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少儿频道改版到芦山“快乐体验”《快乐体验》栏目改版首期特别节目在芦山拍摄

来源:
2007-04-17 00:00
浏览:
收藏 打印

  4月11日,央视少儿频道《快乐体验》栏目改版后的首期特别节目摄制组走进芦山,以芦山中小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体验生活为题材,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现场拍摄,至本 月18日结束。4月12日,记者随行采访了第一天拍摄现场的情景。
  现场:劳动中体验快乐
  此次拍摄共分两组。第一拍摄组负责拍摄芦山中小学生参与根雕、泥塑、茶叶等芦山传统名优产品生产制作的快乐体验全过程。
  12日上午10时许,记者赶到第一组拍摄现场。第一天的主角是4名小学生,任务是亲身参与芦山传统工艺根雕、泥塑的制作。
  4名兴致勃勃的小朋友在制片人的指挥下,很快进入角色。在芦山老艺人的指导下,用小手捏塑出自己的作品,4人合力完成了一件一尺多高的根雕作品。第一组第一天的拍摄十 分顺利。
  第二拍摄组的任务是制作快乐体验情景剧。以3名当地中学生为主角,记录他们深入农家,参与农村生活和劳动的过程。
  第二组下午1时许从芦山县城出发走进农村。与第一组相比,第二组的拍摄任务就比较复杂“艰巨”了。拍摄组从出发、选择外景到正式开拍就用了近3个小时。赶路、挑水、喂 鸡,第一天的拍摄任务结束,时针已经滑过了下午6点。参与节目拍摄的3名中学生,虽然累得不想动弹,但仍然满脸的兴奋和喜悦。
  体验:城里孩子农家过
  第二组拍摄按时间顺序进行,以一个农村孩子带城里同学回乡体验为主线。当剧组找好外景地之后,三个孩子便背着书包,顶着太阳,按预定路线出发,沿途经过结满菜籽的田 野、涉过没有桥的小河,三个孩子一路互帮互助。终于到达目的地,三个孩子的鞋子、裤管都是泥水。
  拌饲料、喂小鸡、挑井水……城里的孩子干起了农家的活儿,新鲜感过后,他们更多地体味到了农家生活和辛苦与不容易。
  “能参加《快乐体验》,我当然非常高兴!而且这次体验,不仅快乐有趣,还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第二组主角之一、15岁的芦阳中学学生陈涛说。
  小主角李淑瑞天真地说:“今后,有谁瞧不起农民,我跟谁急!没有农民辛苦的付出,我们哪有现在的好生活。”李淑瑞是第二组情景剧中唯一的女孩子,参加《快乐体验》,李 淑瑞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体会到了生活的不容易。
  “《快乐体验》不仅锻炼了我们,还让我们增进了友谊,懂得互相帮助。”胥程浩年龄最小,但他的感触可不比别人少。
  导演:传统文化吸引我
  据了解,央视少儿频道《快乐体验》栏目,此次已经是第二次走进芦山。《快乐体验》栏目节目编导周欣说,第二次来雅,最大的感受是雅安城市发展很快,城市虽小但干净整 洁,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十分纯朴。
  “我们栏目的宗旨就是:引领成长,塑造未来。”周欣说。现在的学生,有很大部分存在高分低能的情况,成绩好,但两耳不闻窗外事,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 和成长都是不利的。《快乐体验》就是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出城市,走向大自然。通过亲自动手体验,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增长社会知识,开阔视野。
  “芦山的原始生态环境、地方民风民俗和地方传统文化,都是吸引我们到芦山的理由。”周欣一直对芦山情有独钟。在周欣的眼里,芦山不仅自然条件好,传统文化丰富,而且这 里的学生综合素质也非常好。去年芦山举行第一届油菜花节,《快乐体验》栏目在芦山拍摄的节目不仅制作顺利,收视率高,而且社会反响很好。
  周欣说,此次前来拍摄制作《快乐体验》栏目特别节目改版后的首期节目,是该栏目比较重要的一期节目。预计制作15期,节目将广泛涉及芦山地方名优特产、传统文化等内 容。学生亲手制作,亲身参与的体验过程,也是对芦山地方文化、民风民俗特色的一种生动的宣传。节目将在“六一”儿童节期间播出。记者陈鹤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