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飞地经济” 让芦天宝飞地园区飞得更高

来源:
2014-03-17 10:10
浏览:
收藏 打印

  名称: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

  个性名片:国家在“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区批准设立的唯一一个飞地园区。

  目标:力争3年重建完成时,飞地园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聚集人口6-8万人,培育在全省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优势产业,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形成雅安发展的产业新城、城市新区,成为“两化”互动、产城相融的示范点。

  设计规划:目前,由江苏省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飞地园区发展战略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城市设计已经初步成型。设计涵盖了飞地园区的战略发展规划、控规、城市、项目设计等,已于1月12日在成都通过专家评审。本月底规划将正式出台。

  树立全域

  “飞地经济”的概念

  芦山地震使我市本就薄弱的产业基础遭受重创。

  为增强灾区自我“造血”功能,我市借鉴汶川震后重建经验,在产业重建中探索飞地经济模式,发展飞地园区,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发展飞地经济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土地。” 市经信委主任高凯介绍,国务院发布的芦山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总规明确指出,支持雅安工业园区发展,选择适宜区域设立芦山、天全、宝兴三县“飞地产业园区”,作为产业转移和发展的载体。

  2013年7月17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四川雅安工业园区扩区并更名的批复》。四川雅安工业园区更名为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

  雅安经济开发区扩区后面积由1.148平方公里扩展到22.13平方公里,北至蒙山路、成雅高速连接线,南达雨城区草坝镇,东接规划中的川藏铁路成都至康定(新都桥)段前进货运站,西临乐雅高速。

  “按照总规要求,经过市委、市政府多次研究,我市决定依托雅安经济开发区建立芦天宝飞地园区。”高凯表示,主要是发挥雅安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雨城区、名山区的人口相对集中,劳动力富集,产业聚集水平相对较高,生产、生活条件比较便利;而芦山、天全、宝兴三县则是生态功能修复区,土地资源有限。

  “事实上,芦天宝飞地园区的概念不仅限于芦、天、宝三县,而是为全市所有县(区)提供了一个承接产业转移的理想之地。”高凯表示,不发展工业就不能奔康致富,各县(区)应当树立全域雅安、全域飞地经济的概念。如果各县(区)招商引资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中,因为生态、区域、土地等一系列的条件限制不能与企业合作,但该企业却符合飞地园区的准入门槛,县(区)就可以选择将企业放入飞地园区,实现机制共享、利益共享、双赢发展。

  高凯总结,飞地产业园区是支撑芦天宝等灾区县(区)产业发展的载体,同时也是全域雅安集中、集群发展工业的需要,符合雅安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走向。

  投资14亿元

  实现基础设施大飞跃

  走进飞地园区,处处是一派抓生产忙建设的热闹场景。

  在四川中雅科技有限公司二期工程生产车间内,20余条生产线上雾气萦绕,电机飞转,工人们正聚精会神地在自动化数控生产线上巡视着,一条条电极箔在自动化设备的牵引下,卷成了筒。

  在首个落户芦天宝飞地园区的灾后重建项目王老吉雅安生产基地建设工地,10余台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不断地发出轰鸣声,数十名施工人员砌砖、拉沙、和水泥、绑钢筋,忙得不可开交。

  在飞地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据介绍,飞地园区进入灾后总规的基础设施重建项目涉及道路、给排水工程、标准厂房、生态恢复治理4大类21个项目,计划总投资39亿元,实际切块资金14亿元。

  “飞地园区的产业发展思路是加快重灾区产业转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和资源环境保护,更好地构建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屏障。”雅安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将为全市各县(区)提供“飞地”产业平台,迅速壮大经开区规模,快速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增加就业,全面促进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建设,推动“两化”互动、产城一体化发展,为创建国家级经开区奠定基础。

  “目前,园区建设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雅安经济开发区负责人介绍,目前飞地园区正在结合灾后重建,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飞出地”与飞地园区之间在土地、税收、分配等多方面的合作机制,推动飞地工业园区加快发展。

  今年,飞地园区的任务明确——要在“4·20”一周年前,确保12个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开工,目前各项前期工作正在抓紧开展,全年完成投资6亿元;今年要力争完成7332亩征地任务,启动10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开工建设总投资7亿元的雅安职教园区目前正在抓紧进行土地征收工作。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总投资3亿元、占地349亩,落户飞地工业园区的我市灾后重建首个重大核心示范项目有望在今年4月20日前投产。世界500强之一的正威集团精铜深加工项目、央企援建(建安厂、川西厂)项目正在进行前期规划设计,即将落户飞地园区。同时,园区将加快推进鼎恒新能源、雅化、金红叶等重点项目建设。

  学习建设经验

  合作水到渠成

  “一方有地,一方有钱,这种合作水到渠成。”宝兴县委副书记、县长马军表示,宝兴土地十分有限,将用好市上搭建的平台,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引进外来企业,让宝兴生态功能区的功能得到强化,后续产业平台得到发展。

  芦山县委常委、副县长邹克灵介绍,早在总规发布之时,他们就在关注飞地园区的发展情况。

  “目前,芦山产业集中区的定位主要是发展现代轻纺服装产业等特色产业,配套商贸物流产业。”邹克灵介绍,6平方公里的芦山产业集中区将主要布局现代轻纺和服装、电子信息、工艺美术、商贸物流等产业。

  “我们需要更好的经济基础,更广阔的市场来支持自身灾后恢复重建,实现‘造血’。”邹克灵表示,在满足自身产业集中区的前提下,如果有合适的项目将会引入飞地园区集中发展。

  在飞地园区的规划、建设和发展上,我市也借鉴了不少经验。

  1994年,苏州工业园区发展协议的签署,成为了我国跨国界发展飞地经济的一个范本。

  “为满足灾后重建的需要,我市特别聘请了江苏省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发展战略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城市设计,并承担了灾后重建项目设计。”雅安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月底规划将正式出台。

  “成阿工业园区是全国首个地震灾后异地重建产业园区,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高凯介绍。

  首席记者 熊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