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不忘初心 服务“三农”

来源:
2017-07-22 01:09
浏览:
收藏 打印

7月11日早上,芦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龙门信用社的员工在短暂的晨会后,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过去的五年,这个位于基层农村的金融机构,经历了“4·20”芦山强烈地震的考验,又在灾后重建中焕然一新。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龙门信用社立足服务“三农”的宗旨,积极为贫困群众评级授信,发放贷款支持产业发展。

硬件改善:

网点设施完善

五年来,龙门信用社的硬件设施、服务环境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4·20”芦山强烈地震前,龙门信用社营业网点在老街场镇,和其他的民房毗邻。网点门前的道路上,一遇赶集日就是菜市场,人车货物混杂,有客户前来办理业务时,常常遭遇门口被堵被占的情形。

网点受场地和人员限制,只有两个柜台可以办理业务,另有一台ATM取款机。狭小的等候大厅如果遇上业务繁忙的时段,办理业务的村民从大厅里排到大厅外,有时候还会排到路边。

“忙起来的时候,为了让客户减少排队的时间,我们都尽量少喝水,减少去厕所的次数。”龙门信用社员工王竹丽坦言。

“4·20”芦山强烈地震后,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下,龙门信用社重建了新的营业网点,并于2016年春节期间迁到新址。

如今的龙门信用社营业网点,外墙建筑是配套当地川西民居的建筑风格,青瓦为屋顶,篱笆作墙面,一派古色古香的韵味。

来到营业大厅,电动感应门自动开启。大厅最右边是两台自动存取款机和一台查询设备,往左依次分为现金服务区、客户等候区、信贷服务区和理财及代理产品销售区。营业面积比以往宽敞数倍,功能分区也更加合理科学,客户可以坐在沙发上等候办理业务,各类硬件设施设备和营业环境都达到了现代银行的水平。

软件提升:

扎根农村服务农民

近五年来,龙门信用社网点变化最大的,不只是营业环境的改善,还有服务水平和理念的提升。

自全市农信系统开展网点转型工作以来,一线农村的网点服务理念也有了不小的提升。

“我们现在每天早上营业前要开晨会,练习服务七步法,组织员工自检、互检仪容仪表,简单总结昨天的工作,安排今天的工作重点,有时候还会做做操,提振精气神。”虽然龙门信用社营业网点员工不多,但是通过一些细小的转变,让大家端正了工作态度,提高了工作的热情。

五年来,没有改变的是服务三农的初心。2016年4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龙门乡信用社时,鼓励员工要服务灾后重建,更要为农民创业就业提供支持,更好地为农村服务,为农民服务。

时隔一年多,龙门信用社服务三农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除了灾后重建三年为全乡农房重建户发放贴息贷款,帮助大家重建家园外,龙门信用社还依托精准扶贫,为广大贫困户开展评级授信,发放小额扶贫贷款。帮助当地贫困户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难题,实现了种植养殖的产业发展愿望。

此外,非贫困户在发展产业中有信贷需求的,龙门信用社也坚持符合条件者应放尽放的原则。

目前,全乡建档立卡户除了部分零余额授信外,已经全部完成授信108户,提供小额扶贫贷款376万元,已累计发放到位27户,109.9万元。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卫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