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当好“排头兵”,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个人)系列报道

来源:
2025-10-09 10:06
浏览:
收藏 打印

□ 转载自《雅安日报》市融媒体中心 王宇欣

编前语:

日前,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成都举行,我市4个集体6人获表彰。

即日起,本报推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个人)”系列报道,深入挖掘模范集体和个人的先进事迹,展现其在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激励全市各族人民团结拼搏、锐意进取、改革创新,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建设大美雅安而努力奋斗。

近年来,雅安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抓手,创新引领、履职尽责,推动雅安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荣获了“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四川省第十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织工作表现突出集体”“雅安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表现突出的集体”等荣誉。

汉源县开展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各族群众欢聚一堂

强化政治引领

健全创建工作格局

雅安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牵引,积极协调推动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建立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建8个创建工作指导组,持续完善“清单制+责任制”“重点督+日常督+专项督+分线督”的工作推进机制,着力构建上下贯通、条块结合、联动有效、保障有力的创建工作格局。

指导各县(区)安排专项资金、配备专职人员开展创建,推动全域创建、分级创建取得明显成效。2024年1月,雅安市成功创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石棉县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宝兴县、荥经县、汉源县、天全县、雨城区创成“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名山区、芦山县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4个、省级57个、市级743个。

坚持示范引领

构建宣传教育体系

近年来,雅安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深度融合,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牢固树立“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基础。

依托雅安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该局着力推进“有形有感有效”的宣传教育,在全市培育国家级和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36个,涵盖茶文化主题基地4个、红色文化主题基地10个、本土优秀民族文化主题基地8个,每一处都承载着民族团结的深厚情谊。

此外,推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17个场馆的讲解解说和陈列展示内容;连续20年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编纂《雅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雅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汇编》,以及《中国民族》雅安增刊《一叶千秋·雅安茶》,讲好雅安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潜移默化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坚持内外联动

拓展交流交融实践

雅安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积极推动区域协作,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林芝市等G318沿线市(州)共同成立“318民族团结进步联盟”,与攀枝花市、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成立“川西民族团结进步联盟”,共同促进(市)州间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合作。

近年来,该局承办了长江黄河上游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验交流活动暨第三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下的藏羌彝走廊研究”学术研讨会,开展“弘扬‘两路’精神、促进民族团结”座谈会等交流活动,不断强化区域协作。同时,以藏茶为纽带开展合作,落实民贸民品企业相关政策,支持定点企业发展壮大。

制定实施“三项计划”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组织开展雅安市“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各族青少年夏令营等活动;扎实推动城市民族工作,指导雨城区康藏路社区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推动将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融入旅游城市、景区的规划建设和重大活动中,创作推广一批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旅游演艺项目;探索“法俗”融合的多元解纷新路径,推广“德古调解”“路吉达克调解”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治理经验,打造川藏线上的“平安首站”。

下一步,雅安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将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鼓足干劲、真抓实干,联创共建川藏民族团结进步走廊,努力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美好家园,用心用情用力谱写“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雅安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