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守护”为劳动者撑起“遮阳伞”

来源:
2025-07-17 09:26
浏览:
收藏 打印

雨城区总工会向快递员发放防暑降温礼包

□本报记者  郑雨莎

市融媒体中心  张天幸  实习生  杨本璐

7月16日,雨城区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当日15时,室外温度高达37℃,环卫工人朱国芳抹去额头的汗珠,快步走进东城街道新康路社区新设的工会驿站。当她接过社区工作人员递来的冰镇西瓜时,黝黑的脸上绽开笑容:“能吹空调歇脚,还有西瓜解暑,太安逸了!”

这一幕,正是我市2025年“送清凉”活动的一个缩影。

持续的高温天气,给广大户外劳动者带来了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烤”验。连日来,我市各级工会始终将职工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积极开展“送清凉”活动,为高温下坚守一线的劳动者送去清凉与关怀。

提前部署

百万资金精准投放

7月13日,四川省发布高温蓝色预警后,全市工会系统全面启动“送清凉”行动,市本级及各县(区)工会同步开展走访慰问、健康义诊、物资发放等系列行动,为高温下坚守岗位的户外劳动者送去“工会温度”。

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工会计划投入资金168万元,覆盖257家单位、2.3万余名职工,以“清凉礼包+健康防护+权益保障”的多维举措,筑牢防暑安全网。

“6月初,我们就启动了物资采购和防暑预警工作。”市总工会党组成员、机关党总支书记黄毅介绍,今年“送清凉”活动将高温预警提示函发送机制纳入常态化管理,已向全市各用人单位发布13条防暑降温工作提示函,督促用人单位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防暑降温措施到位。

此次活动聚焦两类重点人群:一是露天作业的交警、建筑工人等高温作业场所的从业人员;二是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环卫工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以及保洁、搬运、装修维修等行业的灵活就业人员。市总工会精心准备的“清凉大礼包”内含遮阳帽、冰袖、藿香正气液等10余种物资,还特别配备了西瓜等消暑食品,已于7月15日送达全市所有活动点位。

在权益保障层面,雅安市总工会通过“一函两书”制度督促用人单位严格落实防暑降温主体责任,并协同人社等单位督促用人单位按要求保障足额发放高温津贴。同时,各地工会结合“送清凉”活动,常态化开展企业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开展防汛减灾安全知识教育,确保企业安全生产、职工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线直击

关怀浸润劳动者心田

“来,喝一碗绿豆汤解解暑。”“这边还有冰镇西瓜。”16日上午,在汉源县快递驿站,汉源县总工会为户外劳动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准备了软糯香甜的绿豆汤和清甜多汁的冰镇西瓜,为高温下坚守的户外劳动者送去清凉。

同时,驿站内还有工会律师团现场驻点,围绕劳动权益、高温作业安全保障等内容开展法律宣传,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专业解答劳动者们在工作中遇到的权益问题,让劳动者维权有方向、安全有保障。

“工会的‘清凉’不仅是物资支持,更是对劳动者辛勤付出的敬意与感谢。”同一时间,芦山县总工会在雅安惠民村镇银行户外劳动者驿站开展“情系新业态・夏日送清凉+爱心义诊”活动,为40余名外卖配送员送上防暑降温物资与关怀,用“清凉”传递工会“娘家人”的温暖。

“这份‘清凉’让我们倍感振奋,工作更有干劲了。”一名外卖员笑着说。

雨城区东城街道羌江南路工会驿站内,医护人员正为户外工作者开展健康义诊、用药指导、健康咨询等服务,现场配备的急救箱、解暑药品吸引不少户外劳动者驻足。

“驿站开放空调、提供冰镇饮品,成了我们的‘避暑港湾’。”环卫工人张女士感慨道,“工会的关怀让我们心里更凉快!”

全市295个工会驿站同步升级服务:名山区蒙阳街道驿站增设法律宣传专区,为劳动者提供劳动权益咨询;经开区加油站站点连续三天发放解暑绿豆汤;石棉县9个“棉城爱心小屋”日均送出冰棍100余支……此外,工会联合医疗机构开展“健康体检进工地”,为在建重点项目工人提供血压监测、中暑急救培训等服务。

“送清凉”走访慰问活动还深入一线,进机关、进园区、进企业、进工地。在经开区一处项目建设工地,建筑工人王师傅领到清凉礼包后,迫不及待戴上冰袖:“冰袖一戴、西瓜一吃,冰丝丝的凉意顺着胳膊肘、裹着瓜汁往心里钻,握着钢筋的手好像也不那么烫了。”这份“清凉”背后,是政策速度与城市温度的交响——当工会的防暑包遇上劳动者的笑脸,便是高温下最动人的“清凉风景线”。

“送清凉不是‘一阵风’。”当前高温橙色预警持续生效,雅安市总工会将持续加大投入,动态调整服务内容,以“娘家人”的细致关怀,让每一位户外劳动者在烈日下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清凉与尊重。

编后语

炎炎烈日下,“送清凉”不仅是物资的传递,更是城市温度的注脚。从提前部署的百万资金,到295个工会驿站的贴心服务,从法律维权护航到健康义诊上门,各级工会用细致举措为户外劳动者撑起“遮阳伞”,让高温下的坚守多了份安心。

这份关怀,既彰显着对劳动价值的尊重,也凝聚着社会对劳动者的深情。“送清凉”不是终点,更应成为常态化关爱机制的起点。期待这份温暖持续传递,让每一位辛勤付出的劳动者都能在阳光下被温柔以待,共同绘就文明城市的暖心画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