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北改”之石 可攻雅安重建拆迁之玉 ——写在我市重大民生工程重建征地拆迁工作推进之际(上)
编者按
灾后重建中的雅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考验,来自于雅安要打好灾后重建这场硬仗,也来自于重建的雅安对补上经济社会发展欠账的渴望。任务之重,远超过往;挑战之大,前所未有。
在这场考验中,民生工程的重建不可避免,也无法避免征地拆迁这一所有城市改造面临的共同难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远看成都,拥有颇多值得雅安借鉴学习的经验。近看雅安,曾有“十里长街”(今“雅州大道”)巨大改变的成功经验,为沿途拆迁群众和外界所称道。
本报从即日起,推出“写在我市重大民生工程重建征地拆迁工作推进之际”系列报道,通过学习借鉴成都“北改”经验、十里长街今昔变化、如何抢抓灾后重建机遇等报道,营造全市上下一心、共抓灾后重建的舆论氛围,凝聚起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力量,坚决打赢灾后恢复重建这场硬仗。
享有成都“北改第一街”之称的幸福里商业步行街一角
探索新思路
破解民生项目重建拆迁之困
“以成都经济圈同城化发展为契机,明确城市定位……建设宜居宜业宜商的川西区域性中心城市。”在今年2月召开的市委三届七次全会,再次明确了雅安在重建中的城市发展定位,展示出了雅安城市重建后的美好蓝图。
方向已然明确,蓝图已然绘就。一项项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和长远利益,涉及雅安城市在重建中实现大发展、大改变的民生项目,随之相继付诸实施,并即将在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中,逐渐转化为现实。
也就在此刻,一个所有城市在改造和发展中都必须面对的综合性城市改造难题也随之摆在雅安面前——按照重建总体规划,一些民生工程重建项目,不可避免地将涉及到部分市民或企业的搬迁。
灾后重建,机遇可期,失不再来。如何才能顺利推进各项重建拆迁工作,让这些基于城市发展和民生所需的民生项目得以迅速落地?全市上下无不为之思考。思考怎样把这些民生工程办好、办实,真正为雅安百姓服务。
历经数月,在绝大多数拆迁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这些民生工程重建项目的建设,取得一个个让人欣慰的阶段性成效。
但雅安也清醒地认识到,此时的速度,距离“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的目标,距离“打好灾后重建硬仗、补上经济社会发展欠账,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的发展战略,还有很大差距。
当时间在灾后重建的指尖分秒流逝,千载难逢的机遇也同样在考验着雅安攻坚克难的决心与智慧。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进一步加快雅安城市民生项目重建拆迁的进程?答案是:走出去,请进来。
走出去,虚心学习借鉴更为先进的经验和好的做法;请进来,将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学为己用,学为重建所用。
学习好经验:
212平方公里的
城市改造破解之道
时尚靓丽的街区、高端大气的甲级写字楼、汇聚各色名品的购物中心……这是成都市成华区府青路与二环路,享有成都“北改第一街”之称的幸福里商业步行街如今的景象。全然不见曾经的破旧工厂、红砖房宿舍、长满荒草的土坡空地和狭窄的小路。
这只是“北改”民生工程两年间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
来到成华区昭觉寺北路的一处空地,工程启动两年间,这里已完成土地整理2100余亩,拆除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后续至2015年更将达到5千亩。一个集文化旅游、家居商贸、购物休闲的昭觉寺文化旅游商贸区也将在此呈现。
如此大规模的工程,动力何在?决策何来?成都市“北改”办一负责人直言:“有曾居于此的群众为证,如火如荼推进中的“北改”工程,其强烈诉求线索最早来自于民间,并兴盛于网络。而政府决策的源头,也来自于群众。
如此大规模的工程,必然涉及大量群众和企业搬迁,成都有何实招?
由居民推选代表成立自改委,负责代表全体住户议事、代表全体住户发声,全程参与项目摸底调查、民意收集、政策宣传和规划设计、签约搬迁等一揽子事宜。并用基层民主自治破解二元结构,把政府角色从传统主导形态解放出来,将政府行政性改造手段转变为以提供服务为主,让群众决定去留的“曹家巷改造新模式”,无疑是一大亮点。
再看由市一级牵头组织构架,一揽子研究解决土地、规划、房管、建设等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外,“地随房走”这一妙招。
何谓“地随房走”?即由政府确定的实施单位对改造范围内的房屋收购后,收购人可向规划部门申请该片区的规划条件,按城市规划要求进行改造。让拆迁者变成建设者,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并在建成投入使用后,使其从中获取收益。
“作为成都都市圈中的一员,“北改”经验对雅安的重建和城市发展,都有诸多可借鉴之处。”对于此行,雅安考察团不少成员表示,将会结合实际,将这些好方法、好经验运用到工作中。
雅安新启示:
以“民生”为主导
凝聚社会各界共识
从问政于网、问政于民,到成立专门组织架构,再到“政府主导、群众主体”。成都“北改”工程实施两年来摸索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无疑对在灾后重建中,涉及大量民生项目重建的雅安,具有可参考学习借鉴之处。
那么从取经成都“北改”回到雅安重建现实,怎样才能实现成都“北改”之石,可攻雅安重建拆迁之玉的目标?作为雅安,作为雅安的市民,以及身处雅安的企业,又该做些什么呢?
郑强,雨城区北郊镇党委书记,其所在乡镇为北外环线工程必经之途。身处重建拆迁工作一线的他认为,除了各级各部门统筹协调联动,参与重建拆迁工作的党员干部要有不怕困难、不怕连续作战的顽强工作作风,更要学会在一门心思干工作时,通过解放思想,学会在工作中如何研究、思考和反思问题。思考问题为什么会存在,学会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
对于当前正在进行的北外环线工程拆迁工作,郑强至今还记得一名拆迁群众说过的一句话:“政府建这样的民生工程,我们也理解。只要为群众所想,想得周到,我们肯定会全力支持。”
“我也去过成都,也有认识的人通过‘北改’工程搬新居、从新业、过新生活。”市民王泽康说,这让他想起了多年前,矗立在雅安城区内的造纸厂。那时,工厂每天定时排放出的刺激性气体,几乎半个中心城区都能闻到。推窗见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成为一种奢望。
而今,曾经的工厂,以及附近的老旧住房早已不见踪影,转而变成美丽的公园和新居,市民享受到改造带来的实惠。“长痛不如短痛。”王泽康认为,重建和城市改造肯定涉及搬迁,但这样的搬迁只是短时的阵痛,而阵痛之后则是长远的美好生活。对此,作为雅安人,应积极支持重建拆迁。“毕竟,建好的城市,实惠在市民,别人拿不走。”
姜雪记者孙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