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明王城”,沉睡蛮荒三千年

来源:
2008-08-28 09:29
浏览:
收藏 打印

  8月11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了大型电视纪录片《探秘三星堆,重走南丝路》。这部纪录片的第一集,讲的就是雅安境内的古蜀文明遗存。

  古蜀王国,闪烁着青铜光泽的远古文明,从遥远的夏商到烽烟弥漫的战国,这个王国存在了一千八百年,也为川西重镇雅安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

  当时间流转了三千年,当一个广为人知的传说在河谷山野世代相传,那座在史籍中若隐若现的古蜀要塞,渐渐走入我们的视线。

  探寻在荒蒿中沉睡的遗存,感受古蜀留给历史的纪念。

  神秘的古蜀开明王城,什么时候才能和你相见?

  史籍和传说里的“行踪”

  8月12日,天气闷热。

  整个中国都关注着奥运会,芦山县思延乡铜头村的乡亲们也不例外。

  行走在这个群山环绕的村庄,向村民们打听“城址头”的下落,当地人人都能当向导。

  “往西北走十里,那块三面环水的台地便是。”

  听思延乡政府工作人员杨春平讲,关于“城址头”,还有一个在当地尽人皆知的传说。

  在不知道确切朝代的远古,一支从战场上败退的军队来到了铜头村一带。为了抵御随之而来的追兵,这批残兵败将在铜头村西北一处三面临河的险要之地修筑城池,屯田戍守。千百年后,这支残军生活过的地方重归于蛮荒。当地人也从此将这里唤作“城址头”。

  在《雅安地区文物志》上,铜头村民口中的“城址头”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古蜀开明王城”。

  在古蜀文明长达一千八百年的历史中,开明王朝是其所经历的最后一个历史时期。作为这个王国的边陲重镇,雅安境内出土了大量古蜀时期的文物。而城址头所在的芦山县更是这个地区的“重中之重”。

  芦山县文管所文物陈列室内,不管是生满铜锈仍可见锋芒的巴蜀式兵器,还是印刻着神秘彩色图案的“巴蜀印章”,都在讲述着这里和那个古老王国的渊源。

  据芦山县文管所前所长、考古学者周曰琏介绍,关于开明王城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的《太平寰宇记》,其中提到了这座古城,但没有记载古城位置。民国版《芦山县志》上载,“开明城,在县西七里。”

  《雅安地区文物志》详细记载了这处古城遗址的位置,铜头村“城址头”就是传说中的开明王城故地。周曰琏表示,说城址头遗迹就是传说中的开明王城只是“初步确定”,究竟是不是就在此地,还有待于考古证据的进一步证明。

  但城址头所在地区的一些考古发现,却为开明王城遗址留下了更多悬念。

  《雅安地区文物志》中还提到在距“城址头”五公里左右的清源、仁加等地,曾出土过古蜀文明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巴蜀印章”,以及大量青铜兵器。芦山县文管所副所长吴伟告诉记者,这些青铜兵器带有典型的巴蜀特征,开明王城遗址附近有青铜兵器大量出土,证明这一地区在古蜀王国时期曾发生过战争。

  相关资料显示,关于开明王城遗址的来历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开明王城建于古蜀早期,为开明王三世保子帝攻灭青衣羌国后,在王国西南边陲建立的要塞。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战国后期秦国攻灭古蜀,有部分古蜀军队和贵族退守芦山,在此地修建的防御工事。

  开明王城遗址所在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就很容易让人想到“易守难攻”。而那个在铜头村广为人知的传说,也正是关于“败军退守”。

  历史的悬念,都指向了城址头。

  近距离触摸古城故地

  为了亲眼见证神秘的开明王城遗址,记者一行来到城址头探秘。

  汽车离开思延乡场镇,沿着盘山公路蜿蜒向北,通过铜头石桥后,车窗外的宝兴河猛然转了一个大弯,将一块突出的台地三面包围。台地背后,可以看见通往宝兴县的灵关峡谷。

  “这里就是城址头半岛。”带路的杨春平说道。

  远望城址头,其形状好似一只伸入宝兴河弯道的巨大拳头。布满了茂密植被的台地三面环水,一道郁郁葱葱的山梁连接着背后数百米远处的山冈。山梁绝壁上没有植被覆盖的地方,可以看见一些岩洞,洞形规则排列有序,隐隐透出人工雕琢的痕迹。

  杨春平说,开明王城遗址就在绿树掩映的台地上,有土夯制成的长长城墙,还有建筑物的房基。他十年前曾经去过古城遗址,亲眼见证了那里的状况。

  于是一行三人出发,沿着崎岖山道寻觅那座隐没在蛮荒中的著名古城。

  和城址头半岛连接的山冈上,全部种植着高大的玉米。穿行在玉米间,抬头只能看见“一线天”。在玉米地和荒草丛的分界线,一条早已隐没的悬崖小道若隐若现。喊不出名字的杂草比人还高,灌木丛中不时有锋利的荆棘把手脚划出“血红的道道”。身旁的灌木丛中隐藏着绝壁,绝壁旁的宝兴河只有巴掌那么大。

  “十年前走这路哪有这么艰难,现在路荒了,不知道那遗址怎么样。”一边紧贴着绝壁披荆斩棘,杨春平一边感叹。

  通往城址头的山梁两旁都是六十多米高的绝壁,狭窄的道路最宽也不到十米。山梁中段最窄处不到五米,唤作“马鞍腰”。这里是外界进入遗址的必经险道,也是守卫者重点设防的关口。杨春平曾经在这里见过一块古老的石碑,但碑上不见文字。

  同行的吴伟说,站在这里,可以感受什么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想当年,驻守城址头的将士只要在此设卡,就纵是驱动百万骁勇之众,对这小小“马鞍腰”也无可奈何。只可惜,灌木早已覆盖了古道,山梁也已经密布蒿草。昔日的古蜀险关,今天已不能再见。

  而不能再见的,还有城址头上的遗迹。

  山梁上灌木愈发的密集,已不能落脚。头顶身边,带刺的蒿草和荆棘代替了镇守的士卒,严严实实地挡住了前进的路。而不远处,那块植被密布的台地上,也早已看不见任何人类遗物。树林掩映着灌木蒿草,将一切遗迹都覆盖在绿色的羽翼下。杨春平说,唯有一小段稍稍隆起的土包,似乎就是记忆中的古城墙。

  “全隐没了,整个遗址都在植被下面。”吴伟摇头叹息道。

  迷雾中等待苏醒的真相

  铜头村的百姓都不知道“开明王城”,他们只习惯将那座神秘的半岛唤作“城址头”。

  “白跑一趟了,草荒荒头能有啥?”

  回到乡场上,有村民说道。

  在一家乡村小卖部里,老汉杨绍荣讲述了自己记忆中的城址头遗迹。

  今年六十八岁的杨绍荣上过师范校,颇有些文化,在村上可谓德高望重。他幼年时曾听老人讲过,城址头上以前住过人,定居规模还不小。“据说,那里住过上千人。”大约是民国初年的时候,城址头发生了一场瘟疫。居民们整家整户地病死,遗体横七竖八躺在台地上无人掩埋。幸存者搬出半岛,外面的村民也不敢搬进来,城址头从此荒弃,直至数十年后重归于蛮荒。

  年轻时,杨绍荣曾到台地上看过,那里还有不少建筑物的房基,旁边环绕着一大段残墙。地面上也还没有疯长出那些蒿草,可以看到众多散落的瓦片。

  至于山梁上那些奇怪的岩洞,杨绍荣也有所耳闻。“小时候听村里老人讲,曾经有人进入到洞里,看到里面放着棺木。”

  芦山县文管所年轻的副所长吴伟认为,如果杨绍荣听来的传闻确有其事,就极有可能是当地较为常见的古代墓葬形式“崖葬”。

  二十多年前,当考古工作人员来到开明王城遗迹时,尚可见古墙残垣、房屋和灶台的基座。当时,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再综合了地形及地方传说等因素,考古人员初步确定城址头就是传说中的开明古城遗址。

  周曰琏说,他曾经在台地上看见秦汉的“布纹瓦”散落在遗址间。

  可萦绕在开明王城遗迹上的悬念,却一直没有解开。

  “要得到最终答案,必须等待全面考察的到来。”对于开明王城遗迹的隐没,吴伟感到无可奈何。他说,他们存在很大困难,现在还没有条件对古城遗迹进行全面考察。

  雅安市文管所所长李炳中说,由于现有条件的限制,城址头遗址没有接受全面考察和发掘。但文物考古部门一直保持着对这处遗迹的高度关注,条件一旦成熟,对城址头遗址的深入考察和研究工作就将全面展开。

  记者陆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