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教育 筑梦远行——教师节谈雅安教育未来
幼儿园教师彭霞和幼儿园孩子打成一片 记者 韩毅 摄
教师节,学生向老师送花表谢意
小学体育教师杨丹梅组织学生做游戏 记者 韩毅 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雅安教育30年,逐浪前行,虽历经两次大灾,脊梁却愈发坚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肩负使命,掌擎明灯,拂去蒙昧,点燃了广大青年学子梦想的火花。
“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在第三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发表激情洋溢的讲话,充分肯定教师在国家繁荣、民族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对广大教师担负起时代使命寄予殷切希望。
将目光投回雅安。
“把教育放在优先战略发展地位!”市委、市政府立场坚定。
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是否意味雅安城乡学生将共享更优质的教育资源,雅安教育将更具有区域特色?
教师节,本报记者对话市教育主管部门,触摸雅安教育跳跃的脉搏,倾听雅安教育未来之思索。
关键词:
【灾后恢复重建与教育均衡】
记者:五年遭受两次大灾,雅安教育在受创中曲折前行。灾后恢复重建之于雅安教育,意味着什么?
市教育局: 灾后恢复重建无疑给雅安教育造成了重大损失,学校教学楼受损、部分老师学生被迫异地复课或者在板房上课,这是对雅安教育的挑战与考验。但灾难来临的同时,也意味着机遇到来。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记得,“5·12”灾后恢复重建结束后,雅安山水间崛起一批现代标准化教学楼,教学设备设施同步提升。有人说,雅安教学基础设施至少前进了20年。
五年之后,再度灾后恢复重建,雅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以科学重建为契机,全面促进雅安教育均衡发展,其重点就是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职业教育集聚发展,科学优化教育布局。
有个数据,可能社会公众已经知晓,即此次纳入雅安教育灾后恢复重建总规及专规的学校共374所(包含新建和维修加固学校)。这374所学校覆盖城、乡、村三级,今年以来,天全县始阳镇第二中心小学、雨城区上里镇共和小学、天全县老场乡禾林小学等一批异地新建小学已陆续交付使用。这些学校不仅让当地孩子提前享受到现代化教育资源,也为有效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截至目前,这374所学校已全部开工,开工率100%;累计完工227所,完工率为61%。当这374所学校全部竣工后,我们的义务教育将得到更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将进一步做优做强,更多城乡学子将实现“有学上,有人教”,雅安教育将更公平。
另外,我们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搭乘灾后恢复重建之东风,在各县(区)建设2至4所具有区域特色品牌的重点学校,展示教育科学重建的特色和成果。我们相信,这个建设过程,也正是全市教育资源的新一轮整合。灾后恢复重建是刻印在雅安教育身上的最大烙印,而我们要给这个烙印贴上“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标签。
关键词:
【“筑梦人”】
记者:有家长说,学校修得再漂亮,没有优秀老师,也是枉然。也有家长说,选学校不如选班级,选班级不如选老师。可见,谈及教育时,师资越来越被人看重。那么,雅安将致力于打造一支什么样的教师队伍?
市教育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时,说老师就是“筑梦人”,号召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针对雅安教育实际情况,我们就是要打造一支“饱含教育情怀、坚守教育战线、肩负园丁职责,重视自我提升与自我修养、专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教师队伍,这支教师队伍将围绕雅安教育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内涵发展的思路,育才、更育人。
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老师肩负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教书更应育人。教书者,当具备扎实专业技能、坚定理想信念;育人者,当具备良好道德情操和仁爱之心。
回望两次特大地震,不难发现,我市涌现出的“地震最美老师”已经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师者风范和师者情怀。而如果深入教育一线,我们还会发现很多呕心沥血、默默奉献、对学生呵护备至的优秀老师。
我们相信,有这样的根基所在,将有更多的老师加入到雅安仁爱之师的队伍。
在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提升方面,我们有一个有力抓手,即内涵式发展教育。自2012年我市启动内涵式发展教育以来,我们邀请专家“传道解惑”,全市广大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校长、老师主动走出去,学习省内外甚至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并积极强练内功,雅安教育气象渐新有目共睹。今后,我们还计划启动实施内涵项目扩容计划——百名校长能力提升项目,对我市33所中小学校的100名校长、副校长和后备干部进行为期3年的专业培训。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们希望全市广大教师以第30个教师节为新起点,筑梦先修己身、正己心,诚己意、致己知,做好雅安经济社会发展的“筑梦人”。
记者 刘世杰