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赴台日期还没定 台湾记者情探雅安大熊猫

来源:
2005-07-04 00:00
浏览:
收藏 打印

  “雅安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发现地和命名地。我们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雅安大熊猫的生存情况介绍给台湾民众,让大家关心我们共同的国宝大熊猫。”6月30日 至7月2日,台湾《中国时报》记者陈洛薇,台湾东森电视台牟宗佩、陈俊颖专程到雅安采访大熊猫,副市长孙前和市外侨台办负责人陪同他们采访。
  碧峰峡:大熊猫幼仔可上幼儿园
  “在我身后是一幢别具特色的建筑,谁能猜出它是干什么的?猜不着吧,让我告诉你,它是大熊猫幼仔幼儿园……”在碧峰峡大熊猫基地,他们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牟宗佩欣 喜地说:“我们跌入到了梦幻世界。”虽然到大陆前,他们作了精心的准备,随身携带了很多文字资料,但“零距离”接触大熊猫后,才知道很多资料并不准确。
  “听说大熊猫进入发情期,科研人员要让它们看A片,激发它们的‘性趣’……”
  “谁告诉你的?大熊猫主要靠嗅觉和听力,因为它们的视力极差,虽然戴着一副‘黑眼镜’(指黑眼圈),但它们的眼珠很少露出来。”接受采访的是一个姓吴的大熊猫医生,说 话也十分风趣,听得他们哈哈大笑。台湾歌星费翔在碧峰峡认养的大熊猫“戴立”(又名“翔翔”),他们更是情有独钟:“当年你们是怎么救的?又是谁做的手术?截肢后对它的生 活有没有影响……”单是这只做了截肢手术的“三脚猫”,“我们就可以做一个专题节目了。”
  原定在碧峰峡采访时间为一个小时,结果整整用了半天时间,就连大熊猫吃的窝窝头、大熊猫拉的粪便,他们也要看一下。他们依依不舍地走出熊猫园区,拉着园区工作人员的 手,还不忘说一句:“你们整天跟大熊猫在一起,好幸福哦!”
  蜂桶寨:把大熊猫幼仔抱在怀里
  离开碧峰峡,他们又嚷着往宝兴赶。
  “真不明白,当初法国人为什么选择在这里建教堂?”看着莽莽大山中的邓池沟教堂,陈洛薇困惑不已。“昨天上午我们从台北出发,虽然绕道香港,但当天下午就到了雅安。而 当年戴维从成都到宝兴,就整整走了八天时间……”当她沿着当年戴维的神秘发现之旅,看到宝兴的大熊猫时,极度的兴奋掩盖了刚才的困惑。
  从邓池沟教堂下山,他们来到蜂桶寨大熊猫救护中心,一只大熊猫幼仔早已在这里等候他们了。这只大熊猫幼仔,是该中心从野外救护回来的,名叫“白杨”。
  “你们是第一批到蜂桶寨采访的台湾记者,可以让你们跟‘白杨’一起照相。”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崔学振的话,让他们高兴得大叫起来。
  牟宗佩轻轻把“白杨”抱在怀里,对着话筒:“7月1日下午5时,我们在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的蜂桶寨大熊猫保护区采访。这里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发现地和命名地。 1869年5月,法国神甫阿尔芒·戴维在这里发现了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现在,坐在我怀里的就是一只可爱的大熊猫……”摄影师陈俊颖拍下了这精彩的一幕。
  从宝兴县返回市区,已是晚上11点,但他们依然兴奋不已:“大熊猫是海峡两岸人民共有的国宝,关心大熊猫,保护大熊猫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他们说,当台湾民众获悉大陆 将赠送两只大熊猫时,非常兴奋,成了这段时间议论的一个热点话题,不少新闻媒体都开辟了专栏。虽然大熊猫赴台的日期还没确定,但相关的大熊猫照顾问题,已经成为台北市议会 的质询焦点;台北动物园新建大熊猫园——新光馆,这是由民间企业捐献两亿台币为大熊猫打造的新家,占地1980平方米,是一幢四层楼的建筑物。记者高富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