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好家风润万家——2024年四川省先进典型家风谈活动侧记
12月20日,“德耀巴蜀 好风传家”2024年四川省先进典型家风谈活动在雅安市举行。
活动中,来自雅安、自贡、泸州、乐山、宜宾、达州的“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代表纷纷走上舞台,分享各自的家风故事。
家训家教家风既是一个家庭家族治家经验的总结,又是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一种独特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活动现场,广大干部群众、青少年学生代表等齐聚一堂,聆听榜样家风故事,共同汲取前行的力量。
先进典型
讲述家风的故事
“我的父亲总会在送走病人之后,才默默地吞下几粒胃药。”
活动中,四川省道德模范陈怀炯之子陈若雷分享了父亲的日常。那是一位医生的仁心仁术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分享活动从讲述陈怀炯故事《大先生的“传家宝”》开始,通过情景剧、歌伴舞、讲述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了抗日英雄乐以琴,“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周永开,全国“最美家庭”代表姚佳秀,四川省道德模范陈怀炯,“中国好人”、雷锋战友陈国辅,四川省道德模范韩天学等先进典型的家规家训和精神风貌。
观众听到了一个又一个家风故事:周永开几十年如一日秉承“党是我一生的追随”“不搞特殊”“淡泊名利”;抗日英雄乐以琴的英勇事迹和家族世代传承的家国情怀;全国“最美家庭”代表姚佳秀作为军人家属,与丈夫并肩守护家国梦想;陈国辅作为雷锋战友,一直传承雷锋精神,其后代也一直将他乐于助人、大公无私的精神默默坚持并传承;全国“五好家庭”代表廖明秀一家在工作上敬业互持,在家庭教育里言传身教,在生活中乐善好施;韩天学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彰显着勤劳、朴实、善良、孝顺这一家风对后代的深远影响……
一个个深情的讲述,饱含了先进典型对国家、社会、家庭的深厚情感,更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
家风传承
展现社会新面貌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培育形成了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等传统家庭美德,深刻铭记在中国人的心中,深深融入到中国人的血脉,成为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
如今,在广袤的巴蜀大地,家庭美德之花正竞相绽放,绘就出一幅幅暖意融融、和美如春的幸福画卷。
会场外的“家风家训”主题文化展,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展览紧扣家庭、家风、家教的主题,精心挑选并展示了21幅书法作品,不仅展示了书法艺术的魅力,更蕴含了对优良家风的崇尚与传承。同时,展览还呈现了20幅摄影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捕捉了家庭生活中的温馨瞬间,生动展现了雅安当地家庭家教家风家训文化的深厚底蕴。
一句句关于家风的诠释,也是家庭美德的生动注脚。一张张温馨的照片,正是家庭和谐的真实写照。
在会场,展览区还精心布置了一个小型图书角,展出了《是父是子:三苏家风家教》《红色家风》《毛泽东家风》《中国好家风》等一系列关于家风建设的经典书籍,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进一步促进了优良家风文化的传播。
“今天的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我想,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赓续中华家训家教家风,通过塑造家庭文明新风,推动树立新时代文明新风。”参加本次活动市民代表张先生说。
近年来,四川坚持以做响做亮“德耀巴蜀”品牌为引领,紧紧围绕“好风传家”这一主题,深入开展教育实践,积极选树先进典型,大力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不断深入挖掘巴蜀文化内涵,提炼打磨四川历史文化名人家风故事和新时代家风故事。雅安市常态化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建设活动,举办“家和万事兴——家教家风主题展”暨家风故事分享会近400场,大力宣传家风好、夫妻和、子女孝的典型故事,以“小家”幸福促“大家”和谐。家风拂润文明花,雅安先后涌现出孝老爱亲、勤俭自强、志愿服务等全国、省、市文明家庭、最美家庭608户,雅安市儿童友好公益服务中心等6个单位被命名为“四川省家风家教创新实践基地”。
本报记者 鲁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