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护资源 千方百计保民生——雅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质量发展综述
工作人员指导市民使用不动产自助查询终端
2019年5月,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评为“2018年防汛抗旱减灾、地质灾害防治先进集体”,先后获得全省自然资源系统优秀领导班子、先进集体等荣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几许汗水几许成果。
走进新时代,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导的高质量发展新路,成为建设美丽雅安的时代所需,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9年机构改革以来,雅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按照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的“两统一”职责定位,突出规划引领,强化要素保障,将生态保护修复贯穿始终,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启了雅安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崭新征程。
高起点 全面完成“三调”工作
2020年6月23日,深夜11点,四川省国土科学技术研究院金琴路办公点,依然灯火通明。
多名雅安市核查队队员仍坚守岗位,与“三调”图斑死磕,坚决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图斑。作为全省唯一一支全部由自然资源系统内技术骨干组成的核查队伍,他们的任务就是站稳国家立场,严把质量关口。
不仅在内业核查现场,自2018年初我市启动“三调”工作以来,雅安“三调”人的身影遍布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在荒山野岭留下了雅安“三调”人的脚印和汗水。
何为“三调”?即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于2017年启动,是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质量把关是“三调”工作能否成功的核心。我市“三调”工作始终坚持以质量为中心,坚决贯彻落实“毫不动摇、寸步不让、虚报严惩、讲清原因”十六字要求,应该举证的图斑必须全部举证到位,做到“走到位、看到位、问到位、照到位”,想方设法提升成果质量,力求获得真实、准确、可靠的调查数据。
进度把控是“三调”工作能否如期完成的关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雅安多措并举、抢抓进度。坚持摸清部省最新工作思路,指导县(区)少走弯路,增加有效作业时间;坚持市县并联一体检查,做到程序不减、周期缩短;坚持标杆与反例并举,形成比超赶拼的良好氛围;坚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高效调配人员、资金、设备,保证我市调查工作稳居全省前列。
“千万遍”的核查换来每一个图斑的精准。我市严格执行“三调”成果作业单位自检、县(区)联合监理抽检、市级复核、省市联合核查的质量控制制度,力求不遗漏一个问题图斑。工作中,我市创新核查方式,抽调了全市自然资源系统10余名调查技术骨干组建核查突击队,累计完成了22轮次核查任务,核查图斑200万余个(次),切实保障了雅安“三调”成果质量。
这是一份用汗水换来的成绩单。我市“三调”工作进度和成果质量一直处于全省第一方阵,多个节点完成情况位居全省前三,多次得到省三调办通报表扬。
在汉源湖畔开展第三次国土调查外业检查工作
高标准 突出规划建设引领
国土空间规划是一座城市前进的“航标”和“灯塔”,城市发展,规划是源头活水。
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切实发挥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较好地实现了规划对雅安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综合调控指导功能。5年来,我市中心城区新增建成区面积从2016年底的33.8平方公里增加到2020年的41.67平方公里,山地组团城市格局初具雏形,城市向东拓展,规划水平有效提升,推动城市在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城市建设等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
高水平规划引领,是雅安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的重要“底气”所在。
2019年5月,我市启动了雅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截至目前,已基本编制形成规划成果。本轮规划充分把握国家战略机遇和区域转
规划对外构建了“东融成渝、西向拓展”的开放发展格局,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对内构建了“做强主干,联动六县”的市域发展格局,推动三区同城发展、主干带动全域,并对县区级及以下国土空间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进行规划指引,形成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健全完善全市域“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同时,结合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积极探索实践“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理念,统筹安排市域城镇村体系结构和产业功能片区,有序推进县域内片区划分和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决策部署。
助发展 强化土地要素保障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源。既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又要保障全市经济建设所需的大量建设用地。怎样做到两全其美?我市走出了一条以“保红线”促“保发展”,“双保双赢”的良性循环道路。
面对日益凸显的土地供需矛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三量扩容”保用地,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得以顺利落地实施。2017年以来,全市累计供应土地1526宗、101692.09亩,实现土地出让价款1615694.77万元;市本级累计供应土地210宗、10831.15亩,实现土地出让价款911210.02万元,
“保红线”是“保发展”的基础,“保发展”是“保红线”的方向。
5年来,我市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争取专项资金1633万元;顺利迎接多层次多轮环保督察,全面完成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反馈涉自然保护区13个矿业权等问题整改销号;
重服务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把保障民生和维护权益放在突出位置,切实解决好群众在土地方面的利益诉求。“真没想到会这么快!”近日,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房屋名称变更手续的市民陈月为这里的一窗受理模式竖起了大拇指。而这正是改革的速度。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自挂牌运行以来,不断创新服务方法,着力优化服务品质,全面推进办事效率提升,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便利。建立健全部门联办机制,通过一窗受理、集成办理、“一站式”服务、将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延伸至银行网点等方式,精简办事流程,群众
按照承诺时限最短、申请材料最简、办理流程最优的要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深化“多测合一”“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大力开展“一网通办”建设,行政许可、不动产登记和其他行政
服务就是软实力。一项项便民便企服务措施,让雅安打响了不动产登记特色品牌。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十四五”期间,雅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持续深入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紧扣“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总体目标定位,认真落实“规划引领、要素保障、管控约束、民生服务”具体职能,聚焦规划引领管控,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聚焦增强要素保障,推进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再提升;聚焦管控约束到位,
本报记者 石雨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