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感动雅安”十佳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简介
(按类别和姓氏笔画排序)
为大力推进道德文明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市文明委组织开展了雅安市第三届“感动雅安”十佳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经各县区、部门和单位层层推荐,市评选组委会办公室审查筛选,共产生58名道德模范候选人,现将他们的主要事迹公示如下,请广大市民踊跃参与,为我们身边的道德模范投上宝贵的一票,市评委会最终将把投票情况作为重要参考依据,评选出第三届“感动雅安”十佳道德模范。
一、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101.叶建恒
叶建恒,女,59岁,天全县思经乡马渡村四组村民。2010年7月17日,叶建恒的小儿子向滔在广州出了严重的车祸,失去生命。忍着丧子的巨大悲痛,向滔的母亲叶建恒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她决定将向滔的器官免费捐献给需要的人。她说:“孩子那么年轻,我要让他的生命得到延续,这也为了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这是件好事,如果向滔知道我的决定,他也会支持我的。”作为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她的这一举动,足以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感动。
102.李汉友
李汉友,男,47岁,汉源二中语文高级教师,中共党员。从教三十年,兢兢业业教书,踏踏实实做人,快快乐乐助人。他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家长心中的大恩人,同事身边的大好人。多年来,李汉友一直自愿从事慈善、捐赠工作。自身患有严重的家族性肾病和糖尿病,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善举。在灾后重建、贫困生资助、新县城绿化、优秀教师基金捐赠、新县城教育文化打造等各项捐赠活动中,总会看到他的身影。不仅自己大行善举,他还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做好事。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他与兄弟李汉军两人已累计为汉源教育事业捐助物资、现金近百万元。
103.陈正宇
陈正宇,男,26岁,四川内江人,雅安市恒远快运有限公司职员。他是雅安加入中华骨髓库捐献的志愿者中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同时是四川省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成功捐献第55例,是中华骨髓库第2784名捐献者,他在各地献血量累计超过3000ml,是雅安市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代表。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展示了当代青年人敢于担当、献身公益的高尚情操。
104.罗孝福
罗孝福,男,65岁,天全县肢体残疾人协会主席,天翔医院院长。作为一名肢体三级残疾人,罗孝福深知残疾人的痛苦,这也是他创办天翔医院的初衷。多年来,他无私帮助残疾人,看望白内障患者,并向贫困患者赠送慰问金;每年“全国助残日”期间,他组织医护人员免费为残疾人义诊,并捐赠现金看望慰问贫困残疾人家庭;他无偿资助一位残疾学生上高中和大学。截至目前,他已向社会资助、捐款达十多万元。在奋力拼搏、自强不息发展自己医疗事业的同时,罗孝福用一颗充满爱的心为残疾人事业作出力所能及的奉献。
105.罗星强
罗星强,男,69岁,石棉县宰羊乡碾子村村民。本应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的罗星强老人,在1985年的一天偶然去村委会,发现办公桌上放着厚厚的一摞报纸和信件。因为村干部忙着处理日常事务耽搁了送信件,于是他悄悄地将报纸和信件挨家挨户的送上门去。从那天起,罗兴强只要有空闲的时间就义务为村民送信件报刊,这一送就是二十五年。二十五年来,罗星强乐此不疲地穿梭在碾子村的集镇村道,围着村子转了2万多公里,坚持将报纸送到碾子村村民的手中,风雨无阻。
106.郑朝芬
郑朝芬,女,49岁,中共党员,荥经县新建乡和平村党支部书记。郑朝芬从事农村基层工作多年如一日,风雨兼程,克已奉公,心系百姓,工作上积极主动、任劳任怨。积极带领村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全身心投入到为民办实事、为民解困工作中去,把群众的冷暖常挂心头,为村中贫困户、特困户送温暖;自筹资金5万元申请注册了“苦蒿沟腊肉”品牌让村民免费使用。生来一副热心肠的郑朝芬始终用真情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用爱心感动着整个社会,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群众的贴心人”。
107.胡爱芬
胡爱芬,女,54岁,石棉县水电七局南桠河分局子弟校退休老师。深受老一辈的教诲,胡老师把行善做好事作为自己的责任,作为一名共产党人的义务。邻居老人张大妈身边少人照顾,经济拮据,体弱多病。热心的胡老师对这原本素不相识的老人,给予经济、精神、生活、物资的关心支持,这一支持便是数十年。她也逐渐年老,但心仍牵挂着张大妈的生活起居,在她的协调帮助下,终于在2012年让老人住进了县敬老院。胡爱芬所做的这一切,是她高尚情操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传承,是构建和谐社区的一面旗帜。
108.骆维皋
骆维皋,男,72岁,芦山县龙门乡人。一位把帮助身边的人、弘扬雷锋精神作为一生追求的古稀老人。为了让青少年远离网吧,在6年多的时间里,老人规劝阻止未成年人进网吧上网达2600余人次;家庭并不宽裕的他,长期资助几名贫困学生,关注孩子的成长;身边群众的大事小事,只要他能帮得上忙,老人都是义不容辞;家中垒起来近2米高、132本近千万字的日记本,是老人对“坚持”的最好诠释。
109.徐帅
徐帅,男,22岁,一个憨厚率真的荥经小伙。四年前的一次偶遇,让他开始义务照顾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挑水、做饭、洗衣、干农活,省吃俭用为老人添置衣被、改善生活。更在万家团圆的春节,把老人接到家中一起度过,让老人享受晚年之乐,尽了只有儿孙才有的责任和义务。帮助他人,幸福一生,徐帅用他的行动,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110.韩加孝
韩加孝,男,74岁,名山县人大退休干部。一个老干部、老党员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承诺。春蚕到死丝方尽,俯首甘为孺子牛。退休后的韩加孝老人,毅然挑起了乡关工委顾问的重担。为增加老百姓的学识,他不断学习知识,并将学到的法规、政策生动地传授给大家。为丰富群众的生活,他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带头捐献善款,维修、新建公共基础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他的一举一动,都让身边的人感动,都让身边的人为他骄傲,为他自豪。
二、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
201.万贵熊、张平
万贵熊,男,41岁,雨城区大兴镇龙溪村七组农民;张平,男,30岁,雨城区大兴镇龙溪村七组农民。
2011年12月26日下午,张平和万贵熊途经市区大兴电站库区青衣江桥头时,发现桥下有一个落水少女正在逐渐下沉,二人立即脱掉外套,系上群众找来的粗绳,跳入江中。此时正值深冬,青衣江的水异常寒冷。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二人在水里艰难地支撑着少女的身躯。在闻讯赶到的消防官兵帮助下,落水少女获救了。此时的张、万二人已严重体力透支,被送进了医院。每每提及此事,他俩总是说,怎能眼睁睁看着一条生命消逝而无动于衷。
202.王瑛
王瑛,男,35岁,中共党员,天全县公安局副局长。本着对工作高度负责,对群众满怀情谊的态度,王瑛风餐露宿、栉风沐雨,以最忠诚的信念,苦练功夫、顽强拼搏,屡次攻克大案要案。面对持枪的亡命徒、持刀杀人犯,他从不犹豫,勇敢上前。几乎所有重案的侦破,重要嫌疑的抓捕,都少不了他的身影,被领导和同事称为“第一捕快”。十五年的刑警工作,他参与和组织侦破各类刑事案件一千余件,挽回群众直接经济损失两千余万元。他英雄无畏维护一方平安,无私奉献与百姓鱼水相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诺言。
203.罗鳢
罗鳢,男,17岁,宝兴县灵关镇人,在校中学生。由于父母的言传身教,罗鳢从小便养成了乐于助人的好习惯。2012年6月10日,宝兴县灵关中学初二的三个学生相约在写字岩河边玩耍嬉水,不小心掉进一个深水塘。听到有人呼救,正好经过此地的罗鳢,没有任何犹豫就从5米高的高坎纵身跳入水中救人。他奋力救上一名学生后,正欲再下水时,却发现没有了另一名落水学生的踪影。警察、消防员赶来迅速开展搜救,罗鳢拖着疲惫的身躯悄然离去。他没有为自己的壮举而兴奋,却为没能救起另一个同学而惋惜。
204.高兵
高兵,男,29岁,荥经县新建乡河林村村委会主任。他乐于助人,为人正直,有正义感。面对持刀行凶的精神病患者,高兵不顾自身安危,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赤手空拳与其搏斗。左臂严重受伤,鲜血长流,但他毫不退缩,最终保护了群众的生命安全。他的英雄壮举,凸显了一个共产党员在危难关头的高贵品质,他的事迹被当地群众传为美谈。
205.高志全
高志全,男,71岁,中共党员,天全县关工委副主任。2007年7月14日,高志全等一行十余位老人在天全河沙坪段河滩边散步。突然看见两位在上游河边沙地玩耍的小朋友被冲入河中,眼看将被卷走。他放下随手携带的东西,直扑进汹涌涌的天全河。当时的他没有考虑自己年事已高,更没有考虑在下水营救小孩的过程中会受到伤害,甚至还会失去生命。营救过程中,他同落水小孩一起被顺水冲下了几十米。忍着下水时脚被擦伤的剧痛,他紧紧抓住小孩,凭着不放弃、救人救到底的坚定信念,尽全力把小孩推向岸边。
206.彭云全
彭云全,男,43岁,石棉县岩子社区三组组长。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是彭云全最乐意做的事。2011年8月10日下午,正在开装载机的彭云全突然听到呼救声,并看见一个老人连同所骑的三轮车一道滚入大渡河中。他没有半点犹豫,顺着河堤连滑带跑跳到大渡河中,奋力向正在拼命挣扎的老人游去。几经周折,他终于抓住了老人,用尽全力游向岸边。河堤表面光滑没有着力点,老人又受了伤,试了几次都无法上岸。直到20多分钟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将老人拉上岸来。后来人们问他,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渡河,没想过自己会有生命危险吗?每每对这想的提问,彭云全只是憨憨一笑。
三、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301.邹烨
邹烨,男,40岁,宝兴县剑锋制箔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一直以来,邹烨坚持“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的信条,无论市场如何复杂多变,他始终秉持着“诚信”的理念。他注重商品质量,讲求企业信誉,把以诚信为本打造强企名流,厚德为基创立高端市场作为企业发展的理念和根基。他坚持按制度办事,对商品经营商从不讲人情,亲自主持制订进货、销售方面的制度,实行严明的责任追究制,并带头践行。他坚持真诚服务,教育和引导员工,维护客户的利益,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
302.张德邻
张德邻,男,38岁,四川广汉人,芦山湘邻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在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张德邻不忘回报社会,回报芦山人民。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以个人名义捐款捐物2.2万余元,并先后帮助贫困家庭54户,资助贫困学生4名(其中在校大学生一名)。付出总会有收获,各种荣誉接踵而至,2008年,张德邻被选为芦山县第六届政协委员,2008、2009年连续两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年度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被评为“雅安市劳动模范”。
303.周仕英
周仕英,女,56岁,中共党员,荥经周记棒棒鸡传人,自1980年经营“棒棒鸡”以来,一直以诚实守信作为立身之本,诚信经营。坚持说到必须做到、要做就做最好,钱财可以不要、诚信永不可失,秉承顾客为上、诚信为重的经营理念。她于1997年成功注册“荥经县周记祖传棒棒鸡”品牌商标,从小作坊生产转向了市场化经营。正是因为童叟无欺、诚实守信,多年来,她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省、市奖项、称号,其企业被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信息中心评为“重质量、讲诚信消费场所”和“重质量、守规则、讲诚信单位”。
304.杨光临
杨光临,男,40岁,中共党员,石棉县后园健康药店、后园春熙药店负责人。他热心公益,以“爱众亲仁、德艺相合,专业规范、童叟无欺”为服务宗旨。他经营的药店,将每一味中药单独摆放,拒绝出售过期药品,免费为顾客熬煎中药,切实保护顾客利益。目前已为5000多人次免费煎熬中药,为市民节约15000余元。他关注民生,不管是社区、敬老院,还是汶川、玉树,哪里需要帮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还自发捐款成立了助学基金,为石棉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305.陈怀毅
陈怀毅,男,52岁,中共党员,天全县长河冶金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企业逐年发展的同时,他始终牢记“三个不忘”:不忘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不忘上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不忘员工的辛苦劳动和工作。他积极主动为当地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为下岗职工创造再就业岗位,为社会公益事业、中国光彩事业、希望工程、穿衣戴帽工程、抗震救灾、助农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等项目捐款、捐物共一百三十余万元。他的模范行为为县域工业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306.魏小兵
魏小兵,男,48岁,宝兴县电信公司负责人。他带领宝兴电信分公司全体员工全力以赴,攻克难关,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树立了宝兴电信服务政企、服务民生的优秀形象,获得宝兴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赞扬,被誉为“宝兴信息化服务的排头兵”。在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中,他不惧余震威胁,坚守通信保障第一线,尽最大努力为抗震救灾工作做好支撑,其所负责的公司也成为全县唯一一家被县政府授予“抗震救灾先进单位”光荣称号的公司。
四、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
401.王兴陆
王兴陆,男,52岁,汉源县小堡乡解放村党支部书记。2012年7月2日,因特大暴雨,汉源县发生多处山洪泥石流灾害,小堡藏族彝族乡解放村受灾严重。他组织全村干部群众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山洪泥石流灾害,使受灾群众在第一时间全部撤离。因预警及时、避险措施得当,全村在这场灾害中无一人伤亡。灾后,他配合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继续做好各项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村支部书记的真正意义。
402.王德全
王德全,男,52岁,石棉县公路路政管理中队副中队长。自参加工作以来,他顶烈日,战严寒,始终坚守在工作第一线,不分白天黑夜,不分节假日。在移民大会战、2008年特大冰冻雨雪灾害、“5·12”汶川特大地震抢险救灾的战场上,他带病坚持工作,始终奋战在一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心系路政工作,献身石棉交通事业,树起了一面鲜红的旗帜,成为石棉交通人学习的榜样!二十多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任劳任怨、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人生之歌。
403.王鑫
王鑫,女,25岁,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的东北姑娘,汉源县西部志愿者。远离家乡故土,来贫困的边远山区工作已实属不易,病魔缠身,还不忘自己的工作,不忘自己的使命,这就更难能可贵了。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王鑫凭自己的勤奋好学、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博得了大家的认可,更用她的一言一行,躬身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404.任书红
任书红,男,35岁,汉源县富泉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作为基层工作者,他要求自己做事雷厉风行。上任第二天,他就投入到移民安置工作中去,亲力亲为,同干部群众打成一片。他始终将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工作的宗旨,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田间地坎和老百姓身边。他总说:“关系老百姓的事情就是大事,很重要,不能马虎”!当面对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时,他不苟言笑,用心对待;当面对人民群众的幸福欢笑时,他隐身事后,泰然处之。一年多来,任书红为群众所做的一切,让他成了富泉乡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践行者,干部群众心目中的好干部。
405.刘玲
刘玲,女,42岁,中共党员,名山县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副主任。该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平凡的工作中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踏实勤恳、求真务实、勤奋好学、善于思考的工作态度和作风,让她面对每一项工作任务都是那么的从容、自信。过硬的业务技能使她所负责的工作总是在全市,乃至全省名列前茅。她连续七年被评为全省价格信息和监测工作先进个人。
406.刘琼
刘琼,女,50岁,中共党员,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审判员,四级高级法官。1999年从事民事审判工作以来,公正、严谨、高效办案办理案件,耐心、细心、爱心调解,其办理的1100余件案件,无一超审限,无一改判,无一发回重审,保持着“零举报”的记录。2008年,她在经历癌症手术后,仍带病坚持工作,办案数量、调解率均居全院前列,先后被授予“四川省优秀法官”、“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四川省争先创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407.吴开友
吴开友,男,44岁,宝兴县蜂桶寨乡新华村村委会主任。为了加快新华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为群众致富创造前期条件,他带领群众修建林区公路,为林地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创造了先决条件。他站在统筹兼顾、维护大局的立场上,为驻村企业服务,全力化解农户和企业之间的矛盾。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为群众办实事,为群众排忧解难。在新华村,哪里有困难,哪里就能看到吴开友的身影。
408.吴文永
吴文永,男,38岁,雅安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直属三大队大队长。他长期在城管一线尽职尽责、默默奉献,在履行城管执法职责中,坚持奉行“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宗旨,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办案严谨,每一宗案件都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执行任务时,总是第一个到场,有急、难、险、重任务时总抢在前,干在先;面对执法对象时,他总是以说服教育为主,努力做到和谐执法;他作为一线领导总是审时度势,临危不惧,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409.李东旭
李东旭,女,28岁,汉源县富林司法所司法助理员。作为一名基层司法工作人员,她热爱自己的工作,更热爱需要她帮助的父老乡亲。为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实、更好,她牺牲了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忘我的工作,切实为百姓排忧解难。仅三年时间,她参与调解的各类纠纷就达403件,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达340余万元。为办好一起案件,深夜了她在挑灯夜战。为群众办事,对李东旭而言不是尽力而为,而是要全力以赴。因为在她的心中,百姓就是顶上天!
410.李兴贵
李兴贵,男,48岁,中共党员,石棉县人民医院院长、党总支书记,外科副主任医师。这位被石棉人民公认的“一把刀”,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医生,成为德高望高的医院院长,是其爱岗敬业、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所换来的。在他的领导下,医院的管理水平、业务水平、服务能力等突飞猛进,成为石棉及周边地区的医、教、研技术中心,成为辐射甘孜、凉山的综合性医院。他先后荣获县、市劳动模范,雅安市科技拔尖人才、卫生部表彰的卫生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411.李锡尧
李锡尧,男,43岁,汉源县文新广局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他一直默默无闻,刻苦钻研,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和担当。在别人工作时,他在工作,在别人休息时,他在学习和工作,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孜孜不倦、爱岗敬业。2005年,参与完成汉源第一场电视现场直播,随后多次参与全县广播事业的建设发展,特别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放弃了所有节假日,长期加班加点,让外界和群众及时了解全县抗震救灾进展情况。8年来,李锡尧为汉源广播事业的发展和宣传报道做出了新的贡献。
412.邵泽勇
邵泽勇,男,40岁,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雅安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四川省医师协会第一届及第二届消化医师专科委员会委员。他长期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工作兢兢业业,医技精湛,道德高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他自觉抵制医疗行业的不正之风,从不接受患者宴请、红包,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年诊治病人4000余人次,未发生一起医疗纠纷,深受医疗同仁和广大患者好评。
413.张朝富
张朝富,男,82岁,芦山县双石镇老年人协会副会长,双石镇老年人协会民间纠纷调解委员会主任。“年登不觉志,有为唱夕阳。”这是人们对张朝富的评价。张朝富自从加入老协以来,广泛宣传《老年法》,成功调解案例多达15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100%。2011年底,双石镇建立了“双石镇老年人协会民间纠纷调解委员会”,并任命张朝富为主任。在张朝富处理的纠纷中,涉及到社会生活多方面,经济的、林地权属的、孝养的,甚至在学校中发生的学生间伤害纠纷等,都获得较满意的调解。2012年被县委、县政府评其为“老有所为”之星。
414.罗兴美
罗兴美,女,24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2011年大学毕业后,她怀揣着感恩社会,奉献家乡教育事业的理想,回到家乡当上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这个没有右臂的年轻女孩,自强自立,爱岗敬业,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为农村学生树立了榜样。她奋发进取,积极探索基础教育的科学规律,为少数民族孩子点亮知识的明灯。她无私奉献,用青春的热情投入到事业中、生活中,为身旁的每一个人树立起积极、乐观的榜样形象。2012年,她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共青团员并作为代表进行了发言,这才让人们得以了解了这位折翼天使、热血青年。
415.杨猛
杨猛,男,28岁,三级警司,名山县公安局廖场派出所副所长。他没有出生入死的壮举,也没有显赫的丰功伟绩,他只是一位普通的基层民警,他用一张联系卡,搭建警民沟通桥梁,他利用自己移民的身份,构建民警与瀑电移民友情桥梁,他用爱心打动群众,用实事感动群众,他无愧工作愧家人。一名奋斗在基层前线的普通民警,他用勤勤恳恳走出了公安干警的昂扬步伐,他用一腔热血奉献出了为人民服务的铮铮热诚,他用平凡的点滴勾画出了警民一家亲的和谐家园!
416.高光秋
高光秋,女,49岁,藏族,宝兴县穆坪社区主任,中共雅安市第三次党代会代表。在宝兴“熊猫古城”建设第一线,高光秋总是冲在前面,处理矛盾、解决问题。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她加强对社区的卫生保洁、管理和督查力度,确保治理工作的长效化、规范化。她关心群众疾苦,下岗失业人员、困难群众、特困户都成了她的“关系户”。在上级眼里,她是一个雷厉风行、扎实苦干的好同志;在同事眼里,她是一个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好领导;在居民眼里,她又是个心系群众、为民办事的当家人。
417.高进康
高进康,男,44岁,宝兴县陇东镇苏村村委会主任。长期以来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2001年担任村委会主任以来,他致力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为村民谋产业、谋出路,带领群众发家致富,以实际行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用心做事,甘做群众调解员;用脑做事,甘做政策宣传员;用情做事,甘做群众发言人,这是对高进康工作的客观评价。
418.徐忠福
徐忠福,男,56岁,宝兴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他以忠诚为民的信念,公平正义为追求,在创新监所检察工作机制中,不断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大胆地提出三包一监督的机制,即对减刑、假释、留所服刑、保外就医、管制、缓刑及监外执行罪犯包改造,监外服刑犯的家(亲)属包规劝,监外服刑犯所在单位、社区或村(居)委会包帮教,检察院定期对“三包”情况进行监督。他牵头建立了看守所检查联席会议、“五必谈”等制度。刚正不阿,爱岗敬业,在他的身上折射出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
419.徐源
徐源,女,40岁,名山县人民法院立案调解中心副主任。事事为群众作想,以真情、真心、真爱对待每一位当事人,全力平息每一起纷争,2010年以来,徐源共承办民事案件603件,结案率为100%;调解597件,调解成功率为99.39%,判决的6案也全部息诉服判。她用善良之心传递法律温暖,用换位之心赢取群众信任,用责任之心诠释为民信念,用公正、廉洁之心赢得当事人的一致好评,用好学上进之心提升综合水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420.黄朝建
黄朝建,男,52岁,中共党员,雅安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人送绰号“拼命三郎”。安监工作担子重、责任大,在他的辛勤工作和努力下,长期困扰雅安的矿山、水电及交通建设、农村道路安全三大难题被一一破解。全市115家煤矿连续十年无重大事故,248家非煤矿山连续8年无较大以上事故。他亲自创建的煤矿安全管理和水电、交通建设工程安全执法方式在全省范围内得到推广,推动了全省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安全监管体制的改革。他本人也多次获得全省安监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更受到了国家安监总局等十部委的联合表彰。
421.舒芊
舒芊,女,29岁,汉源县人民法院法官。她常这样说:“我把每一天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努力工作,让生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作为四川省委组织部选调的优秀大学生,参加工作仅六年的舒芊,经受了瀑电移民大会战的考验,已成长为汉源县人民法院最年轻的法官和中坚力量。身患重病的她以超人的意志、顽强的精神与病魔斗争,坚守在审判工作第一线,让火热的青春在“司法为民”中燃烧,让生命的价值在“爱岗敬业”中诠释。
422.廖祖全
廖祖全,男,60岁,荥经县公安局刑事技术室法医。“法医的工作就是让死者说话,法医的职责就是维护每一个亡灵的尊严。”这是他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在公安战线上的7300个日日夜夜,廖祖全检验尸体上千具。
法医工作异常艰苦,最远一次徒步走了8个多小时才到达事发现场;尸检最多的一年是84具;尸检最多的一天是8具。他把自己的全部时间和心血都奉献给了公安事业,过硬的专业知识,精湛的尸检技术,为破解不计其数的悬案、疑案提供了铁的证据。因为工作出色,他本人先后被市公安局记三等功2次,2011年被县委评选为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评选为先进工作者。
423.阚崇远
阚崇远,男,60岁,名山县蒙阳镇律沟村党支部书记。他创业干事,带动农户建起茶园,发展养殖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身先士卒,仅用五天时间便打通了群众盼望多年的连接本村六组与安坪村的毛路;他奔波劳累,解决了全村群众饮水难的问题;他积极争取,带领村社干部和广大党员义务投工投劳,建起了村活动室;他心系困难群众,积极为其脱贫致富想办法、做实事。他的言行,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五、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
501.邓天芦
邓天芦,男,13岁,芦山县思延中学二年级三班学生。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小天芦3岁时就帮残疾的母亲穿衣、梳头;5岁时便学会洗衣、煮饭;7岁就学会种菜、喂猪;10岁已会打农药、施肥等农活儿。现在,13岁的小天芦明显比同龄人成熟得多,在保持优异成绩的同时,残疾的母亲需要照顾、田间的农活需要打理,生活的担子早早压在了他幼嫩的肩膀上。2012年,他荣获芦山县“美德少年”称号、被推荐为“四川好人”和“中国好人”候选人。在《中国文明网》5月份“中国好人——孝老爱亲”候选人投票榜上排位22位。
502.王天慧
王天慧,女,39岁,名山县廖场乡桂芳村四组村民。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让熟悉她的人敬重。不离不弃,数十年如一日照顾脊柱严重变形丈夫,用自已柔弱的双肩担负起全家的生活担子;孝老爱亲,长期照料年迈生病的公婆,含辛茹苦将两个子女抚育成人;胸怀仁爱之心,倾尽所能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亲人和陌生人。用微笑面对生活的艰辛,把爱献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是王天慧的人生信条。面对坎坷的命运,仍做到家庭幸福美满,邻里关系融洽,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尊重、去祝福。
503.王林
王林,男,48岁,中共党员。汉源县公安局国保大队教导员,正局级侦察员,一级警督。在单位,王林是一名好战士,好领导,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奋敬业,作风务实,以身作则。在家里,他是一名好丈夫,好爸爸,更是一名好女婿。妻子患上类风湿多年,岳母腿摔伤后生活不能自理,家庭的重担只能由王林一人承担。年复一年,苦了累了,但王林无怨无悔,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一家人相亲相爱,生活过得幸福美满,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作了表率,成为邻里争相学习的典范。
504.代平忠
代平忠,男,45岁,荥经县财政局副主任科员。2004年对代平忠来说是灾难性的一年,妻子身患胆汁倒流性胃炎,引发神经脱髓鞘病变,双眼几乎失明,行动困难。8年来,他不离不弃,豪无怨言,精心呵护,鼓励妻子勇敢与病魔战斗。同时,照顾年迈体弱的母亲和年幼多病的孩子的重担也压在了他肩上。面对陷入重重困境的家庭,代平忠把为子尽孝、为夫尽爱、为父尽责的美德,融入平凡而又平淡的生活中,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505.刘志明
刘志明,男,43岁,天全县天民和源敬老院院长。长期以来,他以院为家,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入住老人,合理安排饮食,陪护生病老人,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他总是千方百计照顾好这些非亲非故的人。建院以来,刘志明几乎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一心扑在工作上,全身心为入住老人的生理、心理、生活忙碌,时刻为敬老院老小操劳。“视入住五保老人为己之父母,视入住孤儿为己之儿女。”刘志明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506.朱俊良
朱俊良,男,77岁,原名山县档案馆馆长。工作时,他是一个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好同志。退休后的他,仍放不下他热爱着的档案事业,默默地奉献着余热。家庭里,他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好丈夫、好父亲。四十年如一日的照顾他的智障儿子,无微不至。体恤相亲相爱的妻子,风雨无阻。面对再大的困难也不低头,坚强地挑起生活的重担,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叫伟大的丈夫和父亲。
507.张永群
张永群,女,45岁,藏族,石棉县挖角乡人。作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前夫的病逝,给她留下了正在上学的子女、瘫痪的父亲、年老多病的母亲,还有治病欠下的债务。人生的不幸,命运的不公,生活的磨难没有压垮这位坚强的农村妇女,张永群用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付出,用挥洒的血汗,用超人的毅力,抚养子女健康成长,照顾老人安度晚年,让这个家庭燃起了新的希望,在当地被传为佳话。她被省妇联表彰为2012年四川省“孝女”。在张永群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508.杨洪芬
杨洪芬,女,38岁,宝兴县明礼乡庄子村四组村民。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十多年如一日服侍截肢的父亲,坚持给父亲洗脚、洗头、端茶送水。不管农活有多繁重,她总是将父亲的房间打扫得清清爽爽,让父亲穿得干干净净。母亲患上了哮喘病,丈夫外出打工,把撑起全家的担子压在她的肩上。18年过去了,无微不至,无怨无悔,她的孝心感动着周边的群众。她用自己的行动给庄子妇女起了模范带头作用,诠释了一个农家妇女的平凡与伟大。
509.杨惠蓉
杨惠蓉,女,47岁,荥经县烈太乡共和村人。丈夫患运动神经元萎缩症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她不离不弃,悉心照顾,坚持了整整七年。在含泪送走丈夫后,怀着对丈夫的眷恋,她毅然承担起了照顾公婆的责任,为夫尽孝。2011年,灾难再次降临,年迈的公公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灾难吓不倒,也压不跨杨惠蓉,孝字当头,让她加倍悉心照料瘫痪的公公,无怨无悔,直至老人离开人世。患难显孝心,日久见真情,杨惠蓉孝老爱亲的先进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2012年3月,杨惠蓉受到县妇联通报表彰。
510.周显清
周显清,男,45岁,名山县新店镇人。一名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毅然放弃了外出务工的机会,怀着一颗孝顺之心、一颗体贴之心、一颗关爱之心,选择留在家里照顾病床上年迈的父亲,一坚持就是十多年,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他时刻坚守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坚定对家庭的信念,面对家庭的困难,不抛弃,不放弃,把为人子的美德,融入到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的平凡而又平淡的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最大限度地传承下去,用真心待人,以挚情爱人,让孝老爱亲成为不灭的长明灯,去照亮更多的家庭。他用一颗赤诚孝心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511.周斌
周斌,男,38岁,汉源县地税局工作人员。其父亲已74岁高龄,身患几种疾病,现居住成都老家。虽然由于工作原因不能每日陪在父亲身边,但这不能阻碍他对老人的关心、照顾。不管工作多累,只要一有假,顾不上休息的周斌就会赶回成都看望老人;为了买父亲喜欢的点心,一个大男人居然成了零食通;老人身体的保养需从饮食上进行调理,长期的学习摸索,从事税务工作的他同时也成了营养师,能科学制定健康食谱;家中老人身体稍有不适,身边总能看到周斌忙碌的身影。这个执着的小伙子,正是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书写着心中的大“孝”。
512.裴文斌
裴文斌,男,61岁,宝兴县灵关镇新场村人。作为女婿,他40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孝顺体弱多病的岳母。作为丈夫,他对身患重病、丧失劳动能力的妻子不离不弃。作为父亲,他言传身教,教育出两个拥有“百善孝为先”传统美德的女儿。一个朴实无华的农民老汉,他的孝心、爱心、责任心却让乡亲们为之动容,他用一点一滴的平凡小事,谱写着一曲曲爱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