,再加上银行和企业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制约,难以在短时间内缓解资金短缺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

如何让分布广、数量多的小微企业充分获得金融“甘霖”,激发小微企业市场活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无疑就为破解“融资难”提供了新路径。我市以“线上平台+线下走访”联动形式,促进银行机构提升融资对接效率,构建及时精准、高效直达的融资对接服务体系。线上,用好“天府信用通”“民企首贷通”平台,强化涉企信息归集共享,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一键融资”智能匹配,提升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覆盖率、可得性和便利度,2024年以来通过线上平台对接7.09万户市场主体,实现贷款114.77亿元。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银行机构在加快引导信贷资金助力基层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多部门协调和搭建融资桥梁,减少了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小微企业获得了更多触达银行的机会,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

此外,我市积极摸排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线下深入开展“访店访企访商圈”活动,积极“问需、问计、问困难”,主动“送政策、送产品、送服务”上门,形成“两张清单”,把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推荐给银行机构,实现信贷资金的精准对接。这种从供需两端发力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融资效率,降低了融资成本,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一般而言,处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多数是民营小微企业,其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比较突出。科技型企业与传统小微企业区别较大,加上市场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传统信贷模式难以充分满足其经营发展需求。

“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通常为轻资产企业,缺乏传统贷款所需的固定资产等抵押物,而其核心资产往往是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金融机构对这类资产的评估和处置能力有限,导致企业难以获得贷款。”农行雅安分行相关负责人说。

对此,我市深入实施科技金融“星辰计划”。引导银行机构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相匹配的风险评估模型,简化审批手续,降低融资门槛,稳步扩大“天府科创贷”“专精特新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规模。截至今年2月末,全市科技贷款余额109.64亿元,同比增长12.7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3个百分点。

同时,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引导金融资源赋能小微企业,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各银行机构积极运用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开展融资对接,实现应收账款融资“申请—确权—放款”全流程数字化、透明化,着力解决动产融资信息不对称、交互效率低等痛难点,有效盘活市场主体动产资源,为小微企业增信赋能。

此外,针对小微企业融资周期与经营周期错配问题,我市积极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通过无缝续接贷款服务,有效破解过桥资金困局。小微企业在原贷款到期前申请续贷,可以避免因短期还款压力导致资金链断裂,显著降低融资成本,同时续贷无需复杂审批程序,提高了融资效率。作为普惠金融重要举措,该政策不仅保障企业资金链稳定和银行贷款安全,更对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具有积极意义。

为引导金融机构做好小微企业续贷工作,提升小微企业融资获得感,我市持续引导银行提升信贷投放积极性。根据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风险状况和偿付能力等因素,优化贷款服务模式,合理设置贷款期限,丰富还款结息方式,扩大信贷资金覆盖面。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切实提高了小微企业融资满意度。接下来,全市金融机构将继续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加大新型工业化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金融支持力度,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滴灌”,增强经济内生动力,保持信贷投放良好增长的势头,助力稳住全年经济大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