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资金保障 做好宣传培训 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普查任务 四川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工作现场会在芦山召开
本报讯 23日,四川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工作现场会在芦山县召开,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总结一年来全省普查工作开展情况,交流试点工作经验,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会议指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通过普查,摸清灾害风险底子,全面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水平。自去年5月全省启动试点工作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在案例可循的现实条件下,摸索出适合省情、符合国家要求的“金堂模式”“芦山样板”“康定经验”,为全省普查工作顺利铺开打下坚实基础。
会议强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提升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对标对表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新理念,把普查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增强做好普查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夯实地方主体责任,强化普查办“一把手”责任,有效发挥普查办作用,积极调动基层单位力量,着力健全高效协同的推进机制;准确把握普查工作要求,认真借鉴试点工作经验,进一步强化资金保障,做好宣传培训,严格督导考核,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普查各项目标任务。
芦山县、金堂县、康定市普查领导小组作经验交流;绵阳市、遂宁市、甘孜州普查办作交流发言。
会前,与会人员集中参观了普查试点成果。
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周彤,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芦山县委书记周建华,副市长于冀川出席会议。 本报记者 杨宇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