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县生态资源储藏与开发情况
天全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地处二郎山东麓,青衣江上游,川藏公路(国道318线)横贯全境。县辖15个乡(镇),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天全地处山区,有丰富的水能、矿产、森林、动植物、旅游等生态资源。
一、大力发掘生态水能
天全县降水量丰沛,年平均降雨量达166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7.71亿立方米。境内河道纵横交错,干流天全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全长110公里,流域面积2千多平方公里.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14.02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为73.96万千瓦。截止2011年10月,全县建成电站88个,装机容量28.4万KW;在建电站12个,装机容量22.6万KW。拟建电站1个,装机容量21万KW。
二、合理开发生态矿产
天全县探明的矿藏主要有煤、花岗石、大理石、硫铁矿、石灰石等,其中煤七千万吨(仅昂州河煤田优质无烟煤储量6000万吨);硫铁矿900万吨,含硫高达35%左右;花岗石出露面积大,储量可达30亿立方米以上,主要有红、绿、灰三大系列,30多个品种;石灰石也特别丰富,仅青石、小河两乡可开采量就达20多亿吨,其含钙量达51%,含镁量低于1%;钙芒硝矿已查明储量28.7亿吨。
三、高效发展生态立体林业
天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92.5万亩(其中有林地233.8万亩),占全县幅员面积的81.5%。活立木总蓄积157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8.3%,名列全省前茅。有草科植物68科,3500余种。主要有珙桐、杉、松、柏、楠木等贵重树种,有成片的箭竹、水竹、慈竹、龙竹等。境内目前已知脊椎动物有246种,其中兽类53种,爬行类21种,鸟类164种,两栖类8种。其中大熊猫、白唇鹿、牛羚、金丝猴、小熊猫、水鹿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46种。此外,还有种类繁多的蝶类资源。野生中草药主要有赤芍、天麻、大黄、升麻等。野生森林蔬菜、水果主要有蕨菜、薇菜、竹笋等。天全县目前共有木材加工企业23家,年消耗能力达15万立方米。现有二郎山森林蔬菜公司主要经营竹笋、蕨菜等森林蔬菜的加工和销售,年加工能力2000吨。依托林竹产业大力发展林下养殖山地鸡,全县流转林地2000多亩,建成思经、鱼泉、仁义、新华、小河、兴业等6个林下养鸡示范养殖小区(场)、4个农民合作社。林下养鸡每批饲养500只以上的农户达到25户(最多每批饲养1.2万只),每批饲养50-500只的农户100多户,饲养林下生态土鸡、绿壳蛋鸡规模达到12.5万只。林下养鸡平均每只鸡纯收入达10元以上。
四、稳步推进生态畜牧业
天全县充分利用草地资源,稳步推进生态草食畜牧业,2010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3.4184亿元,同比增长11.64%;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48%,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生态畜牧业增收100元以上。生猪出栏15.3718万头,同比增长13.59%;羊存栏33725只,出栏41167只,羊肉产量增长1.4%;兔存栏70.5万只,其中肉兔出栏7.09万只,同比增加0.432万只,增长6.5%。
五、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天全县境内现有二郎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包含二郎山、喇叭河、红灵山、白沙河四个子景区,风光雄、奇、险、幽,集山水、云海、日出、冰雪等旅游资源于一体。二郎山主峰地势险峻,峰回路转,移步易景。白沙河景区森林蔽日,飞瀑流泉,气象万千。喇叭河景区层峦迭嶂,原始森林古树参天,珍禽异兽戏嬉其间。素有“小峨嵋”之称的红灵山则以她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和变幻莫测的云海日出独放异彩。景区建设步伐加快,引进新疆厚旺集团深度开发喇叭河旅游景区;乡村旅游有效提升,打造“山水乐”农家乐品牌,全县“山水乐”农家乐达60余家,农家乐旅游接待户300余户。白沙河景区尚未确定投资主体,下一步,我县将进一步加强项目包装推介和规划工作,力争尽快启动白沙河、红灵山等景区开发建设。(审签领导: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