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 常钦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不久前,公安部公布6起非法占用耕地犯罪典
习
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严格省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护好耕地,要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完善土地执法监管体制机制,坚决遏制土地违法行为。目前,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相关考核办法已经出台,对于突破耕地保护红线等突出问题将实行“一票否决”。截至2022年底,13个粮食主产区均已推行田长制,并不断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稳住总量的同时,还要优化布局。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通过经济奖惩措施,督促南方省份有计划、有节奏、分类别、分区域恢复一部分过去流失的优质耕地,以有效遏制“北粮南运”势头加剧。
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饭碗。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千方百计增加耕地后备资源,还要提质量,确保农田必须是良田。可以通过将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开展农田连片整治等措施,实现粮田变良田、小田变大田。同时,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保护黑土地,治理盐碱地,兼顾数量与质量,加强耕地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和治理修复,开展综合治理和改造提升,才能让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让每寸耕地都成为丰收沃土。
饭从粮来,粮从地出。“十四五”期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都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织密耕地保护网,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减少占用耕地,为农业留下更多良田沃土,才能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助推绿色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