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提升 幸福家园——灾后重建新城新面貌

来源:
2015-07-21 10:24
浏览:
收藏 打印

  成效

  两年来,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保护生态,突出特色;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立足当前,兼顾长远以及民生优先的重建原则,我市城镇体系项目建设与其他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一道,程序不减,时间缩短,加快推进。

  同时,在基础设施重建方面,我市主要以雅康高速公路和国道351线、318线、108线,以及5条重要经济干线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重建。

雅安新城区正在加速崛起

   两年前的7月20日,雅安正式拉开灾后恢复重建的大幕;同一天,省政府组织编制的11个专项规划正式印发,其中包括《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镇体系建设专项规划》。

  两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坚持”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以规划为统领,科学有序地推进城镇体系重建。

  两年后的7月20日,我们可以看到:随着雅安城镇体系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和完善,一个“中心带动、轴线集聚、县城提升、整体推进”的城乡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在农村,龙门、飞仙、始阳、灵关、中里等功能完善的新村聚居点犹如一颗颗明珠,错落有致地布局在山水之间。

  在城镇,芦山、天全、荥经、宝兴县城等重点城镇得以恢复和发展,逐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

  在市区,北纬30度广场、张家山绿地公园、北外环线等项目的建成投用,以及雅安中学高中部、雅安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陆家坝体育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加快推进,让群众的生活更加舒适安逸。

   提要:

  灾后恢复重建这两年,我市按照新型城镇化要求,科学推进主城区、6个县城和16个重点镇重建项目建设,特别突出抓好芦山县城、龙门古镇、飞仙关镇、多功乡、灵关镇等“一城四镇”的重建工作,使雅安的城镇化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

  科学推进城镇体系建设

  强化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6月26日上午9时,让雅安人盼了又盼的国道318线雅安至二郎山段——雅安城区过境段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北外环线)正式通车试运行。这不仅是雅安城市交通建设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更是雅安市民生活中的一件喜事。

  当天,烈日当空,但不少市民依然早早走出家门,或走路、或开车,只为一睹北外环线的“芳容”。

  “北外环线的修建,不仅有效解决了老城区康藏路、挺进路一线交通拥堵的问题,也让姚桥新区与老城区的路网更加便捷完善,这必将成为雅安城镇体系建设中一个靓丽的闪光点。”市民陈静说。

  长期以来,国道108线和318线从雅安城区穿城而过,造成城市交通拥堵、噪音扰民,给城市管理、交通秩序的维护带来巨大压力,严重影响城区群众的工作、生活和出行安全,严重影响着雅安的城市形象。

  “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北外环线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被纳入灾后恢复重建规划。2014年4月17日,这条承载着雅安人民期盼的道路正式开工建设,经过一年零两个月的建设,北外环线竣工通车,为雅安城区构筑起又一条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北外环线的建成通车仅仅是我市城镇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按照《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镇体系建设专项规划》,雅安地震灾区城镇体系重建将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城镇恢复重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引导人口与经济合理布局;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城镇住房恢复重建,强化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

  灾后恢复重建这两年,我市按照新型城镇化要求,科学推进主城区、6个县城和16个重点镇重建项目建设,特别突出抓好芦山县城、龙门古镇、飞仙关镇、多功乡、灵关镇等“一城四镇”的重建工作,使雅安的城镇化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

     提要:

  我市不仅坚持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城乡住房重建有机结合,还与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的幸福美丽新村有序衔接,更加强了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体育、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市场服务体系、区域性交通、城镇道路和绿地等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以及市政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融合,不断优化城乡布局,完善城镇功能,着力增强城镇对人口的吸纳能力和对产业的支撑能力。

  不断完善城镇功能

  让市民享受美好生活

  城镇体系是一定区域在中心城市辐射范围内由大中小城市组成的,一系列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城镇有机整体。在整个城镇体系建设中,不应仅仅只有城镇本身的建设,它还应该加强生活性和生产性服务业建设,才能更好地提升城市的聚集和辐射功能。

  这一点,在重建之初,市委、市政府便有着充分的考虑。

  2014年4月,作为“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中的重大民生工程,雅安中学高中部校区在雨城区大兴镇穆家村开工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如今,一栋栋教学楼已经拔地而起,整个校园已初见雏形。

  与雅安中学高中部项目相隔不远,“4·20”灾后恢复重建最大的医疗卫生事业项目——市卫生计生服务中心,建设施工现场内,工人们干劲十足,门诊大楼、住院大楼、康复中心建设进展顺利。未来,这里将为病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完善的医疗服务。

  位于老城区青衣江段上游的陆家坝体育活动中心已经基本建成,目前,正在进行场平、绿化等收尾工作。该项目包括篮球场、羽毛球馆、乒乓球馆、体能训练与恢复中心、标准游泳池及辅助用房、室外网球场、室外篮球场、运动休闲跑道等。可以预见,这里将成为市民又一处健身休闲的好地方。

  在加快城镇体系重建中,我市不仅坚持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城乡住房重建有机结合,还与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的幸福美丽新村有序衔接,更加强了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体育、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市场服务体系、区域性交通、城镇道路和绿地等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以及市政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融合,不断优化城乡布局,完善城镇功能,着力增强城镇对人口的吸纳能力和对产业的支撑能力。

  重建两年来,当初的设计蓝图正一个个变为现实,我们期待重建完成时,雅安能够形成空间合理、等级有序的城镇体系结构。那时,生活在雅安这座城市,必将会更加方便、舒适、幸福。

2015年4月,北外环线建设时

2015年7月,北外环线建设后

   市民谈变化

  程熠

  市区北二路市民

  我是个80后,在市区沙湾上班,为了方便,我买了辆车代步。自从有了车,我的烦恼也增多了,每天上下班的时候,经常被堵在路上,很闹心。

  从北二路往市区走,因为旅游车站、水果批发市场以及出城要道等原因,这一段路的车流量很大,正常通行只需几分钟的路程,我却时常要花上1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

  北外环线修好后,我只需要从碧峰峡路口的互通立交进入北外环线,然后一路向东,便畅通无阻。

  以前上班,我至少要预留30分钟以上的时间在路上,现在,只需要10分钟便能到达单位,真是又快又方便。

  彭勇

  市区出租车驾驶员

  我是一名出租车驾驶员。对于我而言,最怕听到上车的乘客说要去康藏路沿线的地方。

  这条路不仅大车多、路况差,而且人车混行、交通秩序乱,十分不安全。我宁愿绕行也不愿意走这条路。

  现在,这一线道路的货车、重车少了,行驶起来感觉很好。北外环线通车当天,我还特地开着车从西门货运站行驶到协和广场,感受通车带来康藏路的变化。

      刘兰

  市区康藏路幸福商城市民

  我的家靠街面,曾经一家人经常被楼下的汽车声、喇叭声吵得心烦意乱,就连看个电视,也需要将音量调大。特别是重型车经过时,感觉房子都在摇晃。同时,车辆带来扬尘污染,也让我一家人苦不堪言,一年四季很少开窗户。

  自从北外环线通车后,货车不准进城,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清静了许多。晚上睡觉,也不再需要关上窗户了。

  

  主流媒体看雅安

  被雅安主城区市民称为北外环线的道路,是国道318线雅安雨城区段的重要改造项目。老雨城人曾大伯说,过去,运送物资进藏的大货车,都是从城区穿行而过。特别晚上,货车驶过的声音,很是扰民。如今,这条公路迁到城外,晚上休息安宁了。

  除了交通网,雅安也正在加快建设城乡一体供水网、供电网、信息网,重点提升路、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统筹推进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重建,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

  截至2015年4月5日,雅安市基础设施项目累计完工率60.6%、投资完成率43.8%,雅康高速公路和国道351线、318线、108线,以及五条重要经济干线建设进展顺利。雅安市城镇体系建设项目投资完成率46.1%,以雅安主城区为核心、6个县城为重点、16个小城镇为节点、幸福美丽新村和新村聚居点为支点的“一心三点”城乡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摘自四川新闻网 《“地方作为主体”写就“五大重建”故事 雅安再出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