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与参阅第3期电商处
2015四川电商实现“三个翻番”
编者按:2015年,四川电子商务在经济新常态中展现出巨大活力,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成为四川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电子商务与农业、制造、外贸、服务等传统行业深度融合,特色本土平台、线上线下融合、农村电商、移动电商、跨境电商等加快发展,电商的先导作用不断凸显,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经营主体和本土平台数量均实现翻番——全省电商交易额超过1.7万亿元、电商企业数量近31万家、电商平台超过2万家,与2011年相比均翻了两番。
一、2015四川电商发展六大特色:
(一)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总体规模居全国前6,综合实力稳居中西部第一。全年电商交易额17578亿元,同比增长42.1%;其中,网络零售额1940亿,同比增长35.8%,占全省社消零的比重为13.98%,比2014年提升1.8个百分点。预计占社销零比重及电商交易额、网络零售额增长率分别高出全国3.8、7.7和1.1个百分点。
(二)发展质效实现新提升。实施“全企入网、全民触网、电商示范”三大工程,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电商应用率超过50%,限上商贸流通业应用率提高到80%。全省电商企业达30.9万家、网店超过30万家,主体队伍进一步壮大。本土电商创业大军走向大江南北,“走出去”实现新跨越,优势电商企业积极向中亚、欧美、澳洲等地开拓、布局市场。网络零售对社销零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4%,拉动社销零增长近3个百分点,电子商务成为拉动消费的重要推动力,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三)产业竞争具有新优势。国家级示范企业达到5个,首次新增3个国家级示范基地,数量居中西部首位。成都成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移动金融科技服务试点城市。培育10个省级示范基地、50个省级示范企业、5个省级示范城市和1个全面创新改革(电子商务)示范县。17个县列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试点,先后培育20个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复制推广跨境试点城市经验,成都成为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成都、绵阳、资阳等跨境电商基地加快发展,凉山、泸州等地发展O2O线下保税展示体验店,亿信微、易欧蓉等一批企业崭露头角,2015年全省跨境电商交易额达2.6亿元。
(四)本土平台竖起新标杆。重点以做大做强本土特色平台、推进融合共赢作为主攻方向,全省电商上市企业17家,本土平台已成为我省电子商务发展的领头羊和排头兵。行业领军企业5家,中药材天地网、新华文轩向全球拓展业务,其中中药材天地网2015年撮合交易额超过150亿元,咪咕音乐、九正建材加速全国电商市场布局步伐,“1919”成为全国最大的酒类流通O2O电商平台。天府商品交易所居西部同类交易所首位,2015年在线销售达5446亿元。中联信通移动支付与金融IC卡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速递易为全国领先的社区第三方便民服务平台,累计投递超过3亿件。哈哈农庄、汇力农资、吉峰易购、票务网等平台企业加速抢占行业“话语权”。
(五)联合推动呈现新势头。各地、各部门打出“组合拳”,营造浓厚的电商创业创新氛围:商务厅加快电商应用普及,全力推动电商与实体经济融合,促进企业利用电商拓展市场;财政厅设立电商发展专项资金并逐年增加规模;省发展改革委推动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省经信委实施制造业“全企触网”行动;农业厅着力推动“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开展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单位和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建设;团省委、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分别实施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大学生“三创赛”和“电商千企万人大培训”。绵阳、内江、资阳、德阳、眉山、泸州等地设立专项资金扶持产业发展,加速产业集聚发展;乐山、南充、广安、凉山、阿坝等地出台土地优惠、税收减免、融资支持等优惠扶持政策,整体提高电商应用水平;绵阳市涪城区、安岳、中江、青神等县(市、区)降低创业创新门槛,中小城市电子商务正蓬勃兴起。
(六)推进举措打出新招数。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下,四川电商工作开创“七个第一”的崭新局面:在全国首个设立电商产业投资引导基金,首创“财银联动”模式,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电商众创;举办首届中西部大规模、高规格的电商发展峰会,开创了峰会与会展互动的展会活动模式;率先建成全国第一个“全光网省”,目前平均上网带宽居全国第一;率先在全国建立电商大数据中心,电商统计数据获得商务部采用并向全国推广;首次举办全国大学生电商“三创赛总决赛”,160余个总决赛项目落户四川;首次在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唯一个省专题作电商创新发展经验交流。同时,省上成立电子商务业发展推进小组,形成了省、市、县三级电商发展促进体系。制订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实施意见》、《四川省电子商务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2015年全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工作安排》、《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意见》、《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互联网+商贸流通”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有力促进四川电商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未来电商发展新动向:
国家将电子商务定位为整个经济的“新动力”。“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是四川“十三五”的新定位。四川成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为我省电商创新发展赢得新机遇。聚焦未来电商发展动向,有利于我省“十三五”电商产业发展更加精准赢得先机、拔得头筹。
(一)电子商务和实体经济更深度融合。电子商务与传统流通产业、传统制造业实现融合发展,实体经济与互联网叠加效应更为明显,线上线下得到规范、有序融合。
(二)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中小城市、中西部以及农村地区成为电商增长的巨大潜力。2016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总量预计突破4600亿元。未来几年,电子商务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生活服务类、农村和农产品类、跨境电子商务是3个重点发展领域。
三是电商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国家将“电商扶贫”纳入精准扶贫工程,提出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实施电商扶贫工程,加快贫困地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产业扶贫、创业扶贫、用工扶贫、金融扶贫、农资扶贫、公益扶贫”等模式将成为电商扶贫的新路子,“互联网+农业”更将充分发展,农业经营、农产品销售等都将有重大创新突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成为“领军人”,农产品的标准化、优质化、科技化发展得到提升,将进一步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四是优胜劣汰趋势将凸显。电商巨头凭借资金和研发实力带动市场快速发展,巨头垄断的格局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中小平台和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有限,网商的生存环境更艰难,一些缺乏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平台和企业将会淘汰。
五是智能展示体验为零售业转型主流模式。移动互联网大环境下,未来两年电商份额将会翻三倍,到2018年,网络零售市场份额将会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0%以上。电子商务将彻底打通上下游供应链和产业链,实现渠道扁平化。“智能生活体验馆”,线上线下跨界O2O融合,将会是传统零售实体升级的标配模式。
六是跨境电商发展主体是B2B,B2C是补充。12个城市列为跨境电商综试区,“一带一路”下的跨境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务“走出去”提供了机遇。试点城市的税收政策预计将推向全国,跨境电商进口税率可能将整体上调,实行统一的税收政策。商家未来将应更加注重运营和服务。
七是电子商务向品牌化发展。线上品牌营造更为突出,品牌电子商务平台、品牌网络产品将不断涌现。
八是健康发展基础进一步完备。《电子商务法》将出台,交易安全、知识产权、消费者权益等领域秩序得到规范。商务部主导编制《电子商务“十三五”规划》,将进一步提升电子商务创新发展水平,电商人才的培训和供给、可信交易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电子发票、征信、签名、单证等)、信息数据安全、服务标准和规范等支撑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厅电商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