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挺住 “安”如磐石 抗震救灾工作取得胜利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地震来袭。
对芦山强烈地震灾区群众来说,那一刻“天空是黑暗的”。
雅安哭泣。那一刻,伴随着大地的震动,华夏神州大地上,吹响了抢救生命的集结号。
震在雅安,动在全国。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心系灾区,全国各地紧急驰援雅安,受灾群众得到有序安置,中国不哭,雅安挺住!
震在雅安
动在全国
灾难一瞬,家园破碎,山河痉挛,草木呜咽,道路中断,通讯中断。那一刻世界冰冷,寒意直击我们的灵魂。
挺住,雅安!挺住,芦山!
坚强,雅安!坚强,芦山!
灾情迅速传到了中南海,传遍大江南北。
震后第一时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要将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伤亡。
受党中央和习近平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地震当日下午抵达雅安芦山,指导抗震救灾工作。“72小时黄金救援期,一分一秒也不能耽搁,首先要把埋在废墟里的群众抢救出来……”
灾难中,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明,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作出重要批示。随后,王东明、魏宏等省领导率消防、安监、卫生和省军区应急救援队伍迅速赶赴震中,现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中国又一次吹响了集结号。
“我们都是雅安人!”“我们都是芦山人!”无数抗震救灾指挥者、救援人员、医疗人员、道路抢险人员、救灾保障人员义无反顾地走到灾区第一线。
当直升机的轰鸣于震后当日响彻雅安上空时,在大山磨砺下变得无比坚韧顽强的雅安人流下激动的泪水。我们知道,来自党中央、国务院,来自各级党委政府,来自全国各地的大爱正源源不断向这里汇聚。
各地有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军队和武警部队紧急施援;受灾群众不等不靠、团结自救;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捐款捐物,爱心不断汇往地震灾区。争分夺秒的生死大营救,历经艰险的千里大驰援,处处涌动的爱心大奉献,共克时艰的社会大协作,又一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最美志愿者,无私献爱心。山河破裂,挡不住志愿者奋勇向前的步伐;废墟座座,拦不住志愿者拯救生命的行动。
救援者每一个眼神,每一步前进的脚步,对受灾群众来说,就是一缕光,就是一把火,让我们平静、安心,让我们鼓起勇气,再次扬起走向明天的决心。
快速搭起的活动板内,又传来琅琅读书声;简陋的帐篷内,炊烟开始缭绕……
党旗指引
坚强崛起
今年4月13日,芦山县龙门乡隆兴中心校的教学楼内,师生像平常一样在教室内教学……
这里的534名学生不会忘记,2013年5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芦山地震灾区视察,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来到龙门乡隆兴中心校,看望慰问师生。
实际上,所有灾区人民都不会忘记去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励。
震后一月内,坚强的雅安人互助自救,重建家园。
地震发生后不久,在雅安灾区,各级党委政府按照就地、就近、分散安置原则,支持和鼓励受灾群众采取投亲靠友、自建过渡安置房、集中临时安置点等多种方式解决受灾群众安置问题。截至2013年5月23日17时,79.71万受灾群众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其中781个集中安置点安置16万名受灾群众,7.8万名受灾群众自搭自建过渡房。
在灾后重建工作中,芦山、宝兴、天全等地的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成立相应的临时党支部,挺起了受灾党员群众抗震救灾的脊梁。
在灾后恢复重建的号角声中,在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党旗的指引下,在中央、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雅安在废墟中建设更加幸福美丽的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励还在耳畔,琅琅书声再度响起,回荡在饱经地震创伤的雅安人的心坎上,让所有人看到雅安的无限生机与坚韧顽强,看到雅安必将更加美好的明天。
有了“主心骨”,雅安挺住,“安”如磐石。
故事
互助自救 自力更生
自力更生、不等不靠、互助自救、奋勇抗灾的熟悉身影,在震后不断展现。
我们还记得,地震发生后,只有8岁的周子耘不仅机智避险,还用双手挖出被瓦砾碎石掩埋的2岁妹妹周小然;龙门乡五星村20岁的小伙子骆永龙在地震中头部、肩部和腿部被房顶落下来的砖瓦砸伤,满身是血,但看到有村民被埋,他赶紧联合同村的10余名年轻人挨家挨户搜救;芦山县双石镇办“红白喜事”的村民,先停下既定婚丧仪式,第一时间抢险救人,营救街邻乡亲……
我们不会忘记,地震发生后,受灾群众从各自家中抢出物资,将食物汇集到一起,供所有乡邻共享,而”大厨“就是安置点的普通受灾群众。
“都是自家的东西,大家都拿出来一起吃嘛。”在宝兴县体育场安置点,负责食材的龙永年说,宝兴县的蔬菜供应多从外面运来,地震导致交通中断后,震后的蔬菜全是当地百姓自己提供共享的。
张玉霞开了家小卖店。地震来袭,小卖店的柜台被砸得七零八落。震后逃生的她和家人毫不犹豫地把方便面、矿泉水等食品饮料分发给一同避难的乡亲,“大家一起躲灾要互相帮助。”
权威观点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全国迅速进入“雅安时间”。震后几小时,一场抗震救灾的救援也迅速汇集成海。
在这场自然灾害面前,我们的政府反应迅速,在地震发生几个小时后,专业的救援人员就迅速抵达现场,在房屋废墟中寻找幸存者,抢救伤者;抢修道路,打通生命通道。
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内,我们发现,在芦山县、宝兴县等灾区,基层干部发挥出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开展互助自救。
在灾难面前,灾区的受灾群众没有因山河变而变色。在这场自然浩劫中,受灾的他们救亲人、救邻居、救陌生人。同时,他们也得到了同样的救助,积极的互助自救将生命财产损失控制到最少。
多难兴邦。
各级领导的靠前指挥,确保了抗震救灾的高效,有序。事实上,在这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基层干部也站了出来,他们的战斗堡垒作用让受灾群众有了主心骨,有了贴心人。抢救生命、物资发放、安抚情绪等,事无巨细。
在地震发生后的最初一段时间,专业救援队伍及公共组织、志愿者等因道路毁损等原因,很难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受灾人群进行营救。而第一时间自救、互助以及公众帮助成为最重要的途径。
自救互助,遇灾才能更好保全自己和身边人;自力更生,灾后才能更快更好开始新生活。而在芦山地震中,这些表现,非常亮眼。
——据中国新闻网专家评说
采访手记
一年来,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社会公益力量的无私大爱,给雅安灾区儿女以温暖、鼓舞和力量!
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等中央领导亲临灾区,对抢险救援、灾后重建作出的重要指示,仍历历在目!
王东明、魏宏等省领导一次次面对面的关切,仍刻骨铭心!
从春夏之交到秋冬之际,从应急抢险救援到过渡安置,从恢复生产生活到全面启动灾后恢复重建,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关怀,伴随我们豪迈向前,所向披靡!
铭记灾难,感恩奋进,坚强前行!
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新房,一个个对生活充满信心笑脸……
“4·20”芦山强烈地震一周年,雅安人民正努力建好新城、建设新村、建立新业,奋力夺取灾后恢复重建和奔康致富的双胜利。我们坚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有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有全市150多万人民的共同努力,雅安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记者 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