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风貌勾勒如画美景 产业发展谋划幸福未来——探访芦山县龙门乡青龙场村河心组新村

来源:
2015-07-30 11:54
浏览:
收藏 打印

  灾后重建中,成都市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援建芦山县龙门乡青龙场村河心组。援建之初,成都市立下“住上好房子、培育好产业、过上好生活”的援建目标和“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低楼层、紧凑型、地域风、微田园”的设计理念,实施“一村庄、一整治、一产业、一河堤、一道路”援建项目,力争将河心组打造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田园新村。

  如今,一年过去了。在成都力量的倾力帮助下,河心组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村环境风貌整体提升上档,配套基础设施完善齐备。村民们住进令人艳羡的小洋楼,发展产业兴致高涨……

新村漂亮的新楼房

青龙场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秋葵已经成熟

  科学重建

  打造美丽田园新村

  “以前,这样漂亮的房子和新村只有在电视里才看到过。没想到现在成了我们的新家。”河心组村民张炯平是河心新村80户业主之一。今年夏天,她和家人搬进了180平方米的新家。

  新家宽敞明亮,布局采光合理讲究。房前的院坝里,几簇格桑花开得正艳,为新房添了几分灵秀。

  “我们这一片区属于第四组团。”新村建设按组团划分,各有侧重,这样的概念张炯平还是第一次听说。她认为的重建,就是把房子和配套设施建好,那样就很不错了。

  现在,成都援建队伍带来先进的建设理念,把新村划分为各个组团,每一个组团都是一处独立景观,组合起来看又协调自然,浑然一体。

  新房修得美,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也十分齐备。新村里不仅有公共服务中心、停车场,还有村民通过公开投标,开起了超市。

  “5月21日,村委会公开招标,有18名村民竞争开超市的名额。”河心组村民杨康虎,通过投标,最终以3.2万元的价格投得便民超市5年使用权。

  目前,超市以销售日常生活用品为主。下一步,杨康虎打算收购龙门乡本地花生、腊肉、干笋、土鸡等特色农副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增收致富。

  发展产业

  高标准农田促农增收

  河心新村,与新村毗邻的是成都援建方引进企业打造的高标准农田项目。这片上百亩面积的土地,栽种了优质红心猕猴桃、龙门花生、葡萄、秋葵等水果蔬菜。经过几个月的生长,秋葵等生长周期较短的蔬菜已经上市销售。

  “我们在龙门乡流转了500亩土地,目前已栽种370亩猕猴桃、50亩葡萄,还有部分花生、秋葵。”四川康源农产品有限公司农业事务部经理曹伟介绍,公司于去年9月入驻龙门乡,主要通过发展蔬菜、水果种植,影响带动当地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该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形式,由公司培育种苗,分包给合作社社员种植。公司负责提供技术指导监管、肥料来源,社员种植的产品可回售给公司或自主销售。

  目前,合作社已成立,已有不少村民有合作意向。

  “我家流转了两亩多面积的土地,现在还准备加入合作社发展产业。”河心组村民唐德芳对于这样的方式表示认可。

  唐德芳介绍,以前她家里两亩地主要种植花生、玉米等农作物。每年的收入除了日常开销,几乎没什么存款。加入合作社种植猕猴桃或者秋葵,市场价格比传统农作物高,经济效益也相应比较可观。记者卫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