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施工队”活跃新村建设现场——名山区蒙阳镇贯坪新村聚居点见闻

来源:
2014-03-25 08:26
浏览:
收藏 打印

韩家学正在砌砖

  “我们虽然年龄大,但是建筑方面的经验技术还是有的。”19日,名山区蒙阳镇贯坪新村聚居点内,今年60岁的韩家学带着一支施工队伍进行作业。这支施工队伍,大部分队员的年龄都在50-60岁之间,属于“大龄”施工队。别看他们年龄大,干起活来个个手脚麻利、经验老道。

  量力而行不贪多

  “老张,水泥砂浆不够了。”站在重建户刘卫东家2楼楼顶上的韩家学一声吆喝,在底层铲砂石的老张迅速打开搅拌机,开始搅拌水泥砂浆。

  二楼楼顶上,韩家学和另外五名队员正在进行出层孔建设,运砖、抹水泥、砌砖……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工作,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出层孔建设完成后,这栋房屋的主体建设将宣告完工。

  这栋农房将是“大龄施工队”承包工程中,最早完成主体建设的,也是贯坪新村第一栋主体完工的农房。

  贯坪新村启动建设后,不少重建户找到韩家学和他的队伍,希望他们帮忙建房。出于工程量的考虑,韩家学只接了4户人家的房屋建设工程,剩下的一一婉拒了。“队伍中大多是贯坪村人,大家干建筑也有一二十年了,在这一行也算经验丰富。”韩家学说,由于担心工程量太多,导致部分农房建设进度拖延,耽误重建户入住新房,因此他们量力而行,没有大量接工程。

  工程进度不逊色

  在韩家学的施工队里,年龄小的50岁,年龄大的已经60岁出头。韩家学为何要组织这样一支队伍呢?

  “我们这些人出去务工,人家嫌年纪大,在家又闲不住。灾后重建用工这么紧张,我们好歹也懂点技术,修建农房不成问题。”队员刘卫宣回答。

  刘卫宣的回答也是韩家学组织“大龄施工队”的初衷。他的想法得到了同村不少老建筑人的认同,使这个40余人的团队迅速组建起来。“现在建房,升降机、搅拌机、振动棒等大大节省了人力,轻松多了。”韩家学说。

  去年11月,贯坪新村启动建设,这支施工队随即进驻新村进行农房重建。经过5个月的建设,韩家学承包的4户农房重建工程已有三户基本完成主体建设,1户即将进行2楼现浇浇筑。比起新村的其他重建队伍,这支“大龄施工队”丝毫不逊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