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与光明同行——国网雅安电力(集团)公司“全国文明单位”创建纪实
雅电集团改造农村电网,村民送来锦旗
雅电集团抗击雪灾确保供电
它,为157万人口送去光明和温暖。
它,在1.5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传递正能量。
国网雅安电力(集团)公司(简称雅电集团),担负着雅安市六县两区的供电任务。多年的发展中,雅电集团始终将文明建设贯穿工作始终,用行动践行文明新风。2012年、2015年、2016年先后创建为“市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和“省级最佳文明单位”。2017年,雅电集团乘势而上,创建全国文明单位。
近日,我们走进雅电集团,感知分享光明与文明同行的发展成果。
雅电集团为灾区群众送去光明
电力党员服务队服务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徐玉婷 摄
责任
铸就文明品牌
8月8日晚间发生在阿坝州九寨沟县7.0级地震的消息,在雅电集团的一个工作微信群里炸开了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600公里外的灾情牵动着每一名群成员的神经。
“芦山地震时全国人民都来支援雅安,今天我们要带着一颗感恩之心去支援阿坝!”
发消息的人,正是赴一线支援灾区抢险的雅安电力调控技术人员。雅电集团派出苏波等3名调控技术人员前往阿坝灾区,支援阿坝电力调控中心开展电网应急抢险。在驰援灾区的6天多里,他们3人圆满完成了灾区电网抢险资料收集上报、继电保护定值整定、供电线路运行方式安排等急难险重的任务,为迅速恢复灾区正常用电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灾面前,雅电人牢记社会责任和担当。
2013年4月20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给雅安带来巨大创伤,在国家电网系统内兄弟单位的支持下,雅电集团仅用3天时间就高效完成电网应急抢险任务,震后20天灾区电网供电能力恢复到震前水平,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
灾后重建三年,雅电集团累计投入电网建设资金40.06亿元,建设电网项目1110个,220千伏竹马、黄岗变电站,110千伏七盘、金花变电站等一大批电网项目陆续建成,雅安电网主网、城市配网、农网和电网输变电装备水平实现全面跨越,主网架得到进一步加强,电网装备水平朝着“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提升。在电网“脱胎换骨”的同时,雅电集团还积极服务地方灾后重建,全力推进灾后重建项目电力迁改、临时和永久用电工作,完工1100余个电力保障工程,彰显了供电企业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不仅是“8·8”九寨地震和“4·20”芦山强烈地震,哪里有突发状况,哪里就有雅电人的身影:成功应对2015年“1·22”“2·22”两次雪灾,暴雨、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应急抢险;圆满完成中央视察雅安Ⅰ级保电和完成多次重大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保电任务……
除了完成抢险保电,雅电集团还积极参与贫困村建设,结合雅安市贫困村脱贫计划,雅电集团制定了“电力助推扶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对口联系名山秦场村定点扶贫。目前,已投入5.25亿元资金,完成全市六县两区251个贫困村农网改造。2017年,雅电集团投资1.19亿元,对63个贫困村的农网进行全面改造。
雅电集团供电服务进彝家村寨
服务
催生文明动力
一辆黄色的皮卡抢修车、一群头戴安全帽的电力人……今年6月29日,在“七一”建党节前夕,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国网雅安电力(集团)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简称雅安电力党员服务队)的队员们。
雅安电力党员服务队成立于2012年10月1日,是雅电集团一支以户表故障抢修为基础,以社区用电服务为重点,以扶贫济困服务为延伸,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主要力量的服务队伍。
7、8月份是熊猫的产崽高峰期,刚产下的幼小熊猫都要在育婴箱里养一段时间。而育婴箱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严格,对电力的稳定性要求也很高。因此,基地内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除了大熊猫繁育离不开持续稳定的电力,用于大熊猫研究的设备运行同样不能断电,为大熊猫做食物也离不开电。得知这样的情况,雅安电力党员服务队冒着盛夏的高温,认真仔细将基地的电力设备运行情况进行了系统检查,并对设备隐患提出整改建议。
“感谢你们给予最大范围的电力支持。现在处于大熊猫的配种高峰期,同时也有大熊猫产仔和育幼,这工作是不分昼夜,电对我们太重要了。”基地工作人员张贵权说,雅安电力党员服务队贴心的服务,为中心做好保护和研究大熊猫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电力保障。
这样的场景,时常出现在雅安电力党员服务队。除了日常巡查和用电故障处理,雅安电力党员服务队在三年灾后重建中,多次启动“电力服务系列活动”,在灾区芦山、宝兴和雨城等地持续实施爱心帮扶计划,义务帮助受灾群众装表接电,排除用电故障,开展爱心接力志愿服务活动、安全用电进社区等主题活动,得到了灾区群众和广大市民的好评。2014至2017年8月,雅安电力党员服务队累计完成各类故障抢修2945件,客户满意率100%。
在着力打造电力党员服务队的同时,雅电集团还通过开展“爱心”专项行动,整治农村低电压问题,打造青年志愿服务品牌等,架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结合迎峰度夏、迎峰度冬、低电压整治、小方杆及安全隐患排查等进社区、进农村,累计走访727个村、109429个用电用户,梳理并解决各类问题314项。2015年至2017年,累计投资19.07亿元,新建和改造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5座,配电变压器3278台、低压线路8520公里,治理农村“低电压”3.82万户,农村低电压整治取得了成效,供电质量明显改善。
与此同时,由营销、发电、变电等不同专业的优秀党员、青年员工组成的1288名在册志愿者,分布于六县两区,开展“川电留守学生之家”“文明劝导”“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提高了青年志愿服务队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2016年度,雅电集团团委获得雅安市“年度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称号,2名青年分别获省电力公司优秀青年志愿者、雨城区“十佳志愿者”称号。
雅电集团在贫困村建设留守儿童之家
文化
凝聚文明向心力
一名年过花甲的老人,骑着一辆自行车从雅安宝兴邓池沟出发,穿越亚欧大陆,纵横8个国家,骑行一万五千公里,到达法国。他克服一路艰险,沿途传播熊猫文化,弘扬中欧友谊,被评为“中国网事·感动2015”年度人物。他,就是雅电集团退休职工罗维孝。
雅电集团结合“树电力新风、创文明行业”活动,大力开展优质服务标兵、服务明星、安全生产十佳标兵、劳动模范、工作标兵、文明新风奖等评先活动,让先进典型引领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明新风。2014年以来,雅电集团培育塑造了“中欧友谊的平民大使”、“2014年美丽中国梦十大推进者”罗维孝,“国网公司劳动模范”杨华,“国网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个人”郑丽,“国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4·20’芦山地震抗震救灾五一劳动奖章”丁健,“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四川省劳动模范”、“2014-2015年度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张毅,“四川省‘4·20’芦山地震抗震救灾五一劳动奖章”俞学才和第五届四川省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张新等先进典型。
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这些人物的涌现,正是雅电集团多年来文化建设的现实教材。雅电集团持续开展“道德讲堂”讲座,鼓励和引导大家讲自己、讲他人、讲身边的道德故事、品悟道德力量;建设教育培训“一中心两基地”、创新创效工作室、职工书屋,建设“学习型单位”;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我们的节日”等活动,传承优秀文化;开展“文明有礼培育”活动,引领文明风尚;开展“文明风尚传播”活动,引导文明上网;开展“勤俭节约”活动,倡导绿色消费……
丰富多彩的活动,既丰富了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企业的发展积蓄了文明的正能量。改变的不只是员工的面貌,走进雅电集团,从机关大楼到基层的供电所,再到变电站,所到之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底蕴。
“文化兴则底蕴深,底蕴深则事业兴。”正是文化构建起了文明的向心力,让雅电集团破浪前行。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徐玉婷 图片除署名外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