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重建现场来了“土专家”——记雨城区上里镇庙圷村质量监督员杨世亨

来源:
2013-10-31 09:48
浏览:
收藏 打印

  在雨城区上里镇庙圷村新村建设现场,有这么一个老人,从9月16日新村建设开工以来,他每天总会头戴安全帽按时出现在工地上,到处转一转、看一看,和施工人员一样按时上班下班。他是庙圷村新村建设质量监督员——66岁的“土专家”杨世亨。

  授好专业课 监管更到位

  “这些是箍筋,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连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每一个相距不能大于15厘米,要不然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日前,记者来到庙圷村新村建设施工现场,远远就望见一位头戴安全帽的老人正在给新村建设业委会的成员讲解箍筋的作用。村民介绍,这位老人正是杨世亨。

  杨世亨介绍,构造柱主要发挥“捆绑”作用,保证房子在地震中发挥整体效应。箍筋用于对构造柱进行加固和稳定,其中倾斜“箍筋”主要发挥抗震作用,构造柱与墙体相连的钢筋将发挥固定和拉扯作用。

  听着杨世亨的讲解,村民们认为他是货真价实的专家。“不要小看老人,他可是高级技工,当施工员当了20多年。”庙圷村包村干部徐龚维介绍。

  杨世亨是庙圷村人,年轻时到甘孜某建筑公司当建筑工人,后来担任工地施工员。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杨世亨从一般工人成长为高级技工,对于建筑行业非常精通,现已经退休多年。

  靠自己一个人的监管力量很有限,这一点杨世亨心里非常清楚。为了提高业主委员会成员专业知识,让业委会在质量监管上充分发挥作用,确保质量监管到位,杨世亨专门利用中午吃饭的时间为委员们“补课”。

  按时上下班 监督不断链

  杨世亨从单位退休之后,一直在家休息。“4·20”芦山强烈地震中,庙圷村农房受损严重,为了帮助村民重建家园。杨世亨回到了庙圷村,并被上里镇聘请为庙圷村新村建设的质量监督员。

  杨世亨告诉记者,他不仅是监督员,同时也是新村业主。“我儿子也在新村点建房,确保建房质量,既是为大家服务,也是为自己服务。希望新村重建之后,庙圷村更加美丽。”杨世亨说。

  几天前,杨世亨发现11号楼的施工放线没有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于是给施工队提了出来,并将所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业主委员会作了汇报。通过杨世亨的现场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很快,11号楼放错线的问题就得到了纠正,既执行了建设标准,又为承建方节约了成本。

  从9月16日新村建设动工开始,早上8点施工队上班,杨世亨也就到场,无论施工队什么时候下班,他都要坚守在现场监督,确保与施工队同步上下班,从而保证监督不断链、不脱节,保证新村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点建设质量都按照设计进行。“有时间,我就教业主如何进行质量监督,让一些在工地上务工的业主懂得专业知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质量监督上来,确保科学重建不走样。”杨世亨说。

  由于忙于给大家“补课”,杨世亨一直忙到下午2点30分才回家吃午饭,为了做好监督员的工作,他经常误饭。“岁数大了,好不容易有机会回报家乡,义务监督员也是监督员,既然要干就一定要干好。”对于杨世亨来说,干好监督员的本职工作,是回报家乡的最好方式。

  记者 周代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