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源县 夯实体育基础 助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来源:
2014-11-24 08:57
浏览:
收藏 打印

体育馆内部


体育公园全貌

  截至目前,汉源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已达229个,体育场地面积达36.1万平方米,人均拥有体育场地面积1.12平方米。

  近年来,汉源县紧紧抓住瀑布沟水电站建设、县城搬迁和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契机,坚持以“不断满足群众健身需求、充分保障百姓健身权益”为宗旨,立足县情,突出特色,规划引领,创新举措,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建成了一批功能齐全、设施完备,高质量、高规格的体育基础设施,让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工程成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通过几年的努力,汉源的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美丽体育公园

  打造汉源湖畔地标精品

  在汉源新县城,有一处轮廓清晰、规模浩大的建筑群坐落在汉源湖畔。无论是周身散发的时尚气质,还是本身承载的深刻意义,对于每一位汉源人民而言,都是无比骄傲与自豪的对象,她就是汉源县体育公园。在占地近5万平方米的环形地带上,体育场馆、全民健身大楼以及室外篮球场、标准化游泳池、网球场错落有致,形成了汉源集体育运动、健身休闲为一体的重要场所。

  作为湖北援建汉源“县城十大援建工程”之一的交钥匙工程,2010年5月,汉源县体育馆成功交付使用,场馆采用框架结构+钢网架结构的形式,全金属网架支撑、玻璃幕墙、特殊性吸声材料……每一项设计都新颖独特,实现了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结合。占地1万多平方米的体育馆内设有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健身房等,可容纳观众3190名,安装有先进的中央空调、比赛系统、电子音响设备,其建筑规模和档次,在四川省县级体育馆中均属一流。

  功能完善、配套设施齐备的体育馆不仅满足了体育比赛需求,还能满足大型音乐晚会及全县文艺演出的需要,成为汉源县内一座规模宏大、功能完善、充满现代气息的综合性多用途场馆。同时,按照8度设防的标准要求,采用200根基础桩形成端承桩基结构,确保了汉源体育馆在地震、洪灾等重大自然灾害面前成为公众的避难场所。

  七楼一底的健身楼涵盖老年活动中心、健美操培训中心,集多种培训功能为一体;游泳池、网球场、室外塑胶篮球场也按照高标准高规格进行建设,共投入资金3870万元,总占地面积36961平方米。这些与体育馆相互辉映,满足了不同人群对体育运动、休闲健身活动的需求,形成了汉源体育公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面朝汉源湖,依山就势,体育公园的设计充分考虑地形地貌特征,将运动休闲融于独特的环境景观中。步行道自然弯曲延伸,将体育公园内各功能区有机串联,形成富有动感的布局结构,体现了全景式的体育文化内涵。体育公园已然成为这座年轻城市的一个辉煌地标精品,像凤凰般盘旋飞舞,成为大渡河流域区域性体育中心。

  硬件基础夯实

  实现公共体育惠及民生

  近年来,经过体育设施硬软件的不断完善,汉源专业化体育设施从少到多、体育场馆从无到有,各类体育赛事因此不断增多。随着各项公共体育设施不断完善与提档升级,实现了硬件设施精品化、功能化、高规格化,有效助推了汉源体育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公共体育服务真正惠及民生,群众真正享受到了体育事业发展成果。

  新县城体育公园全面投入使用,满足了县城群众的休闲运动需求。同时,汉源积极完善县、乡、村(社区)三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开展送体育器材下乡活动,建成了一批全民健身路径和农民健身工程。截至目前,汉源有72个行政村(社区)建成了全民健身路径和农民健身工程设施,在新县城和各乡镇集镇建成全民健身广场47个,初步形成了以体育公园为中心,各类健身广场为支撑,农民健身工程、全民健身路径为基础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基础设施体系。

  逐渐完备的各项体育基础设施,满足了不同群体对运动项目的需求,同时广场健身舞、健身秧歌、太极、武术、跑步等全民健身活动也蓬勃发展。截至目前,体育公园坚持免费开放,已接纳群众运动6万余人次;以体育公园为中心,每天超过500人次参加篮球、广场舞、气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全县常年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12万以上,体育锻炼人口达37%。全民健身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全民健身热潮正在悄然兴起,各类精品公共体育设施已经成为实现公共体育服务惠及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聚人才促交流

  借力赛事展示汉源新貌

  各类标准化的硬件设施和场所,不仅为市民休闲健身和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优质的硬件空间环境,还成功促成了全国、省、市多项重要比赛在汉源县的落地,该县先后承办了2014年“汉源杯”全国皮划艇冬季冠军赛,全国男子篮球NBL集训检查赛、女子WCBA集训检查赛,29届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雅安市第十三届中学生田径赛等重大赛事。

  各大赛事在汉源的举办,全国各地体育人才在汉源的齐聚,迅速聚合了新县城的人气、不断提升了汉源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进一步开拓了全县运动爱好者的视野,使他们获得了向国家级、省级运动健将学习交流的机会,与周边地区、市县体育健身爱好者同场竞技,共同交流提高,体育人才的运动水平不断提升,为他们参加各种赛事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和交流平台;国家皮划艇队教练还来到汉源,选拔了一批年轻的青少年皮划艇人才,使汉源青少年获得了更好的锻炼机会,极大地推动汉源县体育事业跨越发展。

  同时,结合独特的气候资源和体育运动地理条件,汉源积极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在全市率先建设了首个能同时满足高、中、低不同档次的滑翔伞运动起飞场、降落场,配备了救生艇等相关配套设施。滑翔伞起降场建成后,吸引了大量世界各地的滑翔伞运动爱好者到汉源体验飞行,凸显出体育运动的魅力。滑翔、水上运动、攀岩等运动项目青睐汉源县,汉源县也不断加以开发利用,使其成为该县体育事业发展与城市形象宣传的重要手段。

  体育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全民健身蔚然成风、体育运动项目拓展开放,基础夯实、快速发展的体育设施不仅丰富了全县群众的业余生活,更展示出一座年轻新城积极向上的蓬勃朝气。汉源体育事业的发展正助推该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汉源体育将迸发出运动与青春的魅力,成为该县对外宣传的又一名片!

  姜锦 唐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