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度快 质量好 群众很满意——雨城区共和村新村聚居点坚守质量底线快速推进农房重建

来源:
2014-03-21 10:05
浏览:
收藏 打印

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

  车辆穿梭、塔吊忙碌、机器轰鸣……18日,在雨城区上里镇共和村新村聚居点,新村建设已初具规模,59栋房屋已开始二层楼的修建。

  “很快就能搬进新家喽!”看着越修越高的楼房,村民们高兴地说。

  据悉,共和村新村聚居点在建设过程中最大程度尊重了老百姓的意愿,目前聚居点各项建设工作进展顺利,施工现场火热。

  质量有保障

  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放心

  共和村党支部书记马明春介绍,为了确保在4月20日前,完成新村聚居点农房建设主体工程,确保重建户早日搬新家,聚居点工人从原来的70余名增加到了200余名。早上7点多,工人们就来到工地,一直要忙到凌晨。

  共和村新村聚居点占地面积126亩,安置受灾村民164户。整个工程划分为三个区域,目前正在进行的是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的59栋房屋主体工程即将完工,第二区域的65户房屋正在开挖基础。

  “进度快,质量好,我们满意,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放心。”在工地上帮忙打杂的村民杨圆发说,在工地上打工,一来可以赚点钱,二来还可以监督房屋建设的质量。

  “砌砖的缝子大了,要不得;砖没砌好,重新来。”杨圆发说,每天现场监理、质量安全监督组成员都会进行质量安全监督巡查,确保房屋建设质量。“质量安全监督组的成员就是小区里的住户,我们咋个能不放心!”

  “我一有时间就在工地上,看着楼房越修越高,心里高兴得很!”村民杨圆仁说,以前修房大家都凭经验,这次修的新房有抗震柱、圈梁、现浇,房子的质量也严格按要求执行。

  工程质量如何

  业主有发言权

  “15号楼一层砖砌体,19号楼地圈梁钢筋绑扎,30号楼基础开挖……”现场,共和村新村聚居点业主委员会主任、质量安全监督组成员李建武正在认真记录每天的施工情况。

  李建武翻出2月份接到的建设工程安全整改通知单,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细致到用电不规范、材料合格证未提供、标牌不到位等。“现在,问题已经全部解决了。”

  “农房重建是灾后重建民生优先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上里镇坚持底线思维,从成立业主委员会、成本核算、工程施工队伍选取、质量监管等多个方面进行监督指导,全力确保新村聚居点建设的质量,力争用好群众建房的血汗钱。”雨城区上里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在新村聚居点建设初期,上里镇结合实际,创新举措,参照村组织换届选举程序,由全体业主投票选举产生了业主委员会,并下设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组、资金监督组、调解协调组,代表广大业主履职行权。业主委员会成立以来,紧扣聚居点建设中心任务,全程参与施工单位选取、规划设计、监督管理等工作,为聚居点建设顺利推进发挥了巨大作用,得到了广大业主的好评。

  此外,上里镇严格按照灾后农房重建相关要求和规定,将农房重建质量监管摆在首位,聘请专业勘察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在地勘、规划、农房设计和质量监管等方面进行全程指导和监管;邀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业主委员会成员就农房质量监管进行专题培训,并建立每日巡查制度,全程、全时监督施工方作业,及时发现建设质量问题,责成施工方进行整改落实,确保工程质量。

  坚守质量底线

  加快推进农房重建

  “目前,雨城区农房重建32个新村聚居点已全面开工,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增添工作措施,加快建设进度,强化质量监管,力争受灾群众尽快搬新家、住新房。”雨城区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全区将鼓励引导群众不等不靠发挥主体作用,坚持政府在农房重建中的规划、引导作用,充分发挥业主委员会的优势作用,进一步明确群众是农房重建的主体。结合雨城实际,大力开展“生活新习惯、生活新技能、生活新气象”和“新生活”进万家活动。开展文明家庭、文明院落、文明村落等评选和村民创业扶持。有效引导群众不等不靠,结合自身经济能力和生产生活需求实际开展灾后重建。

  同时,雨城区将继续坚守质量底线加快推进农房重建。在农房重建过程中,严把质量关,严格落实抗震设防标准,加强对监理的监督管理,确保其充分发挥监管和督促职能。雨城区住建局等职能部门将定期、不定期开展农房重建相关问题巡查,对已完工农房及时开展竣工验收,确保受灾群众早迁新居。

  记者 宋丹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