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 雅安工业加速推进 《雅安市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呼之欲出

来源:
2011-12-09 11:11
浏览:
收藏 打印

  ◆雅安已进入工业化初期加速向中期推进的过渡时期, 在“十二五”时期及未来发展中,雅安工业富民强市的战略定位是“一市一带四基地”

  ◆“十二五”时期,雅安将围绕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的目标,力争工业整体迈入工业化中期,工业化率达到50%以上,实现工业发展新跨越

  ◆到2015年,全市力争培育销售收入上50亿元台阶企业1个,30亿元台阶企业2个,20亿元台阶企业20个,10亿元台阶企业10个以上

  “经过近两年的精心编制,《雅安市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进入最后的审批阶段,预计很快就将正式发布。”7日,记者从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获悉,《规划》着重于调整结构优化布局,转变增长方式,寻求雅安工业发展新思路,探索新途径,力图推进雅安工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为富民强市提供强大的工业经济支撑。

  五次征求意见 数十次修改

  规划终成“正果”

  “工业富民强市”是雅安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撤地设市以来,雅安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十一五”期间,雅安工业持续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实现了工业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工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和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十二五”时期,是雅安工业由初期向中期迈进的转折时期,是我市加快建设川西交通枢纽、推进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全面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发展模式转型的攻坚时期,也是抢抓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工业将是雅安富民强市之基、实力之本、活力之源、富民之策,工业工作将是雅安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抓发展、强工业,让雅安人民尽快富裕起来”已成为雅安加快发展的首要任务。编制一个指导雅安工业实现质速并进跨越发展的规划,意义可见一斑。

  早在2009年,承担了《规划》编制的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便启动了该项工作,成立了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以及数个工作组,制定了“十二五”工业规划体系工作方案,采取实地调研、现场座谈等方式收集掌握基础资料。在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的参与下,编制小组先期开展了《雅安市“十二五”工业强市战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四川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精神,结合雅安实际,继续深入剖析工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在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的情况下,编制形成了《雅安市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规划》的形成过程,是充分发扬民主、集中民智、反映民意的过程,也是形成统一共识、共谋雅安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规划》是《雅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立的30个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是“十二五”期间指导雅安工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为了做好这一规划,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贯彻了“开门编规划”的工作理念,力争使规划站得高,重实际,落得下,效果好。编制工作大致经历了调研、编写和修改完善三个阶段,为了使规划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符合雅安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和迅速做大绿色产业、积极探索生态城市发展新模式的基本要求,编制小组先后5次征求相关部门和县区的意见,对规划进行了数十次修改完善,将收集到的各方意见和建议吸收体现到规划文本中。

  “3+1”主导 “432”支撑

  雅安工业迎来“加速跳”

  《规划》系统总结了“十一五”期间雅安工业发展的情况和存在不足,深入分析了“十二五”工业发展的形势,确定了“十二五”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和目标定位,提出了总体发展思路、发展重点等。

  雅安已进入工业化初期加速向中期推进的过渡时期,步入以水电矿冶、机械制造、绿色食品、新材料新能源为主导产业发展的新阶段。《规划》提出,在“十二五”时期及未来发展中,雅安工业富民强市的战略定位是:“一市一带四基地”(即建成区域性工业强市,发挥地处川西经济区次枢纽、次中心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建成“融入成都、连接攀西、辐射康藏、服务成渝”的区域性工业强市;建成区域性高水平重要载能产业带,以荥经和大渡河流域的石棉、汉源县为重点,建成区域性高装备水平、高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的重要载能产业带;建成区域性水电基地,整合水电资源,抓住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机遇,建成西部水电基地;建成汽配产业基地,放眼“成渝西”大三角发展,加快融入成都经济圈的步伐,建成西部汽车配件重要的生产基地;建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以雅安工业园区为依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成新能源、新材料、新产业基地;建成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发挥农产品资源优势,建成西部重要的特色区县农产品加工基地)。

  《规划》明确,雅安将围绕“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做到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用科学规划引领“两化”互动发展。要加强产城统筹,按照“一市一带四基地”的战略定位,抓住雅安整体纳入成渝经济区和成都都市圈增长极的有利时机,以开放带动发展,以引进促进调整;大力发展以生态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为主要特色的“3+1”主导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区域经济合作,重点围绕产业园区、产业聚集、产业新城三个层次,促进工业发展台阶的提升,推进生态雅安建设。

  立足雅安实际,《规划》提出,到2015年,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00亿,年均增长30%;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左右,到2015年达到310亿元;“3+1”优势产业工业增加值达到240亿元以上,占全市规模工业的85%以上;产业园区内机械、农产品加工和矿冶等主导产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

  为了能顺利实现这一目标,《规划》还提出,要大力实施“432”战略工程(即到2015年,力争构建以荥经、汉源、石棉、宝兴为重点区域的水电电冶,以雨城、名山、天全为重点区域的机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和林竹茶药4个百亿产业;培育雅安工业园区、汉源县工业园区、石棉竹马工业园区3个百亿园区和建安、一名、永旺、新筑通工等20个以上销售收入上20亿元企业,培育工业发展骨干力量,推动产业加快发展和结构调整升级),到2015年,全市力争培育销售收入上50亿元台阶企业1个,30亿元台阶企业2个,20亿元台阶企业20个,10亿元台阶企业10个以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