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区人民检察院2025年第一期“茶德·博法”研学堂开讲 以奉献精神点亮检察初心

来源:
2025-02-19 09:48
浏览:
收藏 打印

本报讯  近日,名山区人民检察院2025年第一期“茶德·博法”研学堂开讲。名山区人民检察院负责人以《甘当火烛》为题,通过“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温暖自己”三个维度,诠释新时代检察人的使命担当与精神品格,引发干警强烈共鸣。

燃烧自己:以奉献诠释生命本质。该负责人以蜡烛燃烧为喻,讲述“生命的价值在于能量的释放”,检察工作如同蜡烛迸发的光焰,需以“自我消融”的姿态投身事业:“从批捕起诉到公益诉讼,从化解信访矛盾到守护未成年人成长,每一项工作都是对‘燃烧’二字的践行。只有将个人理想融入法治建设,才能让生命在履职中绽放璀璨光芒。”

照亮他人:用微光汇聚法治星河。“烛光虽弱,却能刺破最深的黑暗。”课堂上,结合“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司法救助应救尽救”等实例,阐述司法为民的深刻内涵。该负责人指出,检察官既要成为照亮正义的“法治之光”,也要做传递温暖的“希望之烛”,通过每一起案件的公正办理、每一次接访的耐心倾听,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看得见的公平正义”。

温暖自己:在奉献中实现精神永恒。针对“奉献是否意味着牺牲”的思考,课堂分享感悟:“当我们用生命温暖他人时,心灵早已被希望的温度包裹。”援引张飚、施净岚等检察英模事迹,该负责人指出,奉献不是单向消耗,而是精神能量的循环升华,勉励干警在守护公平正义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与会干警纷纷表示,将以奉献精神为引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高质效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在践行初心中实现自我价值的传递。

解玉洁  本报记者  李晓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