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机遇 谋发展 招大引强助力“幸福芦山”——专访芦山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华
2012年,我市克服了宏观经济下行的不利影响,奋力推进“投资促进年”各项工作,项目投资逆势增长。
芦山县抢抓发展机遇,招大引强发展县域经济,2012年“投资促进年”各项工作有序开展。2013年是我市的“五位一体布局年”,芦山县将采取怎样的方式推进投资促进工作,助力“山水芦山 文化芦山 幸福芦山”建设。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芦山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华。
发挥优势 招大引强见成效
记者:2012年是全市的投资促进年,在这一年中,芦山县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华:2012年,我县招商引资总到位资金203120万元,完成市上下达目标的135.4%,其中省外到位资金185000万元,完成市上下达目标的205.6%。总到位资金及省外到位资金完成率均排全市第一。新签约项目18个,协议资金96.23亿元。
记者:芦山县在招商引资、投资促进等方面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将怎样发挥这些优势招大引强?
王华:我县在招商引资、投资促进发展中有四方面的优势,我县紧紧围绕这四大优势展开工作,不断招大引强,发展县域经济。一是理念优,我县始终抓牢工业这个“牛鼻子”,抓实“招商引资”这根生命线,倾力打造“诚信招商”品牌,努力营造尊商、亲商、崇商、护商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环境优,县委、县政府采取措施全方位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服务环境,同时制定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企业评议政府窗口部门制、领导和部门联系企业制、“一站式服务中心”等各项改善投资软环境的政策和制度,为落户芦山的企业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三是政策优,在芦山投资的工业项目,只要符合芦山规划和布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在芦山注册独立的法人,达到一定的投资规模,均可享受国家、省市和芦山县各项财税优惠政策和基础建设扶持政策。对于投资密度大,贡献大的企业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原则给予更大的支持和帮助。四是作风优,芦山干部诚信、务实、苦干、实干,具有攻坚破难、挑战极限的信心和勇气。总而言之,我县将这些优势运用发挥到县域经济发展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提早谋划 确保实现“开门红”
记者:2013年,芦山县确定了怎样的投资促进目标?将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王华:我县2013年的投资促进目标重点在招商引资上,具体目标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完成27亿元,省外到位资金2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类12亿元,其他投资类13亿元,新签约项目10个。
具体措施从五个方面展开,一是充分利用西博会、夏洽会等大型会晤平台,适时组织芦山县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大力对外宣传了芦山环境,收集项目投资线索;二是利用小分队招商灵活性、针对性强的优势,加大小分队招商力度,提高招商引资成效;三是加强项目包装和储备力度,结合芦山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精心包装项目,并利用网络、会晤等多种渠道对外宣传;四是继续在治理投资环境上下功夫,整顿机关工作作风,加强效能建设,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加快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一个平安、祥和、宽松、和谐的投资环境;五是加强招商引资队伍工作能力、业务素质的培养。
记者:目前,芦山县招商引资和投资促进情况如何?怎样确保2013年实现“开门红”?
王华:我县的招商引资情况总体较好,今年1月份,我县签订投资10亿元的围塔景区开发项目和投资0.3亿元的公交车站BT项目,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总到位资金32100万元,其中省外到位资金30300万元。目前拟签约项目有:川喜集团农产品深加工及城市综合体、重庆拓海集团城市综合体、成都绿然实木卫浴等8个项目。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及到位资金均实现开门红。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全省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总战略深入推进年,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我县将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巩固投资持续增长的势头,确保实现项目投资全年目标任务和一季度“开门红”。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做到提早谋划确保实现“开门红”。一是,不断强化支撑增加项目储备,加快项目推进,按照签约项目抓落实,续建项目抓进度,新项目抓开工的要求,加快推进南洋塑纺、海掌房地产、城镇基础设施世行二批次、保障性住房、国资大楼等续建项目建设进度,努力多完成投资。二是,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建立健全融资担保体系,强化融资平台建设,着力解决项目建设融资难问题,积极推进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投资的支撑作用。三是,积极跟进强化招商引进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加大对外招商力度,落实好芦山县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和外来投资重点产业项目优惠政策,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四是,加强对接,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结合201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围绕“三农”建设、社会事业、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行业,抓好项目储备工作,做好项目论证,积极落实项目建设条件,大力争取国家、省的支持。 记者 高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