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川西交通枢纽中心把雨城区建成成都错位配套发展区

来源:
2009-11-24 09:38
浏览:
收藏 打印

雨城区委书记 蒲忠

  省委提出“一极一轴一区块”的经济发展构想,把雅安列入成都都市经济圈增长极,定位为“川西交通枢纽”。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分析,提出“以枢纽为纲,于极地奋起”的战略新思路,为我们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找准了路径和方向。我们将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加快建设川西交通枢纽中心,主动融入成都都市经济圈,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主动、抢得先机。

  雨城区委、区政府确立了“以枢纽为纲,融入成都、链接攀西,错位配套发展”的经济发展思路和打造“川西交通枢纽中心,成都错位配套发展区”的发展定位,提出把雨城区建成“成都周边山水园林城市、休闲度假基地,交通枢纽城市、现代物流基地,农业高科技城市、农产品加工基地,生态工业城市、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奋斗目标。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枢纽建设,加快推进融入成都的步伐。

  (一)打造川西交通枢纽中心。

  我们将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

  重大交通项目方面,我们将积极主动做好雅西高速公路协调服务工作,全力保证明年年底实现区域通车;积极争取成雅铁路(蒲江至雅安段)、雅乐高速公路尽早开工建设;加快推进雅眉资遂铁路、雅康铁路、雅康高速公路和雅马高速公路前期准备工作;全力争取川藏铁路、川滇铁路连接线从我区经过。

  区内交通建设方面,我们将抓紧做好全区交通发展规划,加强农村公路路网建设,明年启动严桥——晏场、望鱼——晏场、陇西——蒙顶山、红豆相思谷公路建设,改造雅安——孔坪、草坝——竹箐关路面;加大乡村公路建管养力度,明年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00公里以上。

  现代物流发展方面,我们将依托交通枢纽建设,在对岩镇、多营镇规划打造“川滇物流园”“川藏物流园”,在草坝、大兴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形成川西现代物流基地,使枢纽优势真正成为经济优势。

  (二)积极融入成都都市经济圈。

  我们将依托交通枢纽建设,加快推进融入成都都市经济圈步伐,在融入中实现雨城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区”发展战略,以“两区一中心”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工业经济发展高地。按照市委、市政府“退二进三”政策要求,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提升全区工业化水平。依托东临成都、西连攀西的区位优势,做好“节点文章”,大力发展水电电冶、机械制造、绿色食品加工、化工新材料等产业,培育工业经济支柱。认真分析成都的产业现状和产业规划,按照“做不了成品做半成品,做不了整件做零件,做不了产品做包装”的思路,甘当配角,当配角中的名角,积极融入成都都市经济圈配套发展,大力发展汽车、化工等上下游配套产业,形成与成都都市经济圈的配套互补。强化政务服务,着力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土地、用电、融资等瓶颈问题,为企业落户我区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依托川农大科技优势,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区校合作”,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五大产业基地”建设,壮大茶叶、林竹、水禽、奶畜、果蔬等特色农业,把我区建成成都的茶园、果园、菜园。大力发展“亲农工业”,积极培育一批骨干型、成长型龙头加工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继续深化农村生产经营体制改革,推进土地、林地流转,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三是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依托交通枢纽中心建设,我们将切实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快推进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转变,努力把我区打造成成都周边最安全、最惬意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继续做精做优碧峰峡、上里古镇、周公山温泉公园三大旅游品牌,提升知名度,形成带动效应。加快区域特色旅游开发,重点打造一批适合周末休闲度假的垂钓之乡、花卉之乡、农宴之乡。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努力建设天蓝、山青、水绿的优美环境。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加快推进成德绵雅乐文化产业带和藏羌彝文化走廊项目实施,推进文化产业集聚,提升我区文化品位。同时,大力发展房地产、餐饮、商贸等第三产业,重点打造多营、草坝、上里、孔坪等宜居组团,着力把我区建成成都的后花园,建成成都周边现代宜居城市的典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