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天全绿生金 生态旅游最醉人——写在2017四川红叶生态旅游节暨天全县首届二郎山红叶节举办之际(二)
喇叭河秋色
这里,青山为媒、红叶为伴,一步一景“原生态”。
这里,是天全县。绿色是它的发展底色,生态旅游则成为天全县域经济大踏步向前发展的支撑点。
“山清水秀是天全的骄傲,加快发展是天全的需要。天全的绿色转型发展必须坚持‘绿而美、绿变金’的绿色发展道路,不能触碰生态环境的红线。”天全县委副书记、县长郑胡勇话语铿锵。
资源丰富 优势明显
绿色发展背景全方位显现
对标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天全县正在用实际行动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9日下午,“天全共识”——加强生态保护、发展生态旅游,在“四川省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县建设暨四川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全域发展论坛”应运而生。
主打“生态旅游”牌,二郎山下的明珠天全县底气在哪里?
这里是让人自由呼吸洗肺的“天然氧吧”,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山区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3万个,达到世界顶级水平。
这里是森林的博物园,森林覆盖率高达72.1%,植物种类多达3500余种,更有以“二郎山神草”——光叶蕨为代表的50余种特有濒危植物。
这里是动物的乐园,生活着超过500种的脊椎动物,栖息着大熊猫、川金丝猴、川陕哲罗鲑等近百种珍稀保护动物,其中,大熊猫达到78只。
这里也是土司文化厚重、茶马文化悠远、红军文化浓郁的圣地。
“亮”出绿的底色,保绿、增绿,方向锁定。
绿美天全,拒绝污染。天全县以不胜不休的决心打响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95%以上,环境优良天数330天以上。
边治边植。天全县强化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建设,统筹推进以绿美城镇、绿美乡村、绿美山川、绿美产业、绿美通道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力争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73%左右。
发展林竹绿色经济,是天全县保绿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全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奖励办法》的出台,让全县迅速掀起笋用竹产业基地建设热潮。截至目前,全县利用荒山荒地、弃耕地,已新栽刺黑竹、方竹等笋用竹2.4万亩。
与此同时,从源头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大刀阔斧改革,不断促进企业进行绿色升级转型,最大限度空出绿色发展空间。
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于一身,天全县蕴藏着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资源,绿色发展背景全方位显现。
发展路径升级转型
不断提升绿色经济发展水平
守住绿色大背景,下一步,天全县的生态旅游发展路子该怎么走?
对策必须现实有力。天全县明确,要在发展路径上转型。构建绿色、低碳、环保的产业体系,努力把城市变景区、道路变风景线、工厂变花园、大地变景观,不断提升绿色经济发展水平。
而生态旅游当之无愧地成为发展的具体路径。
铸就“绿色”动力,天全县推动生态资源向生态经济转化,生态旅游向全域发展提升。
目前,天全县初步建成了以喇叭河、县城龙湾湖和慈朗湖为核心的一批景区景点,初步形成了以多功南天新镇、凤翔新民新村、紫石乡紫石关村和两路乡新沟村等为代表的一批沿国道318线生态民俗新村;初步规划了以光头山、红灵山开发和县城周边打造为示范的一批新景点建设;初步启动了以竹海渔乡、白石生态产业园为代表的一批一三产业互动、农旅融合发展产业环线建设。
天全县的旅游业正翻开全域规划、遍地开花的崭新一页。
跨进新时代,畅谈新发展。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天全县重点发展生态康养产业,重点打造川藏自驾游大本营,重点争创二郎山国家5A级生态精品景区,全面打响“二郎山生态旅游大品牌”,努力把天全县建成二郎山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我们相信,未来的天全县是这样的——养眼,到光头山览无限风光,到喇叭河赏万山红叶、万亩杜鹃、万里云海;养性,到农旅环线体验乡愁;养心,到慈朗寺参禅静养、洗涤心灵。以此,逐步形成养眼、养性、养心的生态旅游大格局。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张雨蝶
(天全县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