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打造省生态示范路

来源:
2004-03-09 00:00
浏览:
收藏 打印

  “羌水欢歌引宾至,雅雨缠绵迎客来。”今年6月份,在“三山环线”(周公山——峨眉山——瓦屋山旅游环线)第一期工程、雅安城区至周公山温泉11公里的公路经全面改造 之后,路面宽达8米的我市第一条“全省生态示范公路”也将随之诞生。为了了解该段公路改造的进展情况,记者3月8日专程赴雅(安)孔(坪)路进行了现场采访。
  生态理念融于公路建设
  在雅孔路沿线,公路两旁施工正酣。一辆辆农用车不停地往来穿梭,一台台大型的挖掘机也不断张开它那有力的臂膀,工人们脸上的汗水不停,负责保障车辆正常通行的路政人员 指挥着来往车辆,建设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四人或六人一组抬着重达一二百公斤的大石头,“嗨唷嗨唷”地喊起整齐的号子,把一块块石头稳稳当当地安放在公路里侧 的挡墙上,泥工们则迅速地调整好石头的位置,把石头扶正、垫平,然后和着水泥砂石灌进石头缝中,再夯实,一段段平整的公路挡墙就这样向前延伸着。
  雨城区交通局副局长米文林告诉记者,该路段的改造是我市第一次将“生态示范”的理念用于公路建设。
  什么是“生态示范公路”?
  米文林介绍说,建成后的公路要有成果示范效应,比如说公路要体现专门的生态方面的特点:要实现建设对原有公路自然生态最小程度的破坏和最大程度的保护,原来公路两旁是 什么样子,在公路改造后也要尽量还原成原来的样子。
  据了解,以前修公路,一般都不很注意对原有自然植被的保护,公路两旁的树木要砍就砍,杂草想除就除,施工完毕后随便找点树子竹子来栽上,随意性很大。但是,这次雅安城 区至温泉公路的改造施工,在工程竣工后,将恢复以前的植被,同时,开挖线和公路红线之间也不能随意超线施工,不能超过开挖线进行挖掘,其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
  在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在路面加宽挖掘完毕后,工人们就忙着把草树栽上,这样做除了有利于开挖后的水土保持,也让一道绿色的屏障盖住了挖土留下的“伤疤”。一名建设人 员还告诉记者说,他以前啥活路都干过,但“这种整法”还是头一次动手干,因此他也觉得蛮新鲜的。
  百余万元恢复生态原貌
  米文林告诉记者,这段长仅11公里的公路改造工程在预算2420万元的总投资中,专门单列用于水土保持和原有植被恢复的费用就达117万元,这也是我市在公路建设施工 中的“第一次”,而且这种理念也将影响深远。
  一位工作人员还介绍说,这次雅孔路的改造,是我市为生态旅游、水电开发和农民增收而修的一条致富路,工程建设施工要看不见施工对自然植被的影响和建成后人工雕琢的痕 迹,目的就是要向来雅安旅游的客人们展示公路沿线原来就极其优良的生态美景,让人们在山丘、农舍和稻田间穿行的时候,去体味那种天然的感觉,让人们在碧水、红花和一排排整 齐的芦苇、竹林中笑语或欢歌的同时,感到生活在雅安的雅致。
  据介绍,为了打造好这条“生态示范公路”,市上领导多次到建设现场检查,雨城区也把改造这条路作为今年的“样板工程”和“一号工程”来实施,除了督促工程施工进度要在 4月底基本完成路基及有关防护工程、6月18日路面工程全面竣工之外,还要确保将它打造成全省继“九(寨)黄(龙)”公路之后第二条“生态示范公路”。一位业内人士称,此 项工程目前已成为我省公路改造和建设的一个亮点,其经验和做法今后很可能在其它地方的公路建设和改造中进行推广。
  据了解,截至3月8日,该路段的改造工作正按预期进度进行,全线来往车辆通行基本顺畅,三个合同标段有关各方协调配合,沿线电力、通信等管、杆、线也都在进一步的迁离 之中。待进入路面施工阶段后,该段公路还将实行单边限时放行的车辆管制方案,今后根据需要,还可能对载重货车实行特别管制,要求载重货车只能在晚间通行。
  倪宏伟王喻记者罗光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