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管理有道 村民安居乐业——雨城区上里镇灾后重建新村茶苑新居见闻
重建中拔地而起的新村,已经成为雅安大地上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保持新村的美丽风貌,保障新村的有序管理和村民持续增收,是很多重建新村入住后的主要目标。27日,记者走进雨城区上里镇的茶苑新居,探寻该小区的管理之道。
杨学礼阅读村民意见登记簿
自管委管起来
63岁的共和村村民杨学礼和其余6位村民组成了雨城区上里镇茶苑新居的自管委成员。
27日早上,杨学礼吃过早饭,把孙儿送到学校,就骑着车到茶苑新居公共服务中心的自管委办公室“上班”。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扫新村的卫生。下午,他则拿着笔记本,到村里转一转,询问并登记已经搬入新居或正在装修房子的村民的意见建议,督促他们做好门前的清洁卫生。
一天下来,a4纸大小的笔记本上记了满满一篇。
上里镇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李上称,目前该小区正准备借鉴物业管理的方式,每户村民每年缴纳几十元钱,作为保障新村基础设施等的费用,助力自管委更有效地运转,充分发挥作用,调动村民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基础设施建起来
自管委办公室只是占地7亩多的公共服务中心的一小部分,中心还设置了幼儿园、养老院、图书馆、医疗室等服务设施。
走进公共服务中心,圆形花坛内,植物依旧生机勃勃,沿着一条1.5米宽的彩色游道往一个小山包上行走,两个古朴的凉亭映入眼帘。景在村中,这里就是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走下彩色游道,按着树形的道路指示牌,不远处即儿童游乐场。“哈哈哈.....”孩子们在这里玩滑梯,做游戏,欢笑声不绝于耳。儿童游乐场的一侧是宽敞的篮球场。
住房、学习场所、游乐休闲场所,完善的基础设施,让茶苑新居村民在农村享受到城市生活的舒适。
产业发展起来
看着日渐完善的基础设施,呼吸着清爽的空气,家在篮球场旁的村民杨乐友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家里人一起努力,将220平方米的四人居房屋隔成6个标间,楼下设有厨房、客厅,农家乐的雏形已经显现出来。
杨乐友家未来的农家乐不是单打独斗。据悉,小区筹划明年春节前增设5—6家农家乐,同时,探索农户+商家的经营模式,以点带面,形成规模化的新村旅游产业。
除了旅游产业,还有茶产业。从杨学友家的侧面窗户往外看,一大片茶苗正吐绿。上里镇农业服务中心农技员赵学平介绍,为推进新村产业发展,去年上里镇6个新村扦插了6000亩茶苗,今年又向村民们发放了茶园管理宣传资料,并组织村民参加培训,帮助他们坚定发展信心。 记者 李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