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人员揭秘《熊猫归来》背后的文化密码与创作故事

来源:
2025-02-04 21:09
浏览:
收藏 打印


蛇年春节,阖家团圆的日子里,一场文化大戏在雅安惊艳上演。2月1日至4日晚,大型史诗剧《熊猫归来》在1869中国大熊猫生态世界演艺中心震撼登场,演出场场火爆,上座率高达90%,观众们毫不吝啬对它的称赞,“骄傲”“值得推荐”之声不绝于耳,纷纷表示要将这部剧安利给身边的亲朋好友。

那么,这部剧为何能在春节假期脱颖而出?其演出创作理念是什么?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为此,记者采访了该剧的主创团队。


春节文艺献礼,凝聚雅安力量

“春节是团圆时刻,《熊猫归来》的宏大叙事和情感表达,可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增进彼此的情感交流,凝聚人心,满足不同年龄段观众的需求,是春节期间家庭团聚的良好选择。”雅安文旅集团董事长肖永昌一语道出了这部剧的独特意义。

《熊猫归来》融合了舞美、音乐、灯光等多元艺术形式,为观众带来独特的艺术享受,让这个春节充满文化韵味。春节也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契机,《熊猫归来》以艺术形式展现熊猫文化,让观众在欣赏演出的同时,深入领略熊猫文化的魅力与内涵。

肖永昌还表示,《熊猫归来》是雅安从“熊猫资源拥有者”向“熊猫文化定义者”跃升的关键落子。通过春节期间的高光亮相,雅安不仅抢占了大熊猫文化叙事的制高点,更以“文化+科技+生态”的创新模式,为全球游客提供独一无二的价值体验,最终推动“世界大熊猫文化重要旅游目的地”从愿景走向现实。

主创团队对演出的成功感到无比自豪。2月3日晚,该剧音乐总监刘小龙致电总导演刘方祺汇报:“这两天演出,每场都有八九百人,观众从头鼓掌到尾……”


深入一线创作,还原真实雅安

从《母星地球》《1869》《至暗时刻》到《走向新生》《黑白赞歌》,演出生动展现四川雅安大熊猫文化,以及雅安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决心。剧中不仅重现了1869年戴维在雅安科学发现大熊猫并将其带向世界的历史,还讲述了雅安保护生态环境、放归大熊猫回归山林的动人故事,处处彰显着雅安元素。

为了真实呈现雅安的独特魅力,剧目主创团队早在2022年就深入雅安蒙顶山、蜂桶寨邓池沟、龙苍沟、王岗坪等地,走进保护大熊猫工作的一线,了解大熊猫的生活环境。随后,他们与大熊猫专家座谈,依据真实情况进行创作,其创作方向得到了雅安方面的高度认可。  

刘小龙介绍,舞蹈编排上、舞美制作、音乐制作上、视频制作都围绕真实的大熊猫生活与大熊猫历史展开,特别是剧目里真实还原了雅安的地理风貌。剧目音乐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录制,保证了国际水准。

2024年6月,主创团队带领演员来到了雅安,开启紧张排练。按照计划,《熊猫归来》剧目的制作体量需要180天的制作周期,但为了尽早的呈现这部剧目,剧目团队24小时昼夜施工,后期更是白天排练合成晚上施工,最终仅用100天就完成了剧目制作,成功缩短了80天工期。从酷暑中加紧排练,到反复调整剧情,再到连续熬夜指导舞台安装,灵活调整参演人员……每一个环节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主创团队早已融入当地,说起美食,他们都能默契地指向同一个方向,说出同一家餐馆。

该剧最初的音乐剧版本在2024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期间精彩呈现,赢得了文旅行业嘉宾们的好评。


创新创作理念,打造沉浸式体验

《熊猫归来》以第四纪冰河时代为背景,以一只来自遥远星球的大熊猫寻找家乡的故事为主线,将科幻元素与自然历史相结合,传递勇气、友情以及归属感等情感。其创作理念以“回归自然、敬畏生命、守护共同家园、生生不息”为主题,通过科幻与现实结合的方式,引领观众从宇宙视角思考人类与地球家园的关系,呼吁保护环境与生物多样性。剧中,生活在雅安的绿尾虹雉、金丝猴、小熊猫等珍稀物种一一亮相,引起观众共鸣。

演出尾声,100多只大熊猫灯球从空中缓缓降落,瞬间点燃现场气氛,观众欢呼声不断。最后,一只“来自外星球的大熊猫”出现在观众头顶,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让观众们震撼不已。

域上和美集团伍俊宇介绍,为了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观演体验,《熊猫归来》打破传统剧场观演模式,复配“1+1”的超大型熊猫主题光影空间+全沉浸巨幕观众席坐观剧场,同时采用顶尖的舞美设备和多元自然特效,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雅安独特的熊猫文化魅力。1500平熊猫光影空间里,30台3万流明激光机、10倍IMAX巨幕,以及国内最大的2800㎡升降魔幻舞台,让1869演艺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沉浸式剧场。

演出过程中,随着表演者和现场情景的不断转换,不少观众在惊呼“震撼”“大气磅礴”之余,也表示演出“超出预期”,颠覆了“传统文艺演出的形式”,更符合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审美需求,大家也为雅安拥有这样一部高质量的熊猫剧感到骄傲。

除了演出中的高科技,偌大舞台的感染力也离不开演员的辛勤付出。该剧演职人员130人,其中演员54人,演员大多是20-25岁之间的新生代艺术从业者,他们来自新疆、山东等地,跨越地域齐聚雅安,共同演绎这部独具特色的剧目。

未来可期,打造雅安文旅名片

《熊猫归来》以创新的沉浸观演模式,在1869中国大熊猫生态世界演艺中心,凭借1500平熊猫光影空间、30台3万流明激光机、10倍IMAX巨幕和2800㎡升降魔幻舞台,打造出全沉浸观演环境。其融合多元艺术,将科幻与熊猫文化、自然历史精妙结合,生动展现雅安风貌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故事。不仅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享受,更传递出深刻的环保理念。它打破传统剧场局限,开创了以熊猫文化为主题的沉浸式演艺新范式,场景灵动、叙事深邃、科技精妙,不仅打造了全球首个以野生动物保护为主题的多维自然剧场,更以“文化+科技+生态”的深度融合,树立了中国文旅演艺跨界创新的标杆,开启主题演出赋能自然科普与地域文化传播的新纪元。

作为雅安近年来重点打造的引流核心旅游产品,该剧将进一步加强宣传营销,在周末和节假日、寒暑假期等时段演出,诚挚邀请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感受雅安独特的文化魅力。

在未来发展中,主创团队将根据观众反馈和市场需求,对剧情、舞美等进行优化和调整。此外,还有可能推出巡演版本,到其他城市演出,让更多观众欣赏。还可能衍生出相关的周边产品或文化活动,如熊猫主题的文创产品、亲子活动等,进一步拓展其文化影响力。

主创团队还将结合雅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市场需求,实时推出更多主题演出,持续为雅安文化旅游注入新的活力,全力以赴将《熊猫归来》打造成雅安文化旅游的一张璀璨名片,助力雅安文化旅游产业迈向新的高峰。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戴富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