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名牌” 蒙顶山茶——浅谈蒙顶山茶和雅安茶的“品牌史”

来源:
2015-01-23 08:57
浏览:
收藏 打印

  19日,临近中午,青衣江畔一栋办公楼里,一位老者正研读着一本关于雅安茶文化的书籍,右手顺手的位置,茶杯冒着缕缕白雾,丝丝茶香飘散在房间里。

  对于雅安茶的历史,老者研究了很多年,除了爱好外,与他身为市茶叶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市茶业协会副会长不无关系。

  老者陈书谦,雅安茶界知名人士,由他来讲诉雅安茶的过往,最合适不过。

  “雅安山清水秀,风光旖旎,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与深厚的茶文化底蕴相得益彰,自有一种风雅诗意的情致。雅安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已经有2000多年的人工植茶历史。”

  “名牌”身份 延续千年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翻开每一部分都可以闻到茶香。雅安种茶、制茶、饮茶、贩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陈书谦喝了一口茶,打开了思绪。

  说到雅安茶,不得不提蒙顶山,而提到蒙顶山,吴理真就来了。

  作为世界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茶第一人,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至前50年),吴理真在蒙顶山驯化野生茶树,开启人工种茶之先河,历两千多年而经久不衰。

  一切并非巧合。

  蒙顶山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合茶叶生长,也许在吴理真之后,这里的人很快就把种茶作为重要农事活动了。

  到了唐代,国家的繁华兴盛也很快影响到西南辟地雅安,蒙顶山茶得到快速发展,茶文化也繁荣活跃活跃。在官员名人士大夫的推崇之下,蒙顶山茶日渐闻名,最后入了天子的“法眼”——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蒙顶山茶成为皇帝饮用的专用贡茶。蒙顶山茶的品牌影响力,达到一个极高的高度。

  朝代的更替,并没有影响蒙顶山茶被精英人士奉为上品的待遇,“皇室专用”的贡茶身份,一直延续到清末,长达一千多年,估计这一成绩,在“贡品界”也算得上少见了。

  一个品牌 一条古道

  蒙顶山及周边茶区产的茶,除了供皇室、官员享用外,慢慢也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雅安以西,苍茫群山的那一边,有着众多少数民族聚居,特别是藏族群众,离不开雅安产的边茶。

  高海拔的草甸草原盛产好马,到了宋代,中原的皇帝因连年用兵,对战马需求很大,如何获得充足的战马资源,成为宋朝皇帝日思夜想的事。

  众多奏折中,一份关于“茶马互市”的折子引起了皇帝的注意。宋朝皇帝虽然灭了唐朝李家天下,但却沿袭了部分唐朝时就存在的有益制度,“茶马互市”就是其一。只不过力度更大,管制更严密,宋朝所需战马多用茶换取,蒙顶山茶成为“不得他用,定为永法”的易马专用茶,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交换战马。

  陈书谦介绍,古代的背夫和马帮,背着驮着以蒙顶山茶区为主的雅安边茶,在通往青藏高原的崇山峻岭中,踩出了一条让世界叹为观止的“茶马古道”。

  这条路,从唐宋走到明清,走到民国,走到解放后国道线修通取代原来的老路为止。

  至今,茶马古道仍是雅安历史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界文化人士、茶人们潜心研究的对象。

  顺应时代 迎来新生

  解放后,蒙顶山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黄金时代。由于国家制订一系列相关的方针和政策,蒙顶山茶得到应有的恢复和发展,蒙顶山茶场运用现代制茶技艺,按照古传贡茶的特点,恢复石花、黄芽、甘露、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名茶生产。

  上世纪80年代,又创制春露、春眉等名茶。蒙顶山茶多次被评为国家、省优、部优产品,前3种名茶已作为国家级礼茶。2011年,蒙顶山茶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产量增长,质量提高,不仅为国内人民所喜爱,而且跻身于国际市场,深受国际市场青睐。

  2004年第一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的华丽启幕,为以蒙顶山茶为代表的雅安茶开启了新的发展空间。巍巍蒙顶山敞开宽广的胸怀,拥抱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

  从此,茶人、茶商齐聚蒙顶山,同饮一壶茶,共谋发展计。

  十一年后的今天,第十一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又将启幕,这一届会节,市委、市政府将重视程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前数月筹备,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只为将雅安茶产业推向更加广阔的市场,为雅安茶品牌打造更加响亮的名号。

  记者 石雨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