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责任扛在肩 诠释无私亲情 ——记2022年全国最美家庭安锋家庭

来源:
2022-08-31 08:30
浏览:
收藏 打印

安锋,石棉县蟹螺藏族乡江坝村村民,与妻子育有三个子女。2009年开始,安锋与妻子先后抚养4个侄儿侄女,十几年如一日,视如己出,倾情付出,无怨无悔。除此之外,夫妻俩还细心照顾患病母亲。

这份艰辛,常人难以体会,安锋夫妇在清贫的岁月里诠释人间真情,用实际行动谱写孝老爱亲诗篇,受到邻里乡亲的广泛赞誉。

今年5月,安锋家庭被评为2022年全国最美家庭。

勇挑重担  含辛茹苦抚养侄儿侄女

2009年,安锋的弟弟、弟媳离异后各自离家外出,留下两个年幼的男孩,无人照料。彼时的安锋家因地震导致旧房损毁,夫妻俩东拼西凑借钱准备重建房屋,家中可谓一贫如洗。

“不管再难,也要给孩子们一个家。”夫妻俩经过商量,顶着压力,将抚养侄儿的重担扛在肩上。从此,安锋多了两个孩子,他也在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2011年,安锋表弟家遭遇变故,留下两个未成年的侄女。面对变故,夫妻俩料理好表弟的后事后,收拾好两个孩子的衣物和日常用品,将他们接到了家中。

突然多了两个孩子,给本不宽裕的家庭又增添了压力。为了生活,安锋每天早上五点起床下地干活,每逢采药季节便上山采药补贴家用。

靠着家中的几亩地和采药的活儿,安锋夫妻俩忙里忙外,精打细算,艰难度日。

“鞋子一买买7双、衣服一买买7套,就是尺码不同,款式价格都一样,每个孩子都平等对待,不能有差别。”安锋怕孩子们有心理负担,常对四个侄儿侄女说,只要你们长大成人,生活过好了,我付出再多都值得,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你们一口吃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3年来,安锋夫妻俩用勤劳的双手撑起这个十口之家,为7个孩子创造了温暖的港湾,悉心赡养老人,让老人安享晚年,左邻右舍为他的事迹感动不已。

苦尽甘来  七个孩子健康成长成才

一直以来,安锋把七个孩子视作家庭和自己未来的希望,不论家中生活如何困难,他从不委屈任何一个孩子,对四个侄儿侄女视如己出。

“我不照顾他们,谁去照顾他们。”回想当年,安锋说,照顾四个孩子是自己的责任。

如今,安锋弟弟的两个孩子已完全独立,在外打工;表弟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还在读书。

生活虽然仍有压力,但是看着孩子们又懂事又孝顺,一家人其乐融融、和谐美好的画面,安锋心里既开心又满足。

“都说父爱如山,伯伯,请允许我发自肺腑地叫您一声爸爸。父母离家后,是您用父爱的‘港湾’,将我们一一揽入怀中,抚养、呵护。”孩子们在给安锋信里这样说道。一段话语,道出了感恩,诠释了亲情。

孩子们心里知道,如果不是大伯,他们可能没办法拥有一个幸福美好完整的童年,也没办法成长成才。如今,是他们回报的时候了。

“伯伯,最近家里怎么样?你身体还好吧。”隔三岔五,孩子们就会与安锋通电话,每到那时,便是安锋心中最幸福的时刻。

生活虽然艰难,有爱就倍感温暖。多年来,安锋为侄儿侄女遮风挡雨,用爱心为他们撑起了一个家。他与妻子省吃俭用、含辛茹苦养育七个孩子,仿佛太阳般照耀孩子们的人生,让他们在逆境中仍能感受到至纯至爱的无私亲情。

  本报记者  郑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