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动物自然电影周 雅安的光影文化盛宴
背景
2006年7月12日,一个喜讯从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传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一致决定,将中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了这一刻,雅安人付出了整整5年时间。
在中国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大力支持,法中交流促进会联络组织并极力促成下,四川省雅安市与法国梅尼古特动物电影节合作举办的国际性动物与自然电影互动展映活动开始启动。
2007年5月24日,“2007-2008中法国际动物与自然电影互动年——法国梅尼古特动物电影节对话中国雅安动物与自然电影展”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活动将于2007年7月12日——“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一周年之际,在中国四川省雅安市举行,为期一周。
2007年7月,以法国梅尼古特电影节推介的近20部以法国影片为主,代表国际水平的优秀动物与自然电影在中国四川省雅安市进行展映。电影展映周开幕式面向全国征集由中国影人拍摄的动物与自然电影,择优推介至2008年法国梅尼古特电影节参加展映。
“中国雅安动物与自然电影展”是首次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国际性动物与自然电影互动展映。
首届“中国·雅安国际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周”活动内容包括旅游、文化、商贸三大板块,共有“魅力雅安”美食文化节、自然生态商品展、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生态雅安摄影培训活动,等共十九项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电影周(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在雅安举办的“电影周(节)”吸引了世人的眼球,影响广泛,精彩的活动更是极大的提升了雅安对外形像和影响力。
撤地设市十年,“中国·雅安国际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周”是雅安对外展示自身独特魅力过程中的一段精彩华章。
2007年7月12日至18日,首届“中国·雅安国际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周”(第三届起,更名为“中国·雅安国际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节”)在雅安顺利举行。
从此,雅安开启了每年一度的光影文化盛宴。
三届电影周(节)过去了,雅安收获了更多的关注,雅安的市民则得到了更多的欢乐。
张雪华
相框中的记忆
在市旅游局办公室副主任张雪华的电脑桌上摆放着一个玻璃相框,相框中的野生金丝猴伶俐可爱。
这幅照片是首届中国·雅安国际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周“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生态雅安摄影培训活动结束后,“野性中国”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送给她的。
相框提醒着她,那段难忘的忙碌岁月。
电影周筹备时间很短,从2007年4月9日接到国家广电总局的批文,5月正式启动筹备,在短短的两个月内要把一切安排就位,这对于电影周筹委会来说是一次挑战。
张雪华被分在了会务秘书组,需要负责统筹协调各个组的工作,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整个电影周活动的神经中枢系统。同时,张雪华所在的会务秘书组还负责承办和协办电影周的多个活动。
动物与自然主题的电影周在国内没有先例,合作单位法国梅尼古特电影节经过25年摸索、创新和积淀成了如今的模样。中西文化背景不同,生态主题电影周要落地雅安,压力巨大。
对于张雪华所在的电影周筹委会工作人员来说,他们没有可以照搬的经验。
一个好的生态主题电影周必须具有专业性、群众性、广泛性。谁来谈生态?如何办才能更有号召力?如何才能让生态这个概念在电影周有立体的层次感,成了她那段时间苦思冥想的问题。
在会务秘书组成员的商讨下,拿出了一个立体的方案:通过摄影作品、邮票、动植物标展出本来体现生态的层次感。
2007年6月,筹办时间的最后一个月,每天从早上8点到凌晨一两点,张雪华都在为电影周展演事宜奔忙。
摄影展出,她把目光锁定在了雅安摄影协会,并积极与罗红取得联系。标本展出,与四川农业大学协商。在与外界取得联系过程中,让她觉得幸运的是为了办好国内第一个生态电影周,人们都很热情,其中得到了不少国内外环保组织的帮助。
“‘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雅安生态摄影培训活动是互联网和环保人士送给雅安电影周的一份礼物。”张雪华说道,“雅安筹办电影周时便通过新浪等网络媒体发布消息,得到了广大环保人士的关注。”
“野性中国”在中国环保界有着广泛的号召力,当时张雪华就想同机构负责人奚志农取得联系,谁知奚志农也正在关注雅安筹办中的生态电影周。双方一拍即合,奚志农直接带着他团队来到雅安,参加电影周。这也成了环保界的一段佳话。
2007年7月12日,展出开始的第一天,在四川大学行政大楼的展厅中,看到人们在一张张精美的图片、邮票,一个个精致的动植物标本前流连忘返,张雪华开心极了。
“从电影周花落雅安到花开雅安,我们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雅安有能力办好这样的电影周,而且以后将办得更好。”张雪华说道。
李云东
与电影周共成长
李云东刚刚大学毕业。四年大学生活,他已经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雅安通。2007年,他刚走进四川农业大学的第一年,适逢首届中国·雅安国际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周的举办。
大一,对这个城市只是初步的了解,抱着重大活动一定要参与历练、拓宽视野的想法,李云东报名参加了电影周志愿者的选拔。经过学校限定专业两次筛选、面试,他成为了电影周的一名志愿者。
李云东被安排在了后勤接待组,负责物资管理、车辆调度、秩序维护,还有后来的新任务——重要嘉宾接待。
电影周快开始了,志愿者们都开始兴奋,想到开幕式当天明星如云,能要到亲笔签名合影,大家都很激动,李云东也不例外。
2007年7月12日举办电影周开幕式晚会,晚会快结束时,很多志愿者蜂拥着跑向明星,几个好朋友还朝他招手让他过去。近距离接触明星对于李云东是有诱惑力的,但内心挣扎过后,他没有动,依然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的任务是维护好现场秩序。这个细节被负责志愿者工作的领导看在眼里,开幕式晚会结束后,他被安排了新任务——负责孙海英吕丽萍夫妻的接待。
接到这个任务,李云东开始紧张,那一天的休息时间他从网上了解到接待工作的注意实项,便胸有成竹。由于考虑周全,他在碧峰峡大熊猫基地的一系列表现,得到了孙海英夫妇的好评,这让他高兴了好几天。2009年7月,因“5·12大地震”停办一年的电影周重新启动,这次李云东被筹委会安排全程参与组织和策划“重走戴维路,寻找大熊猫”穿越活动。此时,从地震灾区做完志愿者回来,他已经在旅游局实习了一年。
这次活动持续一周时间,在山区行走,需穿越无人区。李云东每到一个歇脚点,都要负责跟地方人员进行一些沟通,保证队员的安全。一周时间,他快累趴下了。
队伍行至宝兴时,李云东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刻在了纪念大熊猫科学发现140周年纪念碑上,他的心情很平静,从大一到大三,他经历了两届电影周的活动,再不是那个一高兴就大吼大叫的毛头小子了。
“参与电影周各项活动组办,让我成长了很多。发觉原来很多事不是我想的那么难,是有途径可以解决的,毕业后虽然离开了雅安,但感谢雅安,感谢熊猫电影周。”李云东总结着电影周带给自己的成长。
市民
享受光影大派对
在6岁小女孩陆诗诗的小卧室里,摆放着数几张小动物的彩泥画,这些画都是陆诗诗在雅安举行熊猫动物电影周的收获。
2009年8月22日晚上,陆诗诗和爷爷一同来到市区三雅园散步。陆诗诗吃着爷爷为她买的小吃,兴奋地和爷爷一起在三雅园看着热闹的场景。
爷爷停下脚步,认真观看动物电影节展映的影片,而陆诗诗则被旁边打堆蹲着小朋友们所吸引。
走进小朋友的中间,只见和她年龄相仿的小朋友们正拿彩泥,在已经勾画出动物轮廓的木板上填出各个颜色。很多小朋友坐在小板凳上认真地为各种动物着色,没有板凳的则蹲在地上,和家长一起研究用什么颜色。
陆诗诗让爷爷为她买了一张老虎的彩泥画,她在本已拥挤的桌上“抢占”到一角,摊开纸和颜料。
“大熊猫应该是黑眼圈。”“猴子有红屁股。”看着旁边的小朋友将某些动物身体部分的颜色弄错,陆诗诗着急地告诉他们。陆诗诗手里没有闲着,一会儿,一幅老虎的彩泥画就被她准确地完成了,受到表扬后,其他小朋友都过来和她讨论,陆诗诗一一指点,真像是一个小老师。
这一次,陆诗诗喜欢上了画画,家里为其买了各种彩泥画和沙画。而爷爷也在陪孙女的过程中观看了不少动物方面电影,“增长了不少知识。”
每当璀璨的烟花在空中绽放,27岁的朱珠霞就会想起第二届中国·雅安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周闭幕晚会的欢乐。
2009年8月25日,在市区某企业上班的朱珠霞接到朋友的电话,朋友有多余的票,让她去川农大体育馆看明星。
朱珠霞是个十足的追星族,家里挂着众多明星的海报。一听到可以看明星,本在做头发的她,让理发师将二个小时的卷发过程缩短到了半个小时,匆匆赶往川农大体育馆。
“撒贝宁、刘芳菲、宁静、吴奇隆、吴辰君、温碧霞……”众多明星的出场,让朱珠霞激动不已,她真想冲向前去拥抱他们,她最想得到的是明星签名。
在朋友的帮助下,朱珠霞如愿获得了吴奇隆和温碧霞的签名。至今,这两份签名,朱珠霞一直珍藏着,遇到好友时才会拿出来给朋友分享。
闭幕式结束后,朱珠霞又和朋友们一起到西康码头,观看近30分钟的大型焰火晚会。
那晚,朱珠霞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成了某个明星……记者黄伟王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