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艺培训进余家新村农家乐老板再“取经”
村民认真学习厨艺
麻辣鸡和椒麻鸡大家都会做,但每个人做出来的味道大不相同,原因在哪里?猪肝要切柳叶刀,柳叶刀是什么样子?
近日,雨城区南郊乡余家村的一个农家乐内,几十位农家乐老板聚在一起,向市烹饪协会常务理事杨永琼取经。
2015年开始,雨城区在余家村开展厨师培训,帮助村民走技术致富之路。
“我以前只会做卤菜,去年培训后会做家常菜,客人反映味道还不错。”余家村卤菜农庄老板鲜朝强介绍,虽然去年参加初级培训后开起了农家乐,但厨艺还有待提高,今年又主动来参加中级培训。
余家村是灾后重建新村,由成都对口援建。余家村距市区2.5公里,村后周公山巍然挺立,村前周公河静静流淌。“村子依山傍水,尤其雨后天晴,云雾缭绕,恍若仙境。”鲜朝强说。
优美的自然环境、便捷的交通,也让余家村成为很多人周末度假的首选。去年,周公山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成功,作为周公山景区重要组成部分的余家村也被打造得更加美丽。
“来这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周末,沿途都停满了车。”村民张仕龙介绍,游客越来越多,也给余家村人带来了致富商机。
去年,张仕龙的哥哥开起农家乐,张仕龙在农家乐里帮忙。看见哥哥的农家乐生意越来越好,他也准备开个农家乐谋生。“房子修好了,客流量也大,我的农家乐招牌都做好了,等我学好厨艺就回去当大厨。”张仕龙说。
鲜朝强介绍,余家村有优质的农家腊肉、香肠,新鲜的蔬菜、野菜,加上烹饪班里学的手艺,他做的饭菜非常适合游客的胃口。“如果明年还有高级培训班,我还来参加。”鲜朝强说。
近两年来,雨城区因地制宜,突出产业特色,针对各地不同的特点,举办电动缝纫、竹编工艺等职业技能培训班63期,培训农村技能人才3000余人。
此次厨师培训有学员60人,以余家村村民为主。培训后,灾区群众的就业渠道将进一步拓宽,就业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专业的烹饪,可以彰显农家乐的档次。”雨城区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周显炙认为,余家村的农家乐很多,专业的烹饪技术指导将对该村的旅游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周代庆实习记者杨亦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