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论坛加快旅游转型步伐--再看"熊猫电影周"之二
"熊猫电影周",既是一次成功的中法文化交流活动,也被定位为一次推动雅安旅游业发展的旅游活动:再造一个"七月黄金周"。
除展映重头戏外,"做一天快乐的熊猫保姆"、"重走戴维路,寻找大熊猫"、喇叭河摄影之旅等一系列旅游活动,成了电影周期间最为抢眼、最聚集人气的活动。
7月14日,生态旅游论坛在雅开坛。雅安市委、市政府借助电影周平台,助推旅游业发展之用意,可见一斑。
论坛
吹响旅游转型号角
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论坛。
不同于此前"一会一节"、"创优"、"旅发大会"、"申魅"提升雅安旅游形象,借力此次电影周平台,举办生态旅游论坛,不仅要进一步提升雅安旅游形象,更要探寻雅安旅 游业如何触摸市场脉搏。
看到论坛邀请嘉宾名单,省旅游局副局长吴勉就感到,这次论坛的安排,不是几个专家学者论过去、谈过来,说完就完。雅安这次是真想找市场、听真话、捞干货。
的确,细数生态旅游论坛嘉宾名单,少了这个学院学者、那个大学教授,80%都是拥有丰富旅游市场运作经验的省内各大知名旅行社负责人。
生态旅游论坛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雅安市委、市政府已经意识到雅安旅游近几年形象有所提升,但市场份额始终难有大作为。举办这类"不中听"的论坛,就是要向各路旅游 市场运作高手借脑求招,力推雅安旅游向更好地对接市场转型,既要形象叫好,又要市场叫座。
雅安市旅游产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负责人悉数到场,恭听旅游市场运作大师们"点拨"。
建议
重形象更要攻市场
这是一次并不那么"友好"的论坛。
"不一定雅安是第一个发现熊猫的,市场就要接受你。不一定第一的,就会永远走在前头。"省旅游协会旅行社分会副会长、成都海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江魁直言不 讳,"雅安的动作,往往比市场慢半拍、一拍。现在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市场而不是形象,要研究市场、产品,多与旅行社合作。"
成都光大国际旅行社、四川东方巨龙国际旅行社、港中旅国际(成都)旅行社、成都车行九州俱乐部、九(寨)卧(龙)公司……各旅行社负责人从旅游主管部门、旅游基础设施 建设、旅游接待、软件提升、产品包装、市场定位角度,纷纷开讲,毫不留情将主人的旅游业发展现状"批"得体无完肤。不过,主人始终微笑面对--良药苦口有益,请这些客人 来,就是来挑刺的。
话不悦耳,但却中肯。客人谈得尽兴、主人听得认真。最后一位谈完高见后,一看时间,不知不觉这个论坛已经超过原计划近一个小时。
还未走出会场,雨城区委书记蒲忠就给该区旅游局负责人下了任务:把这些市场运作高手请到雨城区,好好给雨城区干部"洗洗脑"。很简单,没有市场的旅游宣传投入,都将注 定只是赔本赚吆喝。
支招
包装产品自强内功
茶文化好不好?当然好。
熊猫文化好不好?当然也好。
蒙顶茶、大熊猫,毫无疑问是雅安对外做旅游宣传时两张响当当的世界级名片。
在旅行商眼里,这两张世界级名片当然是够份量的旅游资源,但"旅行商只对旅游产品感兴趣,而不是旅游资源。没有一个旅行商会愿意花大力气来帮你包装产品。"
"雅安并不缺乏多个第一。但遗憾的是,却难以在规模上起到效应。""雅安现在的问题是,形象快推进、产品不到位,市场成熟度还极低。""各个景区各自为政、夜郎自大是 不行的。一定要在政府主导下,整合旅游资源形成产品,整合营销资源形成合力,统一宣传、统一促销,效果会好得多。"……
针对雅安市委、市政府想改变雅安旅游团队游几乎为零的现状,旅行社负责人开出药方:自强内功,包装产品。车行九州俱乐部总经理刘然建议:不必急于追求入境游提升,入境 游对整个四川旅游而言都是软肋。雅安目前打造产品就该坚持本土化,目标要盯住周边市场。喇叭河通过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今年的团队游客明显增加,就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 记者周锦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