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一地”担当 擘画雅安大熊猫文旅新篇 ——我市聚力做靓“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
雅安,这片坐拥得天独厚大熊猫资源的土地,被省委赋予建设“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简称“一地”)的重大职责使命。如何将这一使命落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发展胜势?今年以来,我市多名政协委员聚焦发展不足和短板,提出关于做靓“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的相关建议。
提案提交后,相关主办单位认真研究,细化措施,全力推进建议办理工作落地落实。一份份政协提案,成为聚力做靓“一地”的关键“催化剂”,多方携手,为雅安熊猫文旅勾勒出一幅绚丽蓝图。
提案直击
剖析短板精准“开方”
“当前雅安在做靓‘一地’上,熊猫文旅品牌打造不响亮、熊猫文旅体系不完善、熊猫文旅标签效应不凸显、熊猫文旅产业链条不连贯。”市政协委员王华直击要点,道出雅安熊猫文旅发展的尴尬现状,“省外游客多知成都熊猫,雅安熊猫文旅缺‘引爆点’,景区小而散、同质化严重,文创精品匮乏,难以满足游客多元需求。”
为此,王华委员在《关于聚力做靓“一地”的建议》中提出,首先要坚持以“大熊猫文旅品牌”为旗舰,全市“一盘棋”抓规划优设计。在坚决扛起重大使命的同时,高位推进规划设计,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统领下,市级层面统筹并指导公园片区各县抓紧完善公园建设中长期规划,实现有机衔接、互为补充;坚持国际眼光、世界水平、中国风范、雅安特色,推动雅安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大对标、大升级。
无独有偶,市政协委员高福琼也表示,在发展中,我市县(区)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全市一盘棋。因此,她在《关于统筹抓好大熊猫文化旅游品牌打造的建议》中提出,建议由全市统一一盘棋,聘请高质量专业团队,根据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划定范围、县(区)特色定位,着眼雅安长远发展,统一制定规划。同时,要突出特色定位,统筹抓好品牌建设,完善配套旅游要素,整体突出精致特色。
市政协委员李家顺在《关于利用好“大熊猫国家公园”品牌打造雅安旅游大景区的建议》中提出,雅安全市所有自然景区都冠名熊猫公园这个大品牌,对外统一宣传,让游客进入雅安就进入了熊猫公园。
此外,《关于聚力做靓“一地”的建议》还提出,坚持以“旅游项目落地落实”为突破,全市“一起上”补短板提质效,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全面提升配套设施,全域打造生态品牌。坚持以打造“出色出彩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第一市”、做靓“一地”为目标,全市“一起干”打造先行示范区。探索系列配套政策,打造全国、全省栖息地修复典范;探索社区共建共管共享利益协调机制,开发林业碳汇项目,解锁生态价值;深耕熊猫研学,融入全国体系,铸就展示样板区等。
研学游不仅让孩子们收获满满,也为雅安文旅市场注入全新活力,拉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成为做靓“一地”的新引擎。
因此,民盟雅安市委会在《关于发力研学旅游蓝海助力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建议》中提到,要以研学产业赋能城市文化传播与消费升级,全学段研发雅安研学实践精品课程,全方位搭建研学实践师资队伍,全要素赋能研学旅游产业。
提案办理
全域统筹亮点纷呈
步入雅安碧峰峡景区,游客络绎不绝。“以前只在成都看过大熊猫,来了雅安才发现这儿的大熊猫文化底蕴这么深厚,风景、配套设施都很棒,孩子不想走!”游客张玲一家赞不绝口。
这背后,是“雅安旅游一卡通”盘活全域资源、景区联盟聚沙成塔的合力推动,游客停留时间拉长、消费场景多元,文旅经济呈蓬勃之势。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生态修复与文旅发展相得益彰。“矿山变绿地,家园成景区,咱收入涨了,还能守护熊猫栖息地,一举多得!”当地居民李大叔满脸笑容,大熊猫栖息地生态修复成效显著,生态廊道连通、栖息地扩大,大熊猫频频“出镜”,“人猫”和谐共处成最美风景。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大熊猫文化为引领的文旅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按照“一年起步、两年成势、三年基本建成”的“一地”建设安排部署,“一地”建设正加快推进。
破题起航,乘势见效。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深知规划先行的重要性,率先完成大熊猫国家公园地方规划编制,并高质量编制“一地”建设规划,提出大体验、大研学、大度假三大产品体系,构建“1+3+4+10”品牌体系,让规划从蓝图一步步走向实操层面。
项目建设上,成绩斐然,数字亮眼:2023年以来,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0.56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2.81亿元,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着多个文旅项目茁壮成长。不仅如此,还谋划2024—2035年“一地”建设项目149个,计划总投资1893.07亿元,这般长远布局,为雅安大熊猫文旅的持续发展备足“弹药”。
配套设施提升同样成果斐然,“金熊猫”旅游服务标准成功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标准化示范典型经验,成了雅安文旅的一张“金名片”;美食街区顺势而起,“雅安味道”四溢,“熊猫雅宿”温馨迎客,智慧旅游项目多点开花,全方位补齐以往短板,游客体验直线飙升。
在全域打造生态品牌方面,我市突出生态优势,大力推进“熊猫+旅游”“旅游+产业”,加快资源价值转化。构建大熊猫文旅产品体系,提升景区发展合力,加力景区聚集发展,积极举办大熊猫文化交流活动。
在品牌输出上,雅安同样出彩。紧扣“让雅安大熊猫走向世界”目标,国际国内文化交流活动轮番登场,大熊猫与自然电影周、中法建交主题溯源之旅等活动吸睛无数;“金熊猫”体育赛事品牌强势崛起,“向熊猫出发”全球赛事蓄势待发,借赛事东风,雅安正大步迈向国际文旅舞台中央。
在研学板块,雅安整合大熊猫、茶、非遗等本土特色,精心打磨系列主题课程,铺就跨区域、多领域研学路线70多条,莘莘学子循迹而来,实地探索触摸雅安文化脉络,让文旅发展更具活力与深度。
站在新起点,雅安肩负使命再启征程。紧扣“一地”建设目标,雅安将不断深挖大熊猫文化内涵,持续丰富文旅业态,以文化为魂、生态为底、产业为翼,朝着世界知名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大步迈进。
本报记者 郑雨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