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金融力量 助力精准扶贫——雅安市金融扶贫系列报道之人民银行雅安市中心支行篇
“发挥金融力量 助力精准扶贫”
金融扶贫专栏开栏语
今年是脱贫攻坚以来贫困县、贫困村“摘帽”退出的第一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决定性意义。
前不久召开的市委三届十三次全会再一次对必须精准发力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做了明确部署:要坚持目标引领、突出问题导向、压实责任整改、强化跟踪问效,确保如期如实完成今年减贫1.2万人、150个贫困村“摘帽”的目标任务,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开局之仗。
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金融部门早就在行动。《雅安市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6-2020年)》提出金融支持脱贫攻坚的一揽子政策,为全市各级金融部门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与以往“大水漫灌”的财政扶贫相比,此次金融助推脱贫攻坚采取了“精准灌溉”的模式。
我市“金融扶贫”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人民银行雅安市中心支行与雅安银监分局联合《雅安日报》开设“发挥金融力量 助力精准扶贫”金融扶贫专栏,本栏目将从各金融机构的扶贫举措、扶贫故事等方面,为你展示金融扶贫的进程和成果。
2016年是“十三五”脱贫攻坚的开局之年。做好当前的扶贫工作,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意义。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金融的参与和支持。自党中央、国务院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人民银行雅安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人行雅安中支”)按照人民银行总行、人行成都分行的整体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主动谋划,深入研究,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带领辖区金融机构努力探索,形成了符合雅安实际的金融扶贫模式,助力全市脱贫攻坚。
人民银行雅安市中心支行工作人员在帮扶村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
协同联动 凝聚智慧
牵头形成金融扶贫政策框架
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
雅安是典型的“插花式”扶贫地区,如何做好金融扶贫,进而促进全市整体脱贫,让贫困老百姓受益,作为全市金融扶贫的牵头部门,人行雅安中支深知责任重大。
为了确保金融部门在“插花式”扶贫中发挥好作用,人行雅安中支在深入学习领会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和人行成都分行等七个省级相关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基础上,与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等相关职能部门一道,广泛深入到贫困村、贫困户家中开展调查研究,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认真研究、率先推动市政府出台的《雅安市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6-2020年)》,立足“插花式”扶贫实际,从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工作内容和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对全市金融助推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政策指引。
同时,建立健全金融扶贫配套政策措施,制定出台《雅安市扶贫小额信贷实施细则》,对贷款期限、利率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实施小额扶贫贷款主办行制度,提高贷款发放效率,从而为金融机构有序开展扶贫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为确保金融扶贫各项政策措施有效落地生根,人行雅安中支多方协调,从市级层面和金融系统层面分别建立了工作保障机制。
一方面,牵头建立了全市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协调小组,统筹协调解决金融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另一方面,建立金融扶贫例会制度和监测考核机制,不定期召开金融机构“一把手”参加的金融扶贫推进会议,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分阶段进行督促指导,并将金融机构落实情况作为宏观审慎评估、货币政策工具运用、金融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强化考核,增强金融机构实施扶贫工作的执行力。目前,辖区各级金融机构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扶贫工作。
人民银行雅安市中心支行组织市金融系统开展“金融公益性、服务进新村”活动
因地制宜 精准施策
探索符合地方实际的金融扶贫模式
雅安的贫困情况村村不同、户户各异,如何让金融机构有效介入和支持,是摆在人行雅安中支面前的难点。
“我们只有把全市贫困情况摸清楚了,做到心里有数,才能实现精准对接、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一条符合雅安实际、具有雅安特色的金融扶贫新路子,为雅安全域如期完成脱贫目标任务增加助力。”人行雅安中支党委书记、行长张孟君多次在辖区金融扶贫例会上表示。
为此,一方面,人行雅安中支主动与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进行对接,深入了解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情况和脱贫实施方案;另一方面,指导金融机构深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走访调查,准确掌握贫困户具体情况,科学分类,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合理筛选符合信贷支持的贫困户进行评级和授信,针对性地支持发展生产。截至9月末,辖区金融机构累计完成对5640户贫困户的信用评级,已完成授信1.25亿元。
信授了,随之面临的是如何让授信变成贫困户手里的发展资金。
对此,人行雅安中支综合运用支农再贷款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结合实际,大胆创新,认真总结经验,初步形成了符合雅安实际的多种金融扶贫模式。
在市级层面,积极探索推行“资产收益扶贫”模式,通过贫困农户土地托管、财政扶持资金折股量化、农村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让贫困农户分享更多资产收益。
在区县层面,推动政府设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与合作银行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形成了向贫困户发放生产所需的扶贫小额信贷的“政银”联动扶贫模式;在名山区,立足当地茶叶产业优势,运用支农再贷款在名山区中峰乡和双河乡建成“名山区茶叶产业支农再贷款惠农创业示范基地”,形成了以支农再贷款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支农再贷款+农业产业+贫困户”的模式;支持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通过吸纳就业、订单帮扶等方式,帮助贫困户通过增加工资性收入实现脱贫,初步形成了“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以石棉县为例,金融机构通过支持辖内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其共吸纳96名具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就业。
人民银行雅安市中心支行在我市各县区开展金融扶贫专题讲座,图为汉源县的“黎州讲堂”现场。
着眼全局 以点带面
着力开展金融扶贫示范点建设
金融扶贫不仅要从全局着眼,更需要样板带动。正如人行雅安中支倡导的,要广泛调动和凝聚各方面力量,力争打造金融定点扶贫示范村,形成可复制的金融定点扶贫模式,以点带面,促进全市金融扶贫工作深入实施。
为此,人行雅安中支在带领金融机构做好全市整体脱贫攻坚金融支持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金融扶贫示范点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做实、做深、做细定点联系扶贫村,积极探索示范点的带动效应。
同时,人行雅安中支率先垂范,着力开展联系点汉源县小堡乡团结村示范点建设,联合汉源县委宣传部党支部、汉源县农村信用联社党支部、中国人寿雅安分公司党支部以及团结村党支部创新实施“五方共学联建 助推精准扶贫”机制,牵头制定《五方共学联建 助推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发动除团结村之外的其他四方组织党员捐款设立扶贫基金,以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多点发力,支持贫困户通过发展种植、养殖业等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截至目前,基金规模达41060元。
目前,通过使用基金等途径,已为想发展养殖业的贫困农户采购了200只鸡苗,初步在全村形成了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良好氛围。另外,出资9万元,帮助团结村建设金融电子阅览室,为贫困农户了解金融扶贫政策提供便利。
人民银行雅安市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张孟君在金融精准扶贫一线与村民亲切交谈。
夯实基础 强化服务
不断改善金融精准扶贫外部环境
脱贫攻坚,需要坚实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作为土壤。今年以来,人行雅安中支以显著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升农村金融服务便利性、增强农户金融素养为主要内容,组织金融机构积极夯实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有效强化金融服务,不断改善扶贫攻坚的外部环境。
在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方面,以“诚信雅安”建设为目标,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坚持“培育先行 信用惠民”的导向,全面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评定工作,为脱贫攻坚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今年以来,全市共评定信用户105885户,信用村356个,信用乡镇43个,实现农村信用主体评定6县2区全覆盖,信用村和信用乡镇占到全市行政村和乡镇总数的35%和30%。
在提升农村金融服务便利性方面,以“支付惠农示范工程”为载体,深入开展助农取款优质服务示范点建设和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努力让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变得更加多样、更加丰富、更加便利。目前,已实现金融服务村村通,覆盖了全市所有的行政村,今年新增优质助农取款服务点46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16个、支付惠农示范行(社)2个。
在增强农户金融素养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普及金融知识,重点抓住“第一书记”的宣传教育,组织金融机构与中共汉源县委组织部一道对汉源县63个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和所有乡镇脱贫攻坚工作分管领导等共计140人开展了“普及金融知识,助推精准扶贫”专题讲座,详细介绍和讲解了金融扶贫政策、金融基础知识、扶贫小额信贷产品和涉农保险产品等内容,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智力支撑。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人行雅安中支义不容辞,将以更加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担当好全市金融扶贫的牵头者、组织者、推动者,继续强化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紧密协作,团结带领辖区各级金融机构奋力战斗,尽最大努力释放金融的助力作用,为雅安取得脱贫攻坚战役的圆满胜利做出积极贡献。
人行雅安中心支行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胡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