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雅安分行 与雅安一同抒写从悲壮走向豪迈!
光阴荏苒,距离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经三年,又一个夏天翩然而至。
三年来,雅安市委、市政府和雅安人民一起,走出了坚强奋进的重建征途,从悲壮走向豪迈。如今满目疮痍的灾区已经洋溢着盎然生机,焕发着浓浓的春意。
三年来,雅安的社会经济跨越发展,离不开中国农业银行雅安分行(以下简称农行雅安分行)的大力支持。
三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以枢纽为纲,于极地奋起”的战略部署和“抓重点、调结构、添活力、重民生”的工作主线,农行雅安分行紧跟地方经济建设步伐,以2008年7月省分行与雅安市政府签订100亿灾后重建合作协议为契机,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力度,不断加大信贷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积极投入支持灾后重建各项工作,竭力为当地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与雅安153万人民一起,抒写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征程!
支持篇强力支持灾后重建
地震后,如何抓住灾后重建催生出的金融商机,积极推进当地灾后重建?这,成为了农行雅安分行思考的问题。
三年来,做好财政归集资金的营销和项目绿色通道的畅通、积极营销市级以上重点企业、做好对公账户维护与联系工作、加大现有企业已批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是该行抢抓历史机遇,认真履行“大行德广”社会承诺的重要途径,也因此成功实现了自身存贷款的跨越式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全行各项存款余额达93亿元,比2008年初增加50亿元,年均增幅达38%,比三年工作计划中的80亿元的目标超出13亿元,市场份额居四大行第1位;各项贷款余额达43亿元,比2008年初增加21亿元,年均增幅达32%。
按照“抓两头,带中间”战略,该行积极响应雅安市“率先止滑、抢先提速、爬坡上行、奋力跨越”的号召,以银政合作为出发点,积极支持了雨城区草坝工业集中区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了汉源县移民搬迁、灾后重建、矿产资源等的开发与建设,支持了石棉县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建设,支持了宝兴县工业产业群、水电载能工业、现代农业生产等的建设。
此外,该行以灾后恢复重建重点工作为筹资业务突破口,以主导产业高端化、特色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高新化、现代产业集群化为契机,依托发挥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重点支持市委、市政府确定的“3+1”优势产业,突出地方资源优势,增大信贷投放力度,积极支持在市、县区域内有资源优势、资金实力雄厚、财务状况良好的中小企业客户。
自救篇积极开展灾后自救
2010年2月2日,辖属汉源支行新办公楼按期完成建设任务,顺利搬迁。四个月后,重新装修后的雅安分行西大街支行正式开业,按照总行标准网点布局,以绿色为主色调,恬静舒适,成为全市农行首家样板网点。这标志着震后的农行雅安分行以全新的面貌服务于广大客户,也标志着农行雅安分行的网点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农行雅安分行80%的办公用房遭到不同程度损坏,其中市分行、汉源支行、名山支行办公楼受损较为严重;全辖40%营业网点用房也遭到损坏。同时,该行有355名员工住房受损,且部分已毁或成危房。地震给该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预计在3000万元左右。
地震发生后,农行雅安分行通过生产自救,全辖22个网点第一时间恢复了对外营业,其中农行雅安汉源支行就是一个典型的缩影。
汉源老城区在地震中受灾最为严重,许多单位和居民陆续临时过渡到流沙河新区一带,然而,该行受损最为严重的汉源支行发挥不屈不挠的抗震救灾精神,迅速联系好临时安置点、安全转移人员,并安排人员冒着大雨及频繁的余震,在几近瘫痪的城区,积极组织食物、矿泉水、电筒、雨伞等自救用品,并及时发放到员工手中。
考虑到顾客临时过渡地点离老城区太远,已正常营业的老城区汉源支行营业部在市分行同意下临时搬迁至新区营业,方便了广大客户办理业务。同时,为了让员工及家属免受露天宿营之苦,该支行党委精心筹划、多方协调,在空旷场地支起了一顶顶帐篷,让职工在一片废墟、四周危房林立的环境下有了真正属于他们的“家”。
正是这样自强不息、优质服务的精神,让农行人挺起了胸膛、直起了脊梁,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促进雅安社会经济大发展的赞歌。
服务篇创新业务力促发展
三年来,该行充分把握中央经济工作的主基调,以深化“三农”服务为重点,全面优化信贷资产质量与结构,显著提升经营效益和综合竞争能力,全力推进服务县域“四个一”工程落到实处。
2009年3月,为了不断扩大“三农”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拓展县域市场,提升整体经营水平,农行雅安分行通过深入调研,综合分析本地资源和自身优势,在已有存量客户的基础上,提出并启动实施了“四个一工程”,即支持10户中小企业,发展100户个体工商户,发放1000户小额农户贷款,打造1个农业产业化链条。截至2010年末,该行累积支持小企业45户,金额12.1亿元;支持个体工商户524户,金额0.81亿元;累积支持农户小额贷款4294户,金额1.3亿元;形成了以名山茶叶、天全林竹、宝兴石材等独具特色的产业链,累积发放贷款3.76亿元。
该行始终紧贴市场需求,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去年,该行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采用“龙头企业+林权抵押+商业保险”的模式,成功投放林权抵押贷款,此模式获得省分行首届“金融产品成果奖”优秀奖。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该行还积极探索,成功推出全省首家公积金联名卡。在全省首家开展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适应市场需求,并取得了突破和成效。
2010年,继成功取得雨城区草坝镇新农保代理工作后,该行又在全国第二批新农保试点的汉源县新农保代理权同业角逐中,取得该县新农保独家代理权。
目前农行雅安分行在支持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地方龙头企业、农户等方面,创新形成了“多户联保”“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贷款担保模式,为支持地方经济,支持农民创业致富等作出了巨大贡献。
建设篇着力构建企业文化
灾难,可以摧垮坚实的楼房,却动摇不了雅安农行人坚挺的脊梁。
地震发生后,名山支行退休老党员周从德,委托孙女将自己一生省吃俭用的2万元积蓄捐献给了地震灾区。来不及慰问自己的亲戚朋友,不分在职与离退休,全市农行员工积极向重灾区人民献爱心,踊跃捐款捐物。据统计,该行员工通过各种渠道累计向灾区捐款81460元。
从灾难中站起来的农行雅安分行,始终坚持一手抓业务发展,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建设银行的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努力构建具有强大亲和力、凝聚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该行以张贴企业文化宣传画、举办企业文化宣传培训等方式,宣传农行的企业文化,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以及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五大理念。
在生活中关心员工,抓好“为员工办好10件实事”的落实,努力打造思想政治工作的民心工程。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用自己的责任心和爱心塑造了光辉的形象。在玉树抗震救灾、西南抗旱救灾中,农行共组织员工捐款5.4万元。对本行部分特困员工开展献爱心活动,较好地彰显了全行员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开放推进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新形势、新战略和新要求,农行雅安分行正按照总行“三年发生显著变化,五年发生根本变化,十年建成世界一流银行”的“3510”中长期战略目标,深入进行股份制改革工作,努力推进业务经营转型和精细化管理,不断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致力于把农行建设成为面向“三农”、城乡联动、融入国际、综合经营、致力于为最广大客户群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现代化全能型银行,为雅安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记者熊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