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县:高山儿菜迎丰收 农户增收笑开颜

来源:
2025-03-20 09:48
浏览:
收藏 打印

本报讯(市融媒体中心 曹莉雪)近日,走进石棉县蟹螺乡江坝村,冬闲田里一排排翠绿饱满的儿菜整齐排列。村民们正抢抓农时,进行去叶、砍菜、分拣、装车等采收作业,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儿菜根部的泥土部分要削净,外层老叶要剥除,保留主茎和芽块。”村民一边示范一边介绍。这种学名抱子芥的高山蔬菜,以脆嫩口感和丰富吃法深受消费者喜爱,在云贵川地区广泛用于炒食、凉拌、腌制等。

道路旁的货车上,蔬菜种植户柯进涛正指挥工人整理装袋。作为连续三年承包当地土地的种植大户,他今年种植的30亩儿菜已进入第二茬采收期。

“春节前已销售一批,目前日均采收2吨,主要销往西昌。”柯进涛介绍,江坝村海拔1500米,独特气候造就了儿菜紧实脆嫩的品质,反季节种植能让蔬菜避开上市高峰。

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实现“双增收”。通过土地流转,农户每年可获得每亩1200元的租金;在种植基地务工,日均收入110元左右。

“从育苗到采收,累计用工近800人次。”柯进涛介绍,这种“企业+农户”模式,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全乡已发展错季蔬菜3000余亩,涵盖儿菜、辣椒、茄子等10余个品种。”蟹螺乡副乡长王月霞表示,依托中高山立体气候优势,当地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形成“春菜夏卖、夏菜冬销”的产业格局,带动户均年增收6000余元。

在柯进涛的育苗基地里,新育的辣椒、茄子幼苗长势喜人。二十天后,这些种苗将移栽大田,开启下一季的种植周期。蟹螺乡正通过品种优化、技术提升,持续擦亮“高山蔬菜”金字招牌,为乡村振兴注入产业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